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不再愛遊台灣?去中國化就是去台灣化︱專家有話說
【編按】疫情解封後旅遊業漸趨復甦,然而日本人赴台灣旅遊的熱潮卻不若疫情前。本文作者本田善彥,是日本資深媒體人、旅台作家,他指出台灣景點失去不少吸引力,只想靠着「台日友好」達到「去中國化」的政治需求,反而製造出不符史實的畸形史觀,最終走向「去台灣化」的虛無結局。
疫後各國家及地區陸續解封邊境,特別是台籍旅客訪日激增,據日官方統計,今(2023)年1到7月來自台灣的旅客有219萬多人次,排名第二,僅次於韓國旅客的375萬多人次。日人出國人數也順趨於回復疫前的標準,今年6月的日本出國人數雖比疫前少了一半,但也超過70萬人次,其中,最多的是赴韓國的19萬多人次,排名第三位的台灣有5.8萬人次。
不過部分台媒指出:有不少外國旅客選擇來台遊玩,但日本來台旅客逐漸減少。據台媒TVBS報道,台北交通部觀光局近八年資料統計,2016年7月至2023年7月期間,日本觀光客來台旅遊人次,2016年底有20萬人次,2019年10月份高達22萬人次;2020年初疫情爆發,觀光人次暴跌為0,2022年10月份,隨着疫情趨緩後回升,2023年5月份升温來到最高點8萬人次,不過與疫前曾出現22萬人次的盛況落差不小。
日人赴台旅遊人數難恢復疫前的標準,當然日方經濟因素為很重要原因,經過日幣的大貶值、各國物價高漲等狀況,日人變窮了,花錢也變得保守謹慎,是極為合理的現象。
台灣景點失吸引力
同時,也不能忽略台灣方面的因素。TVBS報道引述幾則網友的留言,說「台灣除了吃,出了台北以外的景點,都不是自由行可以做到的」、「台灣的景點就那樣,而且老街賣的東西都一樣」、「還有行人地獄」、「台灣人自己都不在台灣玩了」、「日本人很愛去韓國玩,這很正常,因為當地有很多影視作品、美食文化」、「日本人本來旅遊就偏好國內,加上台灣住宿貴又爛,日幣大貶對日人來說,來台灣還不如去泰國玩,都要出國了,當然要選文化差異最大的」等等,這些都點出台灣開發國際遊客的劣勢。
例如,日人愛去台灣景點九份,可是該地交通的便利性頗有問題,隨便搭計程車(的士)往返總會有被坑的負面印象,不肖業者滿腦子都在想如何宰掉「生客」,反正大部分旅客不會再來的。因此,若訪台的朋友要堅持造訪九份單日來回,我還是強烈建議先包車去。
還有,國立故宮博物院為日人來台「必去」的景點之一。之前我認識一位日本退休人士,他生前為了專門去看故宮國寶,近20年來幾乎每年來台一趟,他一來住好幾天,去故宮參觀幾次。他所謂「南院」也參觀過,但後面幾年他幾乎每次來了就搖頭嘆氣,說:感覺展示國寶的數量逐年減少,展示的內容也遠不如早年的,也增加了不少跟中華文化不相關的特展之類,讓他很失望。後來他就再也不來了。
另外,疫前幾年,幾次被台方人士詢問「使用日據時代之遺物(遺跡/遺構)來振興地方的觀光」的可能性。有人問我:由日據時代留下來之完整的木造建築群,要整理起來給它恢復日據時代的風貌,建設為「時光隧道」之後,能否吸引來自日本的旅客?另有業者詢問,有座日據時代的遺跡,建築老早倒塌,假如參照當年的照片來重建日式建築,有沒有可能再進一步開發成針對日客的新景點?他們很坦率地稱,日客在台灣看到日據時代的建築使用到今天,應該會感到台灣的「親日」,期待能乘着「台日友好」之氛圍發一筆觀光財。
日據時代建築吸日客?
其實,任何景點都有一定市場,但到底有多大的市場需求,那是另一個問題。我被詢問後,跟他們說:這些以日據時代的建築或生活為主題之景點,有些日人會感到興趣,但能不能讓它經營到日客陸續湧進的地步?那必須打問號。了解以往日客的在台消費趨勢就能大概摸得出來,一般日客對台旅遊的期待和興趣不一定在回味「日帝台灣」的玩意上。之後他們也坦白,詢問其他人的結果也是差不多如此。後來,這些想法發展為怎樣的案子或專案?至今我幾乎都沒看到後續的發展。
我在此所舉的例子不過是個案,但背後我們能窺見一個共同現象,那就是台方欲表達的、推銷的內容跟旅客的需求不一定會一致的。特別是據於政治考量的餿主意,往往會導致尷尬局面。無意中壓制故宮國寶的曝光率,或者動不動就打出「日台羈絆」之虛擬形象的背後,均有「去中國化」的政治需求,需要找出非中國的文化因素來當靠墊時,日本是最方便利用的工具。如此,以醜陋的政治盤算,不貼近客戶需求、自以為是的內容產品,不管在文化或者旅遊消費領域,都難有健全的生命力。
台媒《中國時報》記者周毓翔於《文化部的綠潮計劃》一文中精闢地指出:過度強調「台灣歷史文化及時代縱深」元素的結果,限縮了台劇台片的外銷可能,反倒是成為民進黨推動台獨意識形態的內宣工具。(中略)在資源已經匱乏的台灣文化圈搞文化綁樁,搞大內宣。將周毓翔文中的「台劇台片」換成當今台灣的任何文化內容或資源,其實都差不多的。
不僅回避面對有脈絡的時代記憶,甚至嘗試編出既不實際又浮誇、畸形的山寨史觀(鬼故事),導致徹底的虛無化。我看「去中國化」的最後結局,其實就是「去台灣化」,此外無他。
本文原載《亞洲週刊》2023年第38期,經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