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大挑戰 | 如何重建「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信心

撰文:陸一
出版:更新:

多重因素作用下,中國經濟增長呈下行趨勢,這已經是共識。輿論層面對這個現實有兩個指責——其一,「政治掛帥」;其二,閉關鎖國。於是,有了聲浪呼籲:重回「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繼續「改革開放」。

在習近平所做的中共二十大報告上指出: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沒有堅實的物質技術基礎,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我們實行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形成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格局」,「中國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堅定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已经回应了外界的质疑。

坦率說,「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改革開放」,其實從未改弦易轍,只是在執行過程中出現了一定的偏差,也確實造成了一定程度影響,從而對「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有所動搖,這就必須對「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提出更高層次的要求。而更為關鍵的是,中國的發展階段亦發生了變化,「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也好,「改革開放」也罷,亦都有了新的要求。重拾共識,根本不難,問題的核心不在於「聽其言」,而是「觀其行」。

新階段「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之必要

去年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是黨的基本路線的要求,全黨都要聚精會神貫徹執行。」這是中共對基本路線的重新強調, 是一種政治宣示。但,事實上,堅持這條基本路線,確實從未動搖過。

2021年12月8日至10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提出:「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是黨的基本路線的要求,全黨都要聚精會神貫徹執行。」 (新華社)

《中共中央關於黨的百年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回顧了中共如何在幾十年裏帶領全國人民實現的偉大的宏偉目標,事實上會發現,實現所有的目標的一個重要抓手就是「經濟」。中國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經濟體的衡量單位是「GDP」;完成舉世矚目的脱貧攻堅工作,衡量標準是貧困地區的人均收入,還是個體經濟收入水平;進入小康社會,實現中國夢,最重要的衡量標準之一還是收入。可以看出,這些目標都是圍繞經濟,都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此前,輿論很多聲音認為,「經濟建設讓位於政治掛帥」,這種判斷是錯誤的。在中共十八大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總體佈局,正式形成了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總體佈局。而後中共十九大,對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行了戰略謀劃,明確了中國未來30多年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基本路徑。但要注意到的是,「五位一體」不是平均發力,而是有所側重。經濟建設仍然是「五位一體」的首要工作,是「五位一體」中最基礎、最大量的工作。所以說,再次重申「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是黨的基本路線的要求」,是進一步強調,並不是路線變化。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從矛盾的一方來看,「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包括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環境、更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等,這些都離不開豐富的物資基礎,都需要有更高水平的生產力來支撐。

有人認為「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是「物本」思想,忽視了社會建設和民生改善的重要性。這種認識是片面的、錯誤的。「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根本目的就是為了不斷改善民生、不斷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就最簡單的例子來說,就業是最大的民生問題,解決好就業問題就必須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統計表明,在中國,GDP每一個百分點增長可帶動80萬至100萬新增就業崗位。「十四五」期間中國要完成年均新增1,300萬就業崗位目標,必須繼續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才能實現。近半年來,中國就業壓力激增,同經濟增速下降有直接關係。

李克強指出,中國經濟正頂住下行壓力,著力穩就業、穩物價,保持運行在合理區間,總體呈恢復態勢。(新華社)

如果把一個國家比作一輛車,經濟就是汽油。每個階段可能有不同的重點,例如,換更好的發動機、離合器等等,而經濟則是汽油,沒有汽油,車就不可能走。確實不能不顧環境、不顧成本地唯「GDP」論發展,但是沒有「GDP」是萬萬不行的:光有汽油不行,但是沒有汽油萬萬不行。

如何重建「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信心

在中共二十大之際,重申「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意味着什麼呢?現實的背景是,當下中國經濟發展面臨的「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一個最為重要的變化點是「預期轉弱」。為什麼出現預期轉弱?這個苗頭是從企業開始,轉而在整個社會傳導。除了疫情防控之外,這還得從去年「防止資本無序擴張」的提出說起。「防止資本無序擴張」引發了打擊資本的擔心,進而會產生對「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動搖。

2020年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列為2021年經濟工作中的八項重點任務之一。而後陸續在資本擴張的一些領域採取了一系列動作。企業界或多或少的產生了「國家要打擊資本」這樣的判斷,造成不少企業緊張,不敢再去增加投資、增加消費,這對經濟發展是極大傷害。

滴滴出行被查事件持續發酵。「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的一系列動作,造成企業界或多或少的產生了「國家要打擊資本」這樣的判斷,造成不少企業緊張。(AP)

那麼,如何恢復企業和投資者對「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信心?首先,需要高調地、明確地宣傳「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改革開放」。雖然「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改革開放「喊了很長時間,顯得有些沒有新意,但是事實就是事實,要像喊「為人民服務」一樣,一直喊下去,永遠不過時。其實許多投資者、企業家以及基層地方政府官員都是從新聞上來理解當前國家工作重點,一旦停止高喊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改革開放」,就會錯誤認為這個已經不是重中之重了,進而縮手縮腳。

其次,從矛盾的另一方來看,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表明原有的總量矛盾轉化為結構性矛盾,生產力發展處於非均衡狀態。因此,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要求在繼續推動發展的基礎上,着力解決好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大力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

如何做?就需要在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基礎上更加註重統籌兼顧,更加註重解決好社會發展中的薄弱環節,這樣才能有效地促進各種社會矛盾的解決。否則,將缺乏解決各種社會問題的物質基礎。

但更為重要的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應對一切不符合這一理念的舊的、不能夠與時俱進、滯後於時代發展的意識形態進行清理,這是一項十分艱鉅的工程。只有主流的意識形態始終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才能最大程度地調動和激發人們的參與經濟建設的熱情,大力激發企業家創業熱情,鼓勵外資和港澳台企業參與中國經濟建設,創造條件讓一切生產要要素擁有者的積極性得以迸發,進而凝聚共識、增強信心。

進一步來說,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必須讓市場參與的主體,特別是量大面廣的民營企業家,個體、私營等中小企業主的積極性能夠得到充分發揮。這需要創造平等的法治的市場環境,營商環境,所有的市場主體能夠能夠公平參與、公平競爭的環境,就需要進一步放開市場準入,縮小行政壟斷,限制公權力任性,讓企業家對中國未來發展有清晰預期,而不是政策多變,口號常換,形式主義盛行。

蕭條的中國消費市場對小微企業的影響較大。(路透社)

改革開放的深度仍不夠

中國的進步通常伴隨着陣痛。建國初期,「一五」計劃、「二五」計劃的實施使經濟發展高歌猛進,在這樣形勢大好的情況下,卻出現了 「大躍進」的戰略失誤,直接導致了三年困難時期。而這次的經驗教訓迫使加快調整經濟結構,出台了很多寬鬆政策,在事實上積極發揮了市場經濟的作用。1962-1963年,經濟形勢再度緩和,但又接連出現了決策失效,直至出現文化大革命這樣的災難。然而,這個災難在某種程度上又促成了市場經濟道路的開闢。可見,某種程度上,進步和陣痛是周期循環的。

就當下情況來看,既然全球經濟下行的外部壓力,又有疫情管控的內部壓力,加之中美貿易戰的形勢也是嚴峻的,但這在遠期來看,也許又是利好的,因為這迫使繼續深化改革開放。

開放,不僅是觀念問題,還涉及利益問題。真的「疼了」,這就迫使擴大開放。擴大開放在當前還不是全方位的。儘管存在利益上的阻力,但開放會帶來經濟增長的動力,改革也會穩步推進。經濟下行的趨勢會迫使繼續釋放減稅紅利、改善營商環境等等。這種客觀上的阻力對於觀念轉變是有利的。

「中歐班列」是「一帶一路」的旗艦項目之一。2013-2021年,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總值從6.46萬億元增長至11.6萬億元,年均增長7.5%,佔同期中國外貿總值的比重從25%提升至29.7%。(新華社)

從國家層面來看,中國的工業化還沒有完成。全球範圍內的許多國家也都也遇到了工業化的障礙,沿海地區、沿海國家經濟增長極的功能也相應弱化,因此,必須出現新的經濟增長極。「一帶一路」是很重要的,只有在歐亞大陸這樣的經濟腹地實現工業化,全球才能維持工業化態勢下的經濟增長。

當前的經濟下行和貿易摩擦將推動中國深化改革開放。如果中國經濟不能保持5%或6%的經濟增長,最重要的原因還是改革開放的深度、廣度不夠。只要加強市場力量,通過改革降低市場運行的各種成本,有步驟、有秩序地擴大開放,在當前人均收入1萬美元的階段,中國經濟沒有理由呈現下行態勢。只要堅定不移地走改革開放之路,中國經濟會重現向好的發展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