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的「外交突破」 一場遊戲一場夢?

撰文:張鈞凱
出版:更新:

台積電12月6日在美國亞利桑那州新廠舉行移機典禮,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和蘋果公司執行長庫克(Tim Cook)等人出席,可謂眾星雲集。拜登歡呼「美國製造業回來了」,庫克則宣告晶片很快可以貼上「美國製造」的標籤。伴隨兩人「雀躍」之情而來的,則是美國是否正在「掏空台灣」的「去台化」憂慮。

事實上,隱藏在台灣國際舞台「高光時刻」背後的,往往是中美深層博弈棋局的角力。美國熱情「歡迎」台積電赴美設廠,反映其對於台海安全的憂慮,以及對華科技競逐的佈局。台灣在喜悦之餘,不應忘記曾經有大半年時間掀起地緣政治風波的立陶宛事件,隨着時間推移進展,幾乎赤裸裸地驗證了台灣「親美抗中」外交路線的高度脆弱性。

美國總統拜登12月6日出席台積電在亞利桑那州新工廠的移機典禮,致詞表示「台積電在亞利桑那州投資400億美元,是該州史上規模最大的外人直接投資案,不但創造1萬個建築業的工作機會,也將創造1萬個高科技工作機會,我要感謝台積電裏的每個人促成這樁美事。」(Facebook/美國在台協會 AIT)

台灣大喝立陶宛「民主蘭姆酒」

俄烏衝突爆發之前,2021年美國對華博弈戰場轉移到波羅的海,由立陶宛扮演起打頭陣的先鋒角色。該年5月,立陶宛議會先通過決議指中國新疆政策乃「種族滅絕」,接着宣佈退出中國與中東歐國家的「17+1」合作機制。6月30日,立國又宣佈將在台灣等地區設立代表處。一場名為「外交突破」、實為虛化「一中」的政治大戲拉開帷幕。

與台灣直線距離8,295公里的立陶宛一夕「挺台」,經濟與創新部長阿爾莫奈特(Aušrinė Armonaitė)曾對媒體展現決心:「不擔心中國製裁」。2021年7月20日,蔡英文透過Facebook宣告「重要外交突破」,表示「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即將成立,官方傾力宣揚此乃歐洲第一個以「台灣」為名的代表機構。

北京的反制隨之而來。在政治上,外交部於同年11月18日宣佈將中立兩國外交關係降為代辦級,爾後則進一步對立陶宛施以貿易制裁。台灣方面,豈敢怠慢立陶宛這位得來不易的「民主夥伴」,宣示包下被中國海關擋下的2萬瓶立陶宛蘭姆酒,超商開放預購即被台灣民眾「秒搶光」,台灣「國家發展委員會」Facebook還推出菜譜,教導民眾如何運用立陶宛蘭姆酒入菜料理。

針對來自立陶宛的蘭姆酒該如何飲用,台灣國發會1月3日在Facebook表示,深色蘭姆酒風味強烈豐富,純飲入菜都相當合適,並分享四帖做法,呼籲台灣民眾如果在市面上看到立陶宛蘭姆酒,「一起用新台幣幫忙下架!」(Facebook/台國發會)

與此同時,民進黨政府更豪擲2億美元設立「中東歐投資基金」,以表明「持續向立陶宛政府、人民與企業展現我國與立陶宛深化經貿連結與實質關係的決心」。立國也曾力邀台灣前副總統陳建仁參加於維爾紐斯舉辦的「民主未來──對抗極權主義高階論壇」,陳建仁在會上宣示台立「堅持做自由民主生活方式的堡壘」。

隨着台立關係迅速升温,當時不乏有學者判斷,雙方不是不無可能打破北京「一中」紅線,正式建立外交關係。經過風風火火的一段醖釀,今(2022)年11月7日立陶宛駐台貿易代表處終於在台北揭牌運作,台外交部特別發布新聞稿,稱此為「台立兩國合作展開新頁」、「彰顯民主夥伴相互扶持」。

尋求「起死回生」的「替死鬼」

然而,從去(2021)年6月上演的這出大戲,卻在一年多的時間後逐漸變調、走味。就在立陶宛貿易代表處揭牌的當天,英媒路透社(Reuters)揭露,台灣的「國家發展基金」向立陶宛一家科技公司投資了350萬歐元。台灣社會再熟悉不過的「金錢外交」印象,又重新浮現出來。

不僅於此,這個象徵蔡英文政府「重要外交突破」的立陶宛駐台辦事處,旋即被民進黨立委質疑名稱、功能不如預期。台外交部長吳釗燮則坦承,立陶宛代表處為該國經濟創新部設立,目前不具辦理外交簽證、領務等功能,但會提醒對方,代表處應該具有這方面功能。

說到這裏,故事不妨再拉回那位揚言「不擔心中國製裁」的立陶宛經濟與創新部長阿爾莫奈特身上。根據立陶宛統計部門的資料,1月至9月立陶宛對華出口額按年下降67%,僅為6,070萬歐元;原產於立陶宛的商品對華出口額按年降幅更是達到了81.5%,目前僅為2,570萬歐元。

台灣「國家發展委員會」主任委員龔明鑫(右二)率領的中東歐三國經貿投資考察團,2021年10月27日在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市代表台灣政府,捐贈立陶宛10架台製警用無人機、400條環保毛毯。(台灣外交部)

以這些數字作為背景,立陶宛媒體《商業新聞》(Verslo žinios)11月30日刊出阿爾莫奈特的專訪,可說是「畫風丕變」。她先強調「在如今這個全球化的世界中,我們所有的價值鏈交織在一起,想要完全排除中國是不可能的」,還看到了中國在高科技領域投入了大量的資金。接着她談起立陶宛的經濟處境與期許,指立陶宛對印太地區其他國家的出口,長期而言有助於彌補立陶宛在對華貿易上的損失,但長遠來看,還是希望與中國的貿易能夠得到恢復。

台灣大學政治學系名譽教授張麟徵曾對立陶宛「設處」風波發表獨到見解,她認為在這件事情上,「立陶宛做了替死鬼,台灣做了冤大頭」,實為美國的「一石三鳥」之計,既可以給北京添麻煩,考驗歐盟是否團結,還可以離間中歐關係。阿爾莫奈特的最新表態,基本印證了張麟徵之判斷,如今「替死鬼」尋求對華「起死回生」,而蔡英文政府這個「冤大頭」人人對此低調諱言,「外交突破」終成「外交泡沫」。

時代轉折的一張「多米諾骨牌」

細究立陶宛對台外交「泡沫化」的原因,終歸還是得回到國際政治的「現實」本質。立陶宛向台伸手「友誼之手」之初,那是拜登上台重整被特朗普(Donald Trump,台灣譯作川普)破壞殆盡的民主陣營盟友關係,立陶宛也希望藉着一張「台灣牌」被美國看到,進而登上美國這班「民主列車」。此等「民主團結」榮景,經歷了疫情肆虐與俄烏衝突而被暫時凍結。

立陶宛駐台代表機構11月7日正式揭牌運作,卻被質疑該處為立陶宛經濟創新部設立,不具外交領務功能。圖為「立陶宛貿易代表處」掛牌,台灣外交部歐洲司長姚金祥(左)向立陶宛駐台代表盧思融(Paulius Lukauskas)致意。(台灣外交部)

於今歐洲主要國家在現實需要的驅動下,有意打破原先被凍結住的局面,尋找得以恢復原有常態的出路。轉折點當屬德國總理朔爾茨(Olaf Scholz,台灣譯作蕭茲)於11月初率領12位企業家訪華;朔爾茨更於12月5日刊文於美國《外交事務》雜誌(Foreign Affairs),表明「不要因為中國崛起就對其孤立或減少合作,相反,德國會繼續與中國一道合作,為兩國企業創造更多機會。」還可看到,荷蘭也有表態將捍衛自身利益,不會完全配合美國針對中國出口管制。

立陶宛對華態度的微妙變化並非偶然,而是如同朔爾茨使用的德語單詞「時代轉折點」(Zeitenwende),代表了歐洲國家在自身利益考量下,對時代新局做出調適的縮影。當蔡英文政府把「民主」意識形態口號視為萬靈丹、護身符,卻看不到國際政治現實的另一面,那麼立陶宛「變臉」所寓意的一場遊戲一場夢,會不會成為推動多米諾效應(Domino effect)開端骨牌的一種隱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