愉園假波案|歷史屢重演 多年未治本 剩下的只有無奈|體壇札記
日前廉政公署宣布破獲一宗港甲假波案,一共拘捕23人,當中11人是球員,涉案球會主要是愉園。
這是筆者入行成為體育記者以來,第三宗被執法部門揭露的假波案,每次有這種案件發生,外界反應基本上大同小異。在殘酷的現實之下,除了痛心,又能做什麼?
2014年1月5日,一個星期日的下午,當時仍然稱作「港甲」的頂級聯賽如常舉行。賽後,同事在Whatsapp Group通報球隊被廉政公署的執法人員帶走了。主管們大為緊張,立刻印出屯門和愉園的隊照,叫筆者「認人」——誰是李明?誰是樊偉軍?當年筆者資歷很淺,對本地足球認識不夠深,看着黑白模糊的照片,只認出個別人士。
此後,球季如常,只是取消了兩隊的成績,很快一切又像沒事般,波照踢,表演賽照辦;同年還有阿根廷國家隊訪港,跟港足友賽,美斯在球場上的英姿令球迷興奮不已;世界盃外圍賽中港大戰的熱潮,也在不久後爆發。
假波案老是常出現
然後歷史不斷重演,尤如世界盃每幾年一度:2016年所犯、2018年被揭發和裁決的飛馬預備組假波案,前香港足球先生李威廉認罪;今次則是港甲,不少涉案球員都曾是職業球員,現今也有其他正職。
每次有假波案浮面,「乜香港有足球咩」、「香港足球除咗假波仲有咩」、「梗係啦搵雞碎咁多」,這樣的評論總成為主流;今次也有人不知原來香港有「超聯」,仍停留在「甲組=頂級」的年代。
【假波案】李威廉收錢操控球賽判社服180小時官斥影響球壇形象
之前我們已寫到過,本地足球不會成為主流項目,但多年來一點一滴累積的成果,香港足球也許有空間發展得更好、更受歡迎。無可置疑的是,每一次假波案都會招來「公眾」對本地足球的劣評,但本身是球迷的話,又似乎不會因為低組別的假波案影響入場意欲,只是感嘆一句「又嚟啦」便算。影響贊助嗎?也許會,但本地足球贊助本來就不多,「出事」前也不見得容易。
愉園假波案|老牌球會逾70年歷史 左派起家 近年屢爆假波欠薪醜聞
消息指愉園涉打假波 今季頻現「戲劇性」賽果 曾尾段連輸十二碼
消息人士:難斬草除根
當然,即便如此,假波的存在還是不OK的。三次受注目的假波案,足總主席貝鈞奇的回應,十年來分別不大,但最令筆者在意的一句是:「多年來見幕後主腦都未受任何(影響)。」
筆者曾向數位球圈人士了解,他們異口同聲指出,即使想揪出幕後主腦,多年來都未見成效,「主腦通常在內地或東南亞,而且來到艇仔,已隔了很多重」。犯罪集團無孔不入,當然是主因;小部份球員的心態,也成為助力,「他們很多都沒有在社會從事過一般工作,心態通常比較天真和單純,真心覺得(踢假波)不會被人捉到;而且有些球員有種心態是,覺得自己識踢波,賭波的眼光會不同,可能因為這樣就被利用。賭得大,欠債多,更易走上歧途。」
有人的地方就有陰暗面,好賭、貪婪是人性的一部份,總有人無法以道德壓制欲望。體育既涉及人,本來就不會是什麼非常純粹的事,操控賽果卑劣至極,卻是在全世界幾乎所有項目都時有發生:排球、籃球、羽毛球等,多年來耳聞或報道都不少,愈少人留意的賽事愈猖獗;即使是多人留意的項目,即使在嚴打運動員賭博的日本也曾出現「大相撲造假」。提升運動員待遇和教育水平,或許有助紓緩情況,但真的能根治嗎?總有人不尊重自己工作,不惜以身犯險。
廉署今次大規模行動,短期內或許能收阻嚇之效,但長遠而言,悲觀地說,也許除了每數年一次寫篇長文感嘆,就只能期望執法部門每次都能如此高調地明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