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足日與夜.場地倡議1】從基地與養草 解決本地波土地問題

撰文:曾柏熊
出版:更新:

近十多年總會聽見香港球會到車程約3小時的廣東三水集訓,
聽就聽得多,但到底三水的基地到底是怎樣一回事?
我們特意隨南華北上備戰周六(7月30日)對祖雲達斯的賽前集訓,
竟從中發現一些解決本地球場問題的啟示。

每年幾乎都一定會聽到香港球會拉隊到三水集訓的消息,上星期南華亦到了當地備戰,迎接周六(7月30日)對祖雲達斯的友賽。(羅君豪攝)

今年年初,港將李志豪加盟梅州客家,當香港傳媒公開了該球會殘破不堪的訓練基地時,不少本地球迷皆表現驚訝與訕笑。但事實上,當香港絕多數職業球會連「殘破不堪的訓練基地」都沒有,需要跟普羅市民一樣,租用由康文署管理的球場練習時,其實我們真的有資格笑別人嗎?眾所周知,香港足球一直面對「土地問題」,長久以來都缺乏球場,除了做成訓練量不足及容易受傷等問題之外;球員早上在青衣東北公園練完、下午再到九龍仔公園練另一課,這種「打遊擊」的操練,在香港絕對見慣不怪,加上惡劣的場地環境,總是對球員的體能與精神做成額外負擔。這些問題尤其在季前或大賽前夕等急需短時間內提升球隊狀態的關頭更容易體現,令離港集訓幾乎成為所以香港球隊的唯一選項。

休息對職業足球員的體能恢復非常重要,梁冠聰形容自己效力小球會時要像「露宿者」般,為爭取休息時間而「通街訓」。(羅君豪攝)
休息是讓肌肉復原的最直接方法,如果每天晨操晚練間的時間能好好休息,對球員的狀態和集中力有直接影響﹔以前效力的球會由於沒有休息空間,所以試過在兩課之間躲到更衣室睡覺,或者走到有冷氣的體育館看台座位間偷偷睡一下,希望爭取時間回復體力,直至被康文署職員驅趕。
梁冠聰(南華中場)

休息才能恢復狀態 「打遊擊」消耗體能

上周介紹過傑志擁有球會專屬訓練基地對青訓上的好處,令人明白一個職業球會擁有基地的重要。先不談「基地」的定義及球隊可實際使用節數的問題,事實上,一個基地除了為球員提供訓練本身需要的場地之外,其實亦負擔起很多額外的作用,最直接莫過於增加球員的休息時間。普通人未必能體會職業球員對休息的需求,然而現代的體育科學早已證明了,睡眠不僅影響運動後的體能恢復,更會影響往後訓練的表現。當球員每日在烈日之下作高強度的訓練,消耗巨大體能,即使身體能夠習慣應付這種模式,但當等到真正比賽時,球員卻因休息不足令體能未能回復最佳狀態應戰,其實都是徒然。而「打遊擊」一般的操練,正是令香港職業球員沒有充分休息的原因。

「打遊擊」一般的操練絕對是令香港球員難以提升至最佳狀態的原因。(羅君豪攝)

曾經從不少球員口中都聽過,他們在晨操晚練之間,都因為強大的消耗而非常需要小睡片刻,令肌肉得到最直接的恢復,但由於缺乏一個固定的訓練地方,球員每天趕到不同地區訓練,浪費了重要的休息時間。芸芸港超球會中只有極少數球會有能力解決這問題,例如南華和大埔因擁有會址,只要安排訓練在自家訓練場或區內附近的球場,球員都可以於中段時間回球會宿舍休息;傑志雖然因訓練基地細小而缺乏宿舍設施,卻因為地方固定而可跟附近酒店長期合作,為球員提供休息空間。其他球會則沒有這福氣了,新加盟南華的防中梁冠聰回想說,過去效力深水埗和YFC澳滌期間,曾為了爭取休息時間,只有偷偷在更衣室或體育館的看台座椅間睡覺,待康文署職員驅趕才離開。早前南華因為備戰祖雲達斯的賽事離港集訓,但相比起應付集訓期間對體能要求更高的訓練,梁氏兄弟皆認為過往的日常訓練反而更難熬,正好體現球員擁有足夠休息與否的差異。

梁氏兄弟每人帶了四雙球靴出席集訓,因為通常每操一課後球靴都會濕透,必須多帶幾雙更換。可以想像,回到香港,當一些球員效力沒有固定練習場的小球會時,每天帶著一身裝備「打遊擊」實在很辛苦。(羅君豪攝)
人造草球場根本不適合職業球隊使用,除了地面太硬很傷關節之外,亦非常「癡腳」,假如雙腳一不小心陷入地中,便很容易令經常全力奔跑和轉向的球員拉傷﹔此外,足球落在人造草地表與真草的移動路徑完全不同,習慣了訓練時在人造草的控傳反應,回到真草比賽根本是兩種環境,較難適應。
陳偉豪(南華中堅)
陳偉豪認為人造草的球感跟真草根本是兩回事,然而在香港可以選擇嗎﹖(羅君豪攝)

「草地問題」 為什麼只有人造草和大葉草的選項?

另一個經常令球員詬病的問題,是目前康文署球場的草地質素。為了節省保養成本,愈來愈多球場並未理會職業足球員的意見,大量改為鋪設人造草地,成為直接影響球員訓練質素的一項決定。先不計算不斷有國際機構研究指出人造草球場含大量有毒化學致癌物質的「生死問題」,單看人造草未能模擬出足球在真草場的移動方式,以及增加球員的受傷機會等問題,都大大影響職業球會的訓練質素。即使是採用真草的球場,種植的都是香港常見的大葉草(Axonopus Compressus),雖然這草種成本較低,卻由根部較淺,生長期亦只有每年4月至10月,頻密比賽後很容易便令場地變成一片泥濘,2013年曼城訪港時的「香港大農場」事件最是最好的例子,可見大葉草場同樣並非理想的比賽與訓練環境。

近看三水柏寧訓練基地的草地,與香港近乎相同的氣候和土質,但良好的草地狀況卻跟香港截然不同。(羅君豪攝)

事實上,只要隨香港的球隊每年前往中國三水集訓時的柏寧訓練基地(前健力寶山莊)看看,其實大概可找到解決問題的啟示。柏寧訓練基地為近日引起香港球壇熱議的廣州富力二隊及青年軍長期集訓的地方,同時亦開放了外來球隊租用,然而據幾乎每年皆會到三水集訓幾次的香港球員稱,這裏使用率同樣頻密的球場卻能夠長期保持「地毯式」綠草如茵,正因為他們採用了另一在華南地區常見的草種——狗牙根(Bermuda Spp)。狗牙根的生長期為每年的3至11月,冬眠期較短之餘,通常在攝氏6至9度才會停止生長,而且繁殖能力强、非常茂密,及至澳門都特意從中國引入這個草種鋪設所有足球場。香港由土質到氣侯上理應與粵澳等地無異,實在難以理解怎麼香港總是不能解決「草地問題」。去年「港中大戰」香港兩和中國後,前中國隊隊長鄭智「賴地硬」的言語引人失笑,但其實回想一下,哈哈,突然好像又變得不無道理。

雖然季前操練的訓練量比平日更強,但由於所有活動都集中在訓練基地內,訓練完休息充足,其實比平日還容易應付。
梁諾恆(南華中堅)
政府欲有誠意改革港足,必須仿效日本和新加坡的例子,下放球場管理權予職業球會,不能再拿出平衡公眾利益的理由作為發展職業運動的障礙。(羅君豪攝)

盡快建立將軍澳足球中心

硬件上的問題跟早前介紹青訓困局時的社會風氣比較,解決方法其實容易得多。例如重新審視「聲稱於今年內動工」的將軍澳足球訓練中心規劃,當中3個草地球場與3個人造草球場是否合適比例、應否引入其他草種,以及讓香港隊與職業球會優先使用多少節數、球員宿舍如何分配等等,都是應該認真考慮的問題。然而,一個將軍澳中心亦肯定不能滿足10支港超球會的訓練需要,政府欲有誠意改革港足,長遠來說還是要仿效日本和新加坡的成功例子般,下放球場管理權予職業球會,不能再拿出平衡公眾利益的理由作為發展職業運動的障礙,打破社會資源分配盲目追求「平等」,而忽略了「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