【未來基金.下】「港版淡馬錫」 會否淪為「四不像」?

【未來基金.下】「港版淡馬錫」 會否淪為「四不像」?
撰文:陳澔琳
出版:更新: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財政預算案》中宣布,接納由財經界及商界領袖組成的專家小組建議,計劃從金管局管理的2,200億元未來基金撥出十分之一款額(約220億元),注入名為「香港增長組合」的長遠投資組合,直接投資與香港相關項目,期望爭取較高回報,鞏固香港作為金融、商貿和創科中心的地位,長遠提升香港的生產力和競爭力,料五年後有回報。

承接上文:【未來基金.上】方向不明 目標不清 三問「港版淡馬錫」

2015年,時任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從「土地基金」撥出2,197億元成立為期十年的「未來基金」,迄今回報如何?(資料圖片)
2015年,時任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從「土地基金」撥出2,197億元成立為期十年的「未來基金」,迄今回報如何?(資料圖片)

三.所謂「港版淡馬錫」,會否淪為「四不像」?

何謂「香港增長組合」?據報專家小組建議,香港增長組合將投資香港新經濟、生物科技、創新及生活科技等「與香港有關連」的公司、項目或基金,並制定兩至三個授權範圍,如醫療、科技等新經濟項目,包括容許投資於私募基金及風險投資,但不應投資香港的房地產公司或項目。香港增長組合將如同香港官方的投資基金,會與外匯基金分開管理,嚴防高官利益衝突,並公開其管治安排、投資目標、首筆撥款、長期回報等基本資料,因而有社會人士譬喻「香港增長組合」為「港版淡馬錫」。

對不少人而言,淡馬錫是新加坡一個頗成功的品牌,而新加坡與香港發展程度及經濟規模相似,淡馬錫或有值得借鏡之處,但單從規模而言,未來基金不能與淡馬錫相提並論,政府只拿出未來基金十分之一的款額,規模顯然與投資組合高達2,310億美元(即約18,010億港元)的淡馬錫有天淵之別。但鄧希煒認為,相比之下220億元雖是小數目,卻算是好開始,「撇除金管局的管理原則及政策,活動空間便大得多,可以做多一些本土經濟投資,特別是較高風險但回報高中小企、初創企業如生物科技、AI、網上教育。」鄧希煒提議,因應資金多寡投回相應規模的項目,如為規模較細的中小企高科技項目上提供種子基金,可起推動作用。「當金額那麼少,便更應以市場為主導,做一些回報大、風險高、有社會效益的投資。」他說,如果規模日漸變大,可直接投資海外公司,帶回人才,帶動香港的經濟發展。

鄧希煒又指,這220億的用法不應與人口工業政策背道而馳,若漁翁撒網只會是「四不像」。他以協助四大支柱中的旅遊業轉型為例,「旅遊業(本地生產總值)佔比本身很少,但連串社會運動及疫情之下,行業亦變得不穩定,疫情完結也不代表會復蘇,那麼可能要考慮轉型,本地旅遊除了倚靠自由行來港購物,能否搞深度、文化旅遊?」

香港沒有長遠的人口及產業政策並非新鮮事,善用龐大儲備推動改變,同時爭取增加回報及分散風險固然值得做,但鄧希煒亦不忘補充,未來基金與本地產業政策毋須混為一談:「我們經常批評政府沒有經濟政策及長遠的經濟考量,但這不代表要成立主權基金去達成工業政策,還有許多方法,如直接投資。」

鄧希煒認為,基金的投資項目不應與經濟發展脫節。(黃舒慧攝)

「香港增長組合」細節尚未敲定,具體運作上仍有不少問題有待解答,然而「高增長」始終是空洞的說法,如何挑選投資對象?黃元山說,新加坡的做法是先擬定未來三至十年規劃,然後從人口、教育等方面着手勾勒產業發展藍圖,從而篩選策略性行業,「但香港既沒有整體的藍圖,亦沒有產業政策,所以你很難回答那一類產業是最具策略性。」

新加坡積極推行第四次產業升級及轉型,政府2016年財政預算案推出的45億元產業轉型計劃,當中製訂「新加坡產業轉型藍圖」,為六大範疇、共23個工商領域制定轉型藍圖,如物流業、食品製造、精密工程等,覆蓋約八成當地經濟,提高生產力、就業技能、推動創新及走向貿易與國際化,並交由新加坡技能、創新與生產力理事會(Council For Skills, Innovation and Productivity)負責。新加坡未來經濟委員會(CFE)在2017年3月發表研究報告《Report of the Committee on the Future Economy Pioneers of the next generation》,提出未來十年經濟發展策略,透過發展及落實產業轉型藍圖等,確保未來十年每年平均有2%至3%的經濟增長。報告又提出政府並非只輸打贏要,而是按照不同行業水平,為企業及員工在開放市場中提供最好的轉型機會,因此負責部門會根據行業的特定需求而訂立計劃,並與相關工會及組織溝通;政府亦有責任為行業提供更有利的轉型環境,如修改法規、制定國家標準等,以促進技術應用。

雖然香港沒有一個宏觀的整體藍圖,但社會認為投資高科技是出路之一,投資予創新科技產業亦是大勢所趨,黃元山坦言對此並不反對,但問題是,如何在芸芸高科技範疇中選取能令經濟升級轉型、提升全面競爭力的投資項目?「這需要有足夠藍圖及想法才可辦到。」

2009年,時任特首曾蔭權在《施政報告》提出鞏固四大支柱及發展「六大優勢產業」(文創、醫療、教育、創科、檢測及認證、環保),如參考最新的本地生產總值,金融服務(19.7%)、旅遊(4.5%)、貿易及物流(21.2%)、專業服務及其他工商業支援服務(12.0%),合共佔57.3%,六大優勢產業迄今仍佔不足10%。政府於2018年公布《香港2030+:跨越2030年的規劃遠景與策略》,文件分析人口、經濟等範疇所面對的挑戰,提出政府對香港未來發展的願景、政策和策略,期望香港可成為宜居、具競爭力及可持續發展的「亞洲國際都會」,但對未來經濟的方向卻着墨不多,亦不清晰。

現在香港產業結構單一,未來經濟尚無明確的發展方向,「香港增長組合」如何發掘合適投資機會?總不能憑空想像要投資的項目不會與經濟發展脫節。

不同的處理方法,會導向不同的結果。「香港增長組合」不只追求改變單一行業,而是推動整個經濟的升級轉型,黃元山舉例說:「金融業對香港經濟佔比大,fintech(金融科技)那只是整個餅的一小部份,與整個金融業的升級轉型並不相同。」對政府而言,如何從發展單一行業到轉化為整個產業升級轉型或推動新產業,需要研究及回答。

政府推出未來基金是為了積穀防飢,抑或實現長期經濟發展?若是後者,投資回報率僅是基金成效的準則之一,除經濟收益外 ,促進經濟結構改變,社會回報同樣值得重視,黃元山期望政府將220億元基金投向本土企業,為香港經濟謀求更大的發展空間:「令香港有根本及全面的好處,不只是賺錢,而是令本地經濟做得更加好。」

淡馬錫神話是怎樣創造的?

現時不少政府均出資成立「主權財富基金」(Sovereign Wealth Fund),用作穩定匯率、儲蓄、發展、退休保障或在經濟出現周期性波動時支付政府開支等。近十年來,主權基金數目急升,截至去年9月,全球有94個主權基金,較2010年的60個多出超過五成,當中有65個地區國家擁有多於一個主權基金。西班牙IE大學變革治理中心(IE Center for Governance of Change)發表《2019主權財富基金報告》,提出愈來愈多主權基金傾向於直接投資,在2018年至2019年首九個月,新加坡的淡馬錫和新加坡政府投資有限公司(GIC)最為活躍,兩者分別直接投資82個及58個項目,佔這期間主權基金交易量逾五成。報告指,近年來主權基金的投資項目是風險創投居多,多數投資生物醫療科技、金融科技、電子商務和能源等行業,期望可透過技術創新帶來高回報,同時使國家經濟發展更多元化,甚至為社會問題提供解決方案。主權基金有許多,為何偏偏淡馬錫會成為神話?

新加坡政府將財政儲備一分為三:新加坡金管局、淡馬錫控股(Temasek Holdings)及GIC,前者作為中央銀行,專注低風險及流動性高的投資,後兩者由政府控股及出資、但以商業原則運作的私人公司,分別管理長期回報的投資組合及股票投資。

淡馬錫於1974年成立,是策略發展型的主權基金,它擁有自己的董事會及投資管理團隊,淡馬錫成立之初,新加坡財政部便轉移35所公司、總值3.54億新加坡元的投資組合予淡馬錫,現時規模排名全球第13。配合當局的產業政策、提升企業的獲利能力及競爭力是淡馬錫的主要角色,因此除了尋求長遠回報,淡馬錫會直接參與能源、運輸等本地投資,如持有新加坡電信、新加坡航空等策略性產業公司不少股份,期望擴大產業版圖,驅動經濟成長。至2002年,淡馬錫才進行全球性投資,開始投資亞洲地區及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成員國的企業,偏好金融服務、電信媒體、科技、交通及工業等產業,現時本地與海外投資約為三七比。在1981年成立的GIC本為淡馬錫的子公司,後分拆獨立,GIC主要利用財政盈餘、公共基金追求長期投資報酬,在全球各地分散投資。淡馬錫之所以引人注目,因為它掌握新加坡關鍵經濟命脈,對當地經濟發展起了一定主導作用,投資回報亦不俗,十年期股東年化複合回報率達9%。

上文節錄自第210期《香港01》周報(2020年4月20日)《方向不明 目標不清 三問「港版淡馬錫」》。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

《香港01》周報於各大書報攤、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