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廢除核武運動奪諾貝爾和平獎 促禁核武突破性協議有功
備受觸目的諾貝爾和平獎揭曉,由國際廢除核武運動(International Campaign to Abolish Nuclear Weapons,簡稱ICAN)奪得。
諾貝爾獎委員會讚揚,該組織致力令外界關注任何關於核武使用所帶來的人道災難,以及促成禁止使用核武的突破性協議。
「我們活在使用核武風險較以往好一段時間更高的世界。有些國家為核武現代化,以朝鮮為例,更多國家嘗試取得核武,帶來真正危機。核武對人類和地球上所有生命帶來持續威脅,通過具約束力的國際協議,國際社會昔日採取過禁止使用地雷、集束炸彈和生化武器。核武的破壞力更加龐大,但至今未有類似的國際禁止使用協議。」
委員會讚揚,ICAN通過他們的工作,填補這方面的法律空隙。「它是一個由全球約100個國家非政府組織組成的聯盟,並成為各國承諾與所有持份者一起責備、禁止和銷毀核武一股主要動力。」
諾貝爾獎委員意識到,至今沒有一個擁有核武國家或他們的盟友,支持禁止使用核武條約,希望未來這批擁有核武國家可以參與其中,並促請他們認真開啟談判,以循序漸進、平衡和謹慎的方式銷毀各地全數1.5萬核武,令全球達致一個不再受核武威脅的世界。
近期緬甸爆發羅興亞人危機,1991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昂山素姬不願譴責軍方,加上過去多位具爭議性得主,令人反思諾貝爾和平獎的意義,更有評論認為和平獎已變成「終身成就獎」,嘉許事項不再限於裁軍、結束戰爭等,有所變質。
長久以來,諾貝爾和平獎被視為人類最高榮譽之一,不少推動世界改變、提倡和平的偉人均曾獲獎,但獎項亦不乏爭議得主。2009年時任美國總統奧巴馬上任不足一年,便獲頒和平獎,連奧巴馬本人也坦言感到意外;2012年歐盟向成員國強推緊縮政策期間得獎,引來極大質疑;2016年哥倫比亞總統桑托斯與叛軍達成和平協議而獲獎,亦引起爭議。
為「鼓勵」得獎者推動和平而頒獎 多失敗收場
部分諾貝爾和平獎頒獎動機,是希望得獎者能推動地區以至世界和平,可是大多未能如願。1994年以色列總理拉賓、前總理佩雷斯及巴勒斯坦領袖阿拉法特因簽署《奧斯陸和平協議》獲獎,一度被視為解決以巴衝突的希望,但事與願違,拉賓翌年更遇刺身亡。
諾貝爾獎評審2014年重施故技,向巴基斯坦的馬拉拉和印度的薩蒂亞爾希同時頒發和平獎,被指是刻意同時頒獎予印巴人物,促進兩國和解。不過此舉同樣無助解決印巴長期矛盾,只淪為政治表態。
至於近年爭議最大的奧巴馬,諾貝爾獎委員會頒獎時,同樣有鼓勵他推動和平的良好意願。惟奧巴馬得獎後不久,即宣布向阿富汗增兵,又以無人機轟炸阿富汗及伊拉克,直至任期後段才逐漸撤出伊拉克和阿富汗,諾貝爾獎似乎沒影響美軍在世界各地的行動。
同是美國人,1973年時任美國國務卿基辛格因參與越戰談判,與北越的黎德壽一同獲頒和平獎,但結果越戰未有結束,北越1975年更發動大型攻勢,擊潰獲美國支持的南越政權,同年老撾及柬埔寨共產黨亦勝出內戰,印度支那全面赤化,基辛格一度要求向諾貝爾獎委員會退回獎座。
諾貝爾獎也未能預測得獎者日後的演變,1991年昂山素姬獲獎時,諾貝爾獎委員會讚揚她堅持以非暴力方式,爭取民主及人權,只是隨時間過去,昂山本人登上權力頂峰時,同樣對國內出現的暴力事件置若罔聞,令人始料不及。
和平獎變終身成就獎?
《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評論形容,諾貝爾和平獎重視國際和談成果,但和談往往涉及外交及政治手腕,加上不少得獎者其實只是為國內爭取人權,甚至幫助貧苦大眾,與推動國際和平或裁軍關係不大。這使和平獎在某些年份,可能變成類似「終身成就獎」般的獎項,違背諾貝爾設立獎項的原意。而關於和平獎的爭議,似乎亦將會延續下去。
(外交政策/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