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數碼稅劍指Google、Amazon 「分配正義」成中歐合作契機?

撰文:趙觀祺
出版:更新:

駐法大使盧沙野素來以「惹火」著稱,以至被譏諷為「外交戰狼」,更一度因新冠疫情言論而遭法國外長召見詰難,鬧上法媒網站頭版。最近他又在Twitter為對疆政策辯護,這一次就主要將官媒材料和官方用語翻譯做法文,除了和法國的歐洲議員有些許交鋒外,都沒鬧出甚麼大新聞。
中國外交官為中國政策辯護,職責所在不足為奇,但在重複又重複地反駁再反駁之外,他們又能否多關注些所駐國的內外動態,為對中國至關重要的外交戰場,尋找主動出擊的機會呢?

美國拿法國打關稅戰「祭旗」

事緣法國《世界報》(Le Monde)最近刊登社評,題為《GAFA稅:法國不應單打獨鬥》,講述法方和歐盟擬議訂立所謂「數碼稅」,專門針對跨國大科技的「逃稅」行為,計劃或按其所在地營業額徵稅,或就其全球營業收利潤設下最低應繳稅率,總之就是要廢掉各大「逃稅天堂」的武功。

「GAFA」 稅的名字來自美國4大跨國科網巨企:Google、Amazon、Facebook和Apple。(資料圖片)

一旦歐盟開徵數碼稅,利益最受損的當然是Google、Amazon、Facebook和Apple這些美國巨企,所以傳媒就取4間公司的英文字頭,又稱數碼稅為「GAFA稅」。對於這項實際上追著美企來打的稅務方案,華府可以預期地怒不可遏,針對一馬當先在2019年開徵數碼稅的法國,當時威脅要施展關稅報復,打擊範圍更可能包括整個歐盟。

講到最新進展,美歐談判於6月破裂,華府隨即拿法國祭旗,於7月10日宣布將對13億美元的法國進口商品加徵25%關稅,涉及化妝品和手袋。可是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指,新關稅的實施時間會推遲最多180天,以讓雙方有更多時間解決相關議題,包括透過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就此商討。

各國疫後財政緊絀有「援法」誘因

這跟中國有甚麼關係呢?最明顯是在法國的數碼稅名單上,少不了有中國科網巨企如阿里巴巴,所涉數額與GAFA是差天共地,但北京仍是有對法協商的正當性與必要性,而通往正式磋商更不只有雙邊交涉這一條路。

🔑🔑從法國的「口罩危機」可以看到,中西陣營分離從來不易🔑🔑推薦文章:法國人不買法國口罩 西方擺脫不了「中國製造」?

+2

美方說要透過OECD化解紛爭,但據《世界報》社論的講法,這個總部設在巴黎的經合組織原本已制定好數碼稅框架,內容涉及137個國家,並準備於10月14日呈交予G20的各國財長,但就因美國的拖延搞局而無從行進。

結合該報分析,法國政府大致可打如下算盤:數碼稅所涉利益達到800億歐元之巨,有鑑於全球各國政府因新冠疫情而財政緊絀,沒餘裕去放棄「正當財政收入」,而法國冒上槍打出頭鳥的風險,至少迫到美國坐到談判桌,勉強接受多邊協商,正可乘著「得道多助」之勢以小搏大。

歐盟「以美制華」也可「以華制美」

講大道理一面,GAFA的「稅務最優化」行徑一早為人揭發和狠批,包括美國本土,唯獨行動上各國各自為政「奈不了何」而已,其間屢被提起的分配正義問題,既是關乎公共財政穩健,也關乎所在國的公民權益,科網巨企那種「賺法國人的錢,交開曼群島的稅」這做法,不會為人詬病才奇怪。

🔻更多馬克龍戴口罩的照片🔻(詳情請點閱:勁過CU Mask?馬克龍示範戴法國製型格口罩 獲讚時尚與實用並存

+1

以中國國策而言,對內致力改善財富分配一向是政策方針,否則也不會有官商民合作的脫貧大計,而法歐主張訂立就數碼稅爭議,藉由多邊機制調解,也與北京的對外屢提倡「多邊主義」的口徑一致。

講利益一面,中歐法之間可謂同病相憐,遭受美國施加關稅武器講打講殺,歐方既然在中歐投資協定談判裡「以美制華」,大概都不會拒絕於數碼稅問題「以華制美」,況且就稅項本身而言,美企的「損失」必然比中企大得多,所以考慮到中美角力、全球經濟治理、分配正義、企業利益等各項因素,北京不妨於找到平衡點後於G20平台發聲,相信一如《世界報》所預期,和應者不在少數。

法國以至歐洲「關心」的事項很多,有些事情可能不為中國外交官所喜歡,但美歐是否永遠同一個鼻孔出氣呢?顯然不是這個樣子,尋求「數碼主權」的歐盟各國既對華為重重設限,也敢於亮劍地對付GAFA,因此與其不斷「嚴正澄清」打口水戰,也許用更多時間留心當地內外風聲以尋求共同合作機會,對中國擴大朋友圈方面還比較有用。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