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島直擊|香港01受邀進入核電站採訪 過程嚴格被「三限」?

撰文:藺思含 毛詠琪
出版:更新:

日本政府8月24日正式展開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污水排海工程,至今已一週多,引發中港等地政府及民眾抗議。香港01記者昨日(2日)在東京電力公司(東電,TEPCO)邀請下進入福島第一核電站內採訪,接近大半天的整個行程皆受嚴格規限。

01記者福島直擊:採訪手記

福島核污水・專頁|01日本直擊排水爭議 緊貼最新進展及反制措施

8月31日,即訪問團的3天前,我們才正式接到了東電的接納批覆可進入福島第一核電站,準備前往福島。事前說明會中,東電交代參觀期間,記者不得自由拍攝及錄音,不得直播;手機、電腦一律不准帶入核電站內,隨身只能帶筆、記事本以及核輻射檢測儀。攝影僅限事前報名的兩位媒體代表,當天拍到的素材亦須經過東電最終確認才可「放行」。在進入核電站的前一天,記者才收到當日採訪的行程安排。

記者於早上10時許來到福島縣富崗巿JR車站集合點,登上東電的專車前往第一核電站。在約20分鐘的車程途中,專車緩緩駛進限制區域,工作人員再度強調這些注意事項,並提醒代表攝記,在參觀期間會有工作人員提示有哪些場所、物件不能拍,建議攝記縮短影片長度,以免遭全片刪除。

直至專車駛近核電站範圍,工作人員指示一眾記者不得再拍攝。到埗後,團員須穿上東電提供的背心、頭罩、護目鏡、口罩等防護裝備。這次允許媒體團參觀的範圍包括輸送核污水、海水的管道、遠程控制中心。這個行程的「戲肉」——淨化核污染水的ALPS處理系統由於屬中風險區域,記者無法進入該座建築物。有隨團記者欲站到ALPS裝置建築物外做現場報道,但遭到阻止。

而且,目前仍未報廢的幾座反應堆外仍能檢測到環境輻射(約0.05mSv/h),記者同樣未能接近該區。在行程期間,雖然記者能靠近海邊,但無法看到核處理水排海的設備及排海位置——排海位置在海底,我們當時已經靠近能去到的、排海裝置的最末端了。

香港01專訪:福島第一核電站ALPS處理水對策負責人松本純一

+2

「上鎖了」的ALPS過濾系統

對於ALPS的操作及至今的(處理水)檢測結果,東電職員只能以口述形式講解。東京電力公司的發言人高原憲一站在ALPS的建築物外反覆強調,東電按照政府指定的29種元素進行檢測,每次都需要3個月,IAEA駐核電站人員亦每次另外進行獨立檢測。排放開始至今,東電在對排放前的核污水進行的最後採樣,結果顯示氚始終維持在每升200貝克,遠低於日本政府規定的排放標準(每升1500貝克)。

參觀期間,記者們都追問:為什麼有如此多地點不被允許拍攝?拍攝到「違禁素材」也可能被要求刪除?工作人員指向遍布場內的金屬圍欄和CCTV說,根據核電站的安全指引,不得暴露這些裝置,一方面是出於防範放射性危害(至於為什麼CCTV可以用於防輻射,身為公關人員的高原就指自己也不了解詳細情況),另一方面則是出於「反恐考量」。

香港01記者訪問福島第一核電站,在戶外範圍可見大量核污水儲存罐。(香港01)

小心翼翼的公關

就在此次採訪團的三日前,福島郡山市才終於舉辦第一次居民與政府及東電代表的見面會。NHK報道稱,參會民眾表示當地人從今年6月就開始要求與東電方面開會,卻未有成事。直到排放開始後,這次會面才終於舉行。

東電曾對福島人承諾,會獲得當地民眾的許可才排放核污水。不過,排海在8月下旬一宣布後已迅速展開,經處理再稀釋的污水。高原問答記者追問時,一方面講出「排海並非東電一方能夠決定的事項」,又強調「相信政府已取得(日本民眾)一定程度理解」的說法。

「我不認為我們打破了承諾,但我們未能履行諾言。」高原憲一給出有些矛盾的回答,小心翼翼,不予可否,有點像教科書式的公關應對,也是這次全程6個小時採訪的一個縮影。

採訪結束後,幾位記者感慨在東電規限重重之下,拍得的素材難令観者解疑:「沒人能理解這(鏡頭中的設備)是什麼東西。」畢竟這是個長達三、四十年的龐大排污工程,這些記者看得到或看不到的除污設備、安全閥、按鈕是否妥善運作都影響着人們的健康。

福島核污水・專頁|01日本直擊排水爭議 緊貼最新進展及反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