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足日與夜.青訓2】敢夢而不敢想 香港兵工廠流浪的難處

撰文:曾柏熊
出版:更新:

或許很多球迷對港超球隊流浪的營運方式有微言,但總不能否認他們在本地青訓的貢獻,不少當今大港腳都是流浪出身;
從前入得流浪的球員,幾乎都是香港足球精英,心懷職業夢;
然而近年隨着社會環境的更迭,最終願意升上一隊的小將反而愈來愈少;
若連小朋友都不敢「發夢」,大人應否應反省一下,我們為下一代創造怎樣的社會?
「港足日與夜」青訓篇第二集,鏡頭一轉看看這批「香港兵工廠」幼苗如何看待「夢想」。

「敢夢」而「不敢想」,才是當前最可怕的社會氛圍。(吳鍾坤攝)
我們陣中很多球員都是品學兼優的名校生,也是香港青少年隊的代表。但按以往經驗,這些球員大都不選擇提升上職業水平。易地而處,如果將大學法學或醫學系的收錄信,跟球會的職業合約比較,多數人如何抉擇?不難理解,這是社會結構和整體氛圍的問題,解決不了。
羅國豪——流浪青訓總監
流浪青訓總監羅國豪訓練過不少踢上港超的球員,然而訓練出有能力的球員,跟他們會否成為職業球員並無直接關係。(吳鍾坤攝)

童年就是「發夢」的本錢。喜歡足球的孩子,理應無憂地訓練,然後幻想一幕幕在綠茵場上接受歡呼的畫面,為此而一直打拚。然而這裏是香港,什麼都「贏在起跑線」,足球這種靠天份與日積月累磨練功夫底子、「高投資低回報」的「職業」(很多人眼中甚至難將足球定位作「職業」),多少家長放心讓子女追夢?就算家長願意,但更嚴重的問題是成長環境本身,已令孩子「敢夢」而「不敢想」。

延伸閱讀:【青訓篇1】太陽國際新秀的困境

「過去我會視15歲為青少年球員的轉折期,因為小朋友每個都會跟你說『夢想當職業球員』,但其實他們根本年紀太少,依然在各種生活體驗中探索未來。15歲,剛開始懂得考慮收入、前景等利弊。然而,近年更多小朋友是『夢想』的階段都未到,便知道他們一定不會以此作為職業。」流浪青訓總監羅國豪說。

去年我在電視前收看香港在世界盃外圍賽對中國的賽事,全城上下一心支持,令我覺得代表香港隊是很自豪的事,也幻想像他們一樣做職業球員,這也是我至今唯一的夢想,但家人則建議我不要向這方面發展。
伍均朗——流浪U12/香港U12進攻中場
拔萃仔伍均朗品學兼優且文武雙全,然而他最終又可否一完夢想,成為心目中令人自豪的大港腳呢?(吳鍾坤攝)

普及足球 不等於普及職業足球

後冰河時期,香港在足球改革的浪潮中,多間球會和足球學校如雨後春筍般重啟青訓項目,踢波少年的形象由從前的「街場波牛」,變成講紀律與刻苦的「青少年球員」。家長樂意視之為健康的課外活動讓孩子參加,令受過專業訓練的球員基數增加,但對香港足球的實際成效呢,卻是另一回事。

追夢,本來就是孩子最大本錢。(吳鍾坤攝)

任何球會辦青訓,總希望培養職業足球人才,但在香港卻未必如願以償。以流浪為例,十多年前球會多從街場或其他渠道發掘有足球天分的所謂「邊青」,再透過紀律和嚴格訓練尋找奮鬥目標,最起碼亦有一技之長,所以當時的流浪球員成年後多願意投身職業足球。但足球風氣改變了,踢波不再等於「波牛」,很多香港足球員都是「品學兼優」的學生,例如流浪暨香港隊U12的中場伍均朗,就讀拔萃男書院附屬小學,成績名列前茅,文武雙全;反而「街場仔」因為學費的門檻或朋友圈子等各個原因,對專業訓練缺乏興趣。當觀點放回足球行業整體利益上,有條件升讀大學的青少年,按流浪近年粗略觀察,願意投身職業足球的比例其實很底,例如現今已提升上一隊的前鋒鄭兆均,同一批「97仔」,曾贏得2012年曼聯超級盃冠軍的20多人中,不乏有條件的球員,但投身職業的只有他一個,其他不是轉行在甲組踢半職業聯賽,便專注於大學課堂。即使後一代的「98仔」,就是歷史性打入亞少盃決賽周而被予厚望的「黃金一代」,暫時明確表現想打職業的球員,亦只有鄭展龍、播磨浩謙、顏卓彬等小數傑志職業學徒。

這是社會產業單一的問題,青少年都需要學歷作為成功的衡量單位,缺乏其他職業技能的發展途徑,這個環環相扣的問題,並非單靠足球界的努力就能改變。所以香港青年足球訓練的確愈見普及,卻不代表職業足球同時受惠。

為了應付幾乎每天都有的足球訓練,爸爸要求我放學前一定要完成所有功課,他載我到球場的每段車途,我一定要溫書,要不然就不能踢波。我跟他談論過當職業球員的問題,或許讀大學時可以嘗試兼職踢波,但真正畢業後就未必再繼續了。
鍾正——流浪U13/香港U13右翼
學業成績優秀的鍾正,未試過考試排名低於全級前10名,踢足球再不是「波牛」的代名詞。(吳鍾坤攝)

追夢不是香港孩子的主流選項

社會問題難改變,但更可悲的是,連帶孩子的夢想亦變得奢侈。過去流浪的確培養多名出色的本地足球人才,遠一點的有盧均宜、林嘉緯、陳偉豪,近的亦有翟廷峯、梁興傑、卓耀國、羅曉聰等等。這些球員都有共通點,就是自小已顯露當職業球員的渴求,盧均宜更在15歲便時勢造英雄地早早出道。然而觀乎近年發展,儘管流浪的青訓隊在香港依然手屈一指,但真正出產的職業球員數目卻不能維持,這情況與小球員再不能「專心發夢」的社會風氣不無關係。

普及足球,但不代表普及職業足球。(吳鍾坤攝)

正常一名在足球方面有點成績的青少年隊球員,除了每周兩課球會操練,還要多加兩至三課香港隊練習、以及一至兩課校隊訓練。雖然這是國際間公認球員欲提升至職業級的基本訓練節數,但此訓練量放在學業壓力巨大的香港,確實難以應付。試想想,每天上完8個多小時課,再「打游擊」地到各區球場訓練1.5小時,周末再比賽一場,成年人也未必有這毅力。為了保持足球學業雙線發展,小球員更要在練波前便做好功課,還要花盡所有空檔時間溫習。社會的「規矩」,都必須在「良好學業」的前提下方可談理想,孩子自然難頂住巨大壓力堅持夢想。

「足球,還是作為興趣吧」,這是我在訪問中聽到最多11、12歲香港代表的答案;像羅焯熙這種因為爸爸羅國豪本身是足球教練,所以家庭全力支持發展足球夢想的小孩,只是極少數。

小時候看到爸爸帶領一班流浪的哥哥捧起曼聯超級盃,覺得「好威」,很想學他一樣踢足球;自己成績不好,足球就是我最大的成功感,幸好爸爸是足球教練,他放心讓我選擇走不走足球的路。
羅焯熙——流浪U12/香港U12左閘
羅焯熙因為父親羅國豪的關係,得到家人全力支持足球發展,但他只是極少數。(吳鍾坤攝)
為了如常訓練,李浩廉每天都要用盡轉堂和小息時間做完所有功課﹔足球以外,他的活動只有補習。(吳鍾坤攝)
足球跟學業,我要偏重後者,遇上重要的考試和測驗,都要跟羅sir申請缺席。家人支持我踢波,但不會以此為職業。
李浩廉——流浪U13/香港U13防守中場

香港兵工廠建議:重分資源、杜絕炒場、發展五人足球

 關關難過關關過,就算青少年球員不選擇投身職業,但球會依然要盡能力提供最好的條件,以待將來他們或許改變看法時,都有足夠能力應付比賽。問到流浪辦青訓的最大困難,場地不足的問題向是每隊的標準答案,作為本地青訓前線一員,羅sir有三個主要建議希望相關部門能好好考慮。

小球員早出晚歸,同時要兼顧學業與足球,毅力、體力、天份缺一不可。(吳鍾坤攝)

「希望從無到有地變個球場出來並不實際,但當務之急是,政府應重新考慮球會和區隊的資源分配,客觀事實是球會培養精英球員的數量比區隊多,但區隊卻獲分配到較多、較好的場地。我們是超聯球會,一周能分配4節予各梯隊,已比很多友會好,但當中亦包括不合規格的7人場。問題是,我們擁有5支梯隊,雖未至能參加足總所有年齡層的聯賽,但依然不夠場地予所有梯隊訓練,所以必須自己額外向康文署租最少兩節球場,但很多時又要遇上『炒場黨』,球會要白白多花一倍價錢租場,這並非公平競爭,亟需杜絕非法炒場行為。然後球圈方面則應該發展五人足球,一方面更易解決場地問題,青少年球員保持訓練量之餘,亦能以更考基本功的小球磨練技術,繼而實踐將『小球推上大球』的理念。我們正跟不同學校商量合作,希望長期借用一些固定場地作五人足球練習之用。」

香港青訓要解決的問題,確實遠比單純「硬件支援」更加複雜。

晚上完成訓練後,回家亦要繼續溫習,不能立即休息。在人人要求「贏在起跑線」的社會,任何其他目標都必須在學業前提下發展,青少年球員難以專心踢球,就不要再以什麼「一代不如一代」的理由怪責我們的香港球員了。(吳鍾坤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