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不足】人手短缺未來十年仍嚴重 解決醫生荒有何方法?
根據食物及衞生局推算,至2030年,在最佳情況下醫生仍短缺1,007人,而最壞情況下更或缺少1,575人。新加坡過往亦曾面對醫生不足問題,及後放寬海外醫生到當地執業,將醫生比例由2007年每1,000人有1.6名,提升至2015年的2.3名醫生。反觀香港,每1,000人口的醫生比例,只由2007年1.7名,提升至2015年的1.9名。無可否認,除了吸納海外醫生外,醫管局亦採取多項措施增加醫療人手,例如,就「有限度註冊」聘請海外醫生作出嘗試,於2011至2012年度開始透過「有限度註冊」形式聘請非本地培訓醫生,今年3月立法會亦通過修改《醫生註冊(修訂)條例草案》,將過往一年的「有限度註冊」期延長至不超過三年。
除此之外,香港海外醫生數目亦很少,按2016年數據,包括醫管局「有限度註冊」醫生、大專院校及診所內的海外醫生,佔整體1.4萬名醫生數目比例只有1%,當中在公立醫院工作的「有限度註冊」醫生佔公院醫生0.2%,反觀新加坡及英國的相關比例逾二成至三成。
醫管局亦由去年開始,向受聘的非本地培訓醫生提供可達三年的彈性合約,並於2015年將新入職僱員的退休年齡由60歲提高至65歲,甚至推出「特別退休後重聘計劃」以聘請富有經驗的退休醫生。醫管局最近還推出自選兼職平台,建立合資格並可彈性兼職上班的醫護人才庫,以期協助公立醫院短期內增加人手。
受法例限制,目前成功在港「有限度註冊」行醫的海外醫生,並無途徑直接成為註冊醫生。醫學界立法會議員陳沛然表示,若作出修訂,便涉及修改醫生註冊條例的法例層面,需要社會各界有共識且歷時漫長。他直言香港醫療人手不足,關鍵並不是能夠輸入多少海外醫生,而是醫生人手「不患寡而患不均」。
醫學界論政組織「杏林覺醒」成員黃任匡認為應否放寬海外醫生來港執業門檻並非問題核心,重點應是如何改善現有醫療制度。他指現時制度根本不能挽留人才,「在香港做(公立)醫生太辛苦,就連本地醫生都不想留下,又如何吸引其他醫生來港?」
陳沛然也認為如不能直面醫療架構等核心問題,醫生人手永遠不會足夠。他直言由於政府資源有限,直接限制了醫護人手,但醫院服務不會因人手不足而封頂,所以第一步是確保政府在醫療方面有足夠撥款,不能隨意削減醫療開支。其次,是政府應思考如何運用現有資源及人手,且資源能夠「一步到位」。他批評醫管局無對症下藥,令醫生的人手「化為煙」。
他曾撰文指,醫管局顧問醫生超過800名,當中很多人擔任行政工作,但如果能在流感高峰期減少召開非緊急會議,一星期抽3小時到門診部應診,一星期就多了800多個門診服務,六星期便是5,000個;如果一次門診為20名病人診症,便有10萬名病人受惠。即使有一半顧問醫生參與,也可服務5萬名病人。
陳沛然又特別提到2002年醫管局面臨財政壓力時,以「肥雞餐」方式誘使資深醫生提早退休,節省開支,醫科畢業生亦供過於求。直至後來出現醫生荒,醫管局才考慮再次增加醫科學額。2009年醫管局要求醫生減薪,2015年醫管局拒絕跟隨政府高級公務員加薪,醫生發起靜坐行動才令政府讓步。他反問,政府在經濟轉差時削減醫療公共行政開支,變相令醫生減薪,「為何那個時候沒有其他媒體、團體站出來為醫生爭取權益?」現在卻反指醫生因為「保護主義」阻撓輸入海外醫生,實為不公。
對於黃任匡及陳沛然認為公立醫院醫生不足,關鍵在於制度和資源問題,致難以挽留人手,僅靠輸入海外醫生並非必然能夠紓緩工時長及壓力大的情況。王永平反問「醫生為何走得成」?他解釋,這是私營醫療市場有需求,根本不能夠阻止它從公院高薪挖角。而從宏觀角度來說,核心問題就是香港整體醫生人手短缺。「若公立醫院不斷加薪去挽留人才,醫療開支相應大增。」他反指,若香港整體醫生數目增加,長遠便可減少公立醫生流去私人市場的壓力。
上文節錄自第140期《香港01》周報(2018年12月3日)《考試與豁免之間 引入醫生解荒 有沒有第三條路》。
相關文章:【醫生不足】報名繁複考核病例離地 海外醫生來港執業困難重重【醫生不足】新加坡設海外醫生執業豁免名單 為何在香港不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