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數族裔.一】中文阻向上流 尼泊爾女生用英文執教鞭

撰文:歐陽翠詩
出版:更新:

小學來港的尼泊爾裔女生Nisha和Rabina(化名),大學畢業後成為老師,但她們日常多說英語;在港土生土長的巴基斯坦裔男生Waqas是社工系大學生,說得一口流利廣東話,卻直認讀寫中文有困難;本來就讀少數族裔「指定學校」的巴基斯坦裔女生甘雅迪和林美莎,升中後入讀主流學校,聊天時廣東話夾雜英文單詞,卻坦承學習中文之路舉步維艱,更不打算應考文憑試中文卷,希望以其他資歷入讀大學。此乃《少數族裔上流攔路虎》專題報道之一

不少非華語學生在香港土生土長,從小在本地學校讀書、學習中文。(高仲明攝)

同樣說得一口流利的英語,尼泊爾裔女生Nisha和Rabina今年不約而同以另一個身份重返校園,分別在幼稚園和中學擔任教師。她們就讀同一所小學和中學,兩人以不同途徑升讀大學,本來各自擁有想投身的行業,最終同樣選擇執起教鞭。縱然二人都喜歡做老師,但Nisha說沒想過以此為職業, 而Rabina本有志在醫療行業發展,囿於中文程度,只好到英文中學當教師。

她們在中小學都有修讀中文課程,但承認那幾年學到的中文,不足以讓她們應付日常生活或工作需要。中學畢業後,她們運用中文的機會愈來愈少,大專及大學時期都是用英文為主。Nisha在一所幼稚園當英文教師,平時多在購物或在餐廳用膳時才會用中文。Rabina投身職場後,仍堅持繼續學習中文。

Nisha在中小學都就讀少數族裔「指定學校」,自覺中文水平難以應付生活所需。(鄭子峰攝)

Nisha在小學三年級時來到香港,Rabina到港那年升讀小六。當年政府未有推行政策鼓勵少數族裔入讀主流學校,很多少數族裔都會就讀「較多收取非華裔學生」的小學及中學(即「指定學校」,designated school),Nisha與Rabina都是其中之一。一般「指定學校」中的非華語學生數目佔大多數,二人就讀的中小學均佔九成以上,教學語言以英文為主,學校會接受教育局的撥款,以照顧非華語生學習。

中文程度是影響少數族裔向上流的重要因素,但在主流教育制度中,這仍是一大難題。政府於2013年取消「指定學校」及相關撥款資助安排,以避免較多非華語學生集中於少數中小學,希望學校可提供中文語境,讓他們多運用中文,並推動共融。

2014/15學年起,教育局實施「中國語文課程第二語言學習架構」,以協助非華語學生融入主流中文課程,每年撥款逾兩億元資助學校推行相關架構。可是,架構只是把主流中文課程分拆為一個個較小的學習目標,讓非華語學生以「小步子」形式學習中文,教材設計、教學法及課程調適方向,則以校本形式把責任交給學校自行發展。

有學校為非華語學生設計跟華語生有別的教材,也會參考主流的教科書作剪裁。(高仲明攝)

教育局本來承諾每隔三年檢視「學習架構」,至今已四年多,局方回覆記者,教育局會持續監察「學習架構」及支援非華語學生學習中文的各項措施的實施情況,惟未有具體回應相關的檢討進度如何。每所學校招收的非華語學生數目不同、來港的年期不一,教育局如何協助非華語學生有效學習中文,讓他們得以向上流,亦甚為重要。

課程無銜接 中學教材較小學淺

從「零」開始,到覺得自己學到小二、小三程度的中文,那是Rabina來港首年學習中文的經歷。她在小六時抵港,學校沒有特別為她提供補課或增潤課程。對她這些不是在香港出生,沒有就讀主流幼稚園經驗的非華語學生來說,學中文特別困難。

「首幾個月,幾乎所有默書測驗都不合格。後來我慢慢認得一些中文字,漸漸所有默書都合格。我沒有什麼特別的方法,就是很努力去記下一切。」 Rabina用英文回答。

Nisha 現在一般在日常買東西時才會使用中文,和朋友溝通和工作也是用英文。(鄭子峰攝)

對於剛來港的Nisha而言,默書曾是一大考驗。她記得有一次默書作弊,更被老師發現。當時中文老師沒有嚴斥,反而鼓勵她有什麼不懂就主動找老師,後來她漸漸跟得上學習進度。

小六那年,她們要學習寫一百字中文作文。Rabina說自己做到了,能夠寫與旅行、日常生活有關的短文。然而,升中的選擇,仍受着中文程度的限制,Rabina入讀的中學是一所「指定學校」。

「有趣的是,我在中學學的中文,程度比在小學學的更淺。中學的中文課程學習一些簡單的詞彙,像『蘋果』、『香蕉』,後來學習一些基本語法。那是為了應考GCSE(中等教育普通證書) 。畢業時,我甚至沒有信心完整地用中文造句。我的中文程度反而下降了。」 Rabina無奈道。

土生土長的非華語學生一般在小學時已學習建構字詞和簡單語法,惟中小學課程欠銜接可能令他們中文進度停滯不前,甚至退步。(高仲明攝)

Nisha在中一時仍在學習「一、二、三、四」,令她感覺學校並沒有重視同學的實際需要,以致她沒有興趣好好學中文。她曾向老師反映,當時老師的回覆是因為有新來港的學生,故要從最簡單的中文開始。

Nisha和Rabina形容,中學那幾年的學習過程,主要是為了應付GCSE的中文科考試,而這個考試只有約小二至小三程度的中文水平。學校並沒有協助她們提升語文水平,或過渡到主流的中文課程。

非華語學生的中小學中文課程欠缺銜接,一直在建構字詞和簡單語法中徘徊,Nisha與Rabina的經歷也非個別例子,每所學校提供的非華語課程,從分班政策、內容設計到課程,深度不一,即使教育局早年推出「學習架構」讓學校參考,校本課程還是相差甚遠。

少數族裔的整體人口由 2006 年的34萬人上升至2016年的58萬人,升幅達 71%,佔全港人口比例亦由5%升至8%。在過往十個學年,全港就讀公營及直資中小學非華語學生人數從不足一萬增加一倍至近兩萬人(見表)。部分少數族裔久居香港,甚至土生土長,以香港為家,如何確保他們和本地生同獲公平的教育機會,並在社會得以向上流動,是政府需正視的問題。

教育局推行「學習架構」協助非華語學生學好中文,並按不同學校的非華語學生數目,增加額外撥款。所有取錄十名或以上非華語學生的學校,每學年可獲80萬至150萬元額外撥款,以便推行密集中文學習模式,包括抽離學習、小組學習、增加課節、跨學科中文學習及課後支援等。學校也有更多資源靈活安排教師人手或調整教材,以及購買校外的資源配合教學,提升非華語學生的學習興趣。

從「指定學校」到「學習架構」,非華語學生學中文的教與學是否更有系統、更容易?從前的指定學校有何措施幫助他們有效學中文?詳情請看︰【少數族裔.二】學中文起點不同 教學模式須不斷調整

上文節錄自第137期《香港01》周報(2018年11月12日)《少數族裔上流攔路虎 中文?「聽說讀寫」皆難!》。

相關文章:【少數族裔.片】中文成向上流攔路虎 「聽說讀寫」教學皆難【少數族裔.二】學習中文起點不同 教學模式須不斷調整【少數族裔.三】中文程度不一 跨級分組教授事半功倍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香港01》周報,各大書報攤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