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數族裔.五】初中學「中文字母寫字口訣」 為升學更為生活

撰文:歐陽翠詩
出版:更新:

非華語學生學習中文的起步點,影響着教與學的步伐。政府推出「中國語文課程第二語言學習架構」本為協助少數族裔融入主流中文課程為目標,在學校如何落實,影響每一個少數族裔學生的出路。同級學生的中文水平差異大,同一班別會有土生土長的非華語學生、剛來港的新移民學生。學校如何設計課程,以及有何分組學習安排,也決定了他們的學習程度及進度。此乃《少數族裔上流攔路虎》專題報道之五

天主教慈幼會伍少梅中學的非華語學生約有70人,佔全校人數約三成,當中巴基斯坦裔佔非華語學生約八成。今年的中三非華語學生中逾半是新移民,在主流課程中,認字、學習字詞結構等,一般在小學階段已完成。為兼顧非華語學生的需要,學校在中一的課程加入「中文字母寫字口訣」,幫助他們從「零」開始,更有效率地學中文。

天主教慈幼會伍少梅中學為兼顧非華語學生的需要,在中一的課程加入「中文字母寫字口訣」。(歐嘉樂攝)

學好中文方塊字 從拆字拼字起步

中文科主任吳嘉恩老師表示,早年收取較多新移民同學,近一兩年則有較多從本地小學升上來的少數族裔學生,彼此來自不同學校,基礎有別,需要分組分流,也要每年視乎學生的特性、比例、分組安排,調節教材。「『中文字母寫字口訣』對非華語學生而言,可以是一個切入點,對他們來說,中文字是一個方塊圖,用這個中文『字母』可以幫他們把文字『串』出來,幫助他們記憶。」

「直」、「橫」、「撇」、「捺」是學筆劃時較為常見的基本知識,再加上「凵」(讀「兜」,亦讀作「磡」)、「ㄇ」(讀「帽」)等,這口訣把中文字按21個「中文字母」分拆,幫助學生記下字詞。「『藥』字要看清楚,這裏有兩個『扭扭點』。」吳嘉恩形象化地描述「藥」字裏的「幺」,助同學把中文字像英文字般「串」出來。

中文科主任吳嘉恩老師表示,到了中三時,學生已對口訣有所認知,對他們而言是學習上的輔助工具。(歐嘉樂攝)

在中學學習中文不能只為應付GCSE或是協助升學,在教材設計方面,學校也希望更貼近生活。當天記者去觀課,同學的學習主題是「生病了」,教的是「頭痛」、「肚痛」、「咳嗽」這些詞語,之後再造句:「我__________,醫生叫我__________。」

句子看來不深,着重的是實用程度。這群男校學生不少是新來港的巴基斯坦裔同學,母親平日可能足不出戶,中文程度也不高。吳嘉恩表示,學生往往肩負帶家人看醫生的重任,要懂得以廣東話說出家人的病歷。

在日常生活中,學生也成為家人的翻譯,故教授的課題內容較貼近生活。學中文對他們來說,作用不只是升學,日常用語也是融入社會的重要一環。

非華語學生在「生病了」課題上練習,掌握日常生活中的實用中文。(歐嘉樂攝)

本地同學中六應考中學文憑試,學校也安排非華語同學在中四或中五應考GCSE等公開試。「基本上中三的課程會開始和考試接軌,中四課程和考試相關,而中五考完試會加入職業中文課程。比如說他們有興趣學沖咖啡、學健身,校方會提供少量相關課程,並會在中文課堂教授相關的職業用語或『行話』,將來要融入社會或工作時,也有應付工作的基本中文水平。」吳嘉恩說。

「學習架構」的最終目標是讓非華語學生融入主流課程,吳嘉恩認為,對非華語學生來說,應考中學文憑試中文科,未必是他們的目標。「文憑試要求的不單是語文能力,還有邏輯、文化情意等,絕對不是第二語言的要求,和用母語學中文不同。」她說,要求他們考文憑試存在難度,學校每年也有數名學生在主流班學中文,但要視乎學生的能力。

高中的中文課會加入職業中文課程,比如說他們有興趣學沖咖啡、學健身,校方會提供少量相關課程,教授相關的職業用語或「行話」。(歐嘉樂攝)

事實上,自2014/15學年起,教育局在高中階段提供應用學習中文(非華語學生適用)科目,以職業範疇作為學習情境的中國語文課程,也是讓同學以中學文憑試中文卷以外的資歷考進大學的途徑之一。

課程修讀期橫跨中四至中六,在 2018-20 學年的三個課程分別為「服務業中文」、「款待實務中文」和「商業服務中文」(本學年新增課程),分別由香港浸會大學持續教育學院、香港專業進修學校和香港理工大學專業進修學院提供。教育局表示,修讀相關課程的人數約佔中四非華語學生人數百分之十,與局方的預期人數相若。

甘雅迪(左)和林美莎(右)都是巴基斯坦裔中五學生,來自不同學校,本來互不認識,去年來到港專一起學習「款待實務中文」。(吳鍾坤攝)

甘雅迪和林美莎都是巴基斯坦裔中五學生,來自不同學校,本來互不認識,去年來到港專一起學習「款待實務中文」。和大部分的非華語學生不同,在指定學校讀完小學後,她們入讀了主流中學,真正成為班中的少數。從起初說話也有點困難,到跟華語生學文言文,沉浸在三年的初中課程後,他們還是沒有選擇去考中學文憑試的中文科。

款待實務中文課和主流中文課有何不同?甘雅迪和林美莎如何把中文「應用」在生活上?詳情請看︰【少數族裔.六】減日常生活尷尬情況 讀文言文不如學實務中文

上文節錄自第137期《香港01》周報(2018年11月12日)《少數族裔上流攔路虎 中文?「聽說讀寫」皆難!》專題中的〈按程度跨級分組 調適學習差距〉。

相關文章:【少數族裔.片】中文成向上流攔路虎 「聽說讀寫」教學皆難【少數族裔.一】中文阻向上流 尼泊爾女生用英文執教鞭【少數族裔.二】學習中文起點不同 教學模式須不斷調整【少數族裔.三】中文程度不一 跨級分組教授事半功倍【少數族裔.四】土生土長巴裔生考上社工系 讀到大學就有出路?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香港01》周報,各大書報攤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