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醫院醫生壓力爆煲 醫管局管治失當責無旁貸

撰文:陳琬蓉
出版:更新:

每到流感高峰期,公立醫院的壓力點永遠「生意興隆」,混亂場面猶如災難過後,前線醫護人員廢寢忘食地瘋狂「on call」。醫護人員被迫集會怒吼,矛頭直指最大僱主——醫院管理局,控訴醫管局管理不善,是公營醫療系統瀕臨崩潰元兇。病人塞爆醫院,前線醫護身心俱疲,背後牽涉環環相扣的行政工作、管治文化、資源分配等種種積弊,豈是醫管局一聲打氣兩串魚蛋燒賣可以解決。在流感高峰期醫院爆煲已成常態,究竟是有關當局束手無策,還是無心改善?

曾任全職醫生的陳沛然,於2016年當選立法會醫學界議員。(鄧倩螢攝)

身兼醫管局大會成員的香港大學醫學院院長梁卓偉,上周公開炮轟醫管局的開會文化「過火」,批評行政管治工作比重過高,不單攤薄前線醫護人手,亦剝削了醫生對病人的診症時間。相關問題再度引起公眾關注。現時醫管局由副顧問醫生開始需要兼任不同的行政工作以及出席不同會議。醫者為何淪為文山會海的另類奴隸?醫學會會董佘達明,月初更撰文批評公營醫療系統的爆煲是「自編自導自演」的鬧劇。所謂醫生不足,其實是壓力點上(急症室、內科、老人科等)「耕田」的醫生不足,狠批20年來情況始終如一,箇中原因是醫管局沒有調整足夠人手,加上管理墨守成規,導致相關科目水深火熱,已達崩潰邊緣。佘達明在文末建議醫管局應該加強壓力點人手、減少開會、增加津貼、提升士氣。種種看似常識性的措施,為何醫管局卻不遂人願?

律敦治醫院內科副顧問醫生陳沛然,2016年當選立法會醫學界議員後,首個會議便是詢問醫管局總部及轄下各大醫院在該年的流感高峰期舉行會議的次數。答覆卻令他啞然失笑:「2016年1月至3月期間,醫管局共召開四次有關內科、骨科、急症專科的內部會議。」他認為,回覆只包括部分專科,有取巧之嫌。那總部三個月開四次會可信嗎?「當然是假啦!我肯定醫管局內部的每一天,甚至同一個時段都已經有四個會在開!」

現時,除了醫管局大會外,醫管局轄下還有11個專責委員會、33個醫院管治委員會和3個區域諮詢委員會,種類繁多。所以陳沛然指,即使以前擔任全職醫生時,亦只是參與過兩三類會議。那麼,以他的職級為例,究竟平均需要開多少次會?他說沒有答案:「有時候上司說『我唔想去開』,我會代他們去開會。其實你不想開,我也不想開呢!」他哈哈地笑。

公立醫院醫生須兼負大量行政工作,包括出席不同會議、填寫表格,對人手緊張的科目構成壓力。(資料圖片/張浩維攝)

成也行政 敗也行政

醫管局主席梁智仁回應梁卓偉的言論時,指高層會議都是「重要而緊急」、「有啲會唔開唔得」。什麼會議才算緊急?陳沛然認為,任何會議都不可以凌駕於病人的生死健康,只有涉及「死人冧樓」而召開的應變會議才可稱之為緊急,所以大部分會議都是非緊急的。他解釋,每次開會起碼需要二十個醫生與會,導致已經人手緊張的科室,前線服務更捉襟見肘。「這些會起碼開一個上午,還沒有算來回總部的時間。」陳沛然粗略計算,如果在流感高峰的四至六星期內減少一般會議,可以增加約800個人手。他強調,在前線醫護人手緊絀時,非緊急會議絕對可以改期:「一年有52個星期,有四十多個星期不是流感高峰期,可以開這些恆常會議。」

除了開會文化外,繁重的文書工作亦為前線人員詬病。其中最「惡名昭彰」的便是醫院認證計劃,雖然它在去年被煞停,但同時傳出醫管局會為新的認證計劃招標,讓人擔心其捲土重來。有份引入認證的前醫管局主席胡定旭強調計劃可以提高醫院水平,又稱沒有醫生向他反映工作量大增的問題。追本溯源,醫院認證是為了改善醫護質素及保障病人安全,陳沛然亦同意,認證所要求的行政工序,某程度保障了醫護人員:「當出現醫療事故而需要追究責任時,如果被查到某一個步驟沒有跟足,或者沒有填表,大眾便會簡單歸納為『因為你無填表,所以出咗事』。」

陳沛然稱認證制度出發點雖好,但醫生須填大量表格亦耽誤前線醫療服務質素。(資料圖片/羅君豪攝)
如果無參與行政,被問到有何特別之處時,你只能答「我識照胃鏡」。醫管局有幾百個醫生都會做胃鏡啦!為什麼要升你?
立法會醫學界議員 陳沛然

縱然認證計劃出發點是好,但陳沛然強調帶來的副作用是衍生大量指引及表格:「將所有工序規範化,十年後會發現,一個簡單的入院輸血都要填10張表!」如是者,醫護的主要工作便變成「舉頭望排板,低頭填表格」,又或長時間核對資料,失卻了對病人最基本的關懷護理,可謂本末倒置。「如果有15分鐘見病人,基本上10分鐘都在填表格。」即使認證計劃已經叫停,但帶來的「文書後遺症」短期難以消弭。陳沛然對在醫管局內推行醫院認證計劃感覺奇怪:「獲得認證是為了以優質服務吸引顧客。但醫院做認證,難道為了吸引更多病人到爆滿的Q嘜醫院求醫?想深一層,大眾對公立醫院的訴求是改善輪候時間過長啊!」

繁雜的行政工作並非醫生本業。以醫院認證為例,根據醫管局轄下醫院為市民提供公營醫療服務的定位,加上並無明顯獎罰,對院方而言實在無太大誘因參與。但對於醫生個人而言,處理行政工作便是為升職面試「儲CV」。曾推行醫院認證的陳沛然亦笑言,自己參與上述遊戲。他解釋,局方考慮升遷時並不會以醫生臨床診症經驗與質素作直接比較:「不能說看一百萬個門診病人的醫生,就一定比看一個奇難雜症的醫生出色。再者如果無參與行政工作,被問到有何特別之處時,你只能答『我識照胃鏡』。醫管局有幾百個醫生都會做胃鏡啦!為什麼要升你?」而處理行政工作便是一個可量化的指標,醫生面試時能夠解釋如何為院方甚至醫管局「作出貢獻」。陳沛然強調,即便行政工作有利仕途,亦不能忘卻醫護本分:「高薪請你回來,不是只讓你來開會的!」

為何處理行政工作能力會成為醫生升職標準?(資料圖片/羅君豪攝)

求人醫院為何不留人

香港現時約有一萬四千多名醫生,其中公立醫院醫生佔六千多人,私家醫生佔七千多人。使用公營醫療的每1,000名病人當中,僅有0.9個醫生;使用私營醫療每1,000名病人,則有達4.5個醫生。換言之,現時是以不足一半的醫生人手照顧全港九成的病人,而公立醫院醫生流失率近年也有上升趨勢(見表一),對前線服務具體有什麼影響?

(01製圖)

曾任職公立醫院的醫學會副會長林哲玄解釋,現時公院醫生中,流失最多的是年資約七至十年的專科醫生:「他們是相對有經驗的中層,可為前線服務把關。」他以夜間值班為例,駐院醫生負責初步診斷,一些小手術亦可以由三四年年資的駐院醫生處理。但若牽涉到較為複雜的問題,駐院醫生便會「call」當值專科醫生協助,專科醫生甚至可以推翻原有的醫療決定。當病情是專科醫生都未能處理時,便會由副顧問醫生甚至顧問醫生決定診治。

醫學會副會長林哲玄指,公立醫院流失量最多的是有七至十年經驗的中層醫生。(林若勤攝)
傳統的私家醫院很忙。真正出現「挖角」少之又少,多數都要到教授級別。
醫學會副會長 林哲玄

「如果專科醫生走了,一般副顧問醫生便要兼任專科醫生的工作;更甚者,是顧問醫生也要下來兼任他們的工作。顧問醫生已經是頗高的職位,晚上未必需要當值,不是那麼容易『call』到的。」林哲玄認為,中層流失造成的斷層,容易成為醫生之間埋怨的暗湧:「未必每個部門的顧問醫生都身先士卒到前線幫忙,有時候大家對高層的怨氣是他們『唔願做』,你做到顧問醫生是否就代表不懂得打針抽血?這就關乎高層體恤員工的問題。」

私營醫療市場的醫生大多都曾任職醫管局。林哲玄曾在公立醫院任職十三年,離職時為外科副顧問醫生,正是其口中流失最多的「中層」。離開公立醫院後,他在私家醫院任職一年多,雖然薪水以倍數計算,但工作量卻是公立醫院的三倍。他說,坊間對私家醫院聘請醫生存在迷思:「傳統的私家醫院很忙。真正出現『挖角』少之又少,多數都要到教授級別。」他指出,即使在醫管局,醫生的收入亦算穩定,所以金錢絕非導致醫生離開的主因,而是前景和士氣。

前線醫生組織曾於1月26日舉辦申訴大會,向食衛局長陳肇始和醫管局行政總裁梁栢賢申訴前線工作苦況。(資料圖片/林若勤攝)
當年SARS肯定不比現在輕鬆,但當時上下一心,便是士氣高昂的緣故。
醫學會副會長 林哲玄

「醫管局內幾千個醫生,如果管理層認為每個人去私家市場都是為了錢,這想法十分幼稚。」林哲玄離職時剛好是2003年,當時不僅沙士(SARS)橫行,亦是醫管局資源短缺、推出「肥雞餐」的年代。他表示,在前線最困難時期也沒想過要離開,最終卻因前景不明朗令他離場。即使獲得私家醫院聘書,他仍猶豫再三:「臨走前我在服務了七年的聯合醫院反覆踱步回望,其實很不捨得走……」今天談起,他仍舊感慨。「所以,當時有高層說『𠵱家市道好啊,出去搵大錢啦』,我便當眾罵了他『你認為所有員工離開你只得一個原因?為什麼不是檢討自己做得好不好』?」

此外,他認為醫管局員工士氣低落,是流失率增加的另一原因,管理層每有醫療事故便急於向公眾「認低威」,打擊了員工士氣。他以最近的醫護人員「睇漏」X光片異常的事件為例,指在醫學角度上,解讀X光片存在潛藏誤差。但他認為,高層第一時間道歉,其實變相指摘前線人員,令他們感覺「畀人屈」。員工士氣低落,加上人手緊絀,在流感高峰期便會積怨爆發:「當年SARS肯定不比現在輕鬆,但當時上下一心,主因是士氣高昂的緣故。」

上文節錄自第150期《香港01》周報(2019年2月18日)《公營醫療爆煲經年 醫管局須跳出管治怪圈》。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香港01》周報,各大書報攤、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

更多《香港01》周報有關醫療議題的報道:【醫生不足】報名繁複考核病例離地 海外醫生來港執業困難重重【醫療美容】醫生名冊缺乏處分紀錄 指引如虛設靠業界自律【醫療改革】護士人手欠長遠規劃 李國麟:政策小修小補【醫療改革】一更6個護士4人經驗不足 培訓人手就能解決?

【周五心意運動】您捐一封$50利是,已可為基層送上溫飽,01心意呼籲您支持【食德好】,每$50可為12個家庭提供一餐回收蔬果及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