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強上任後首訪德法 馬克龍的歐洲自主是把雙刃劍

撰文:葉德豪
出版:更新: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分別受德、法政府邀請將於6月18至23日對兩國進行正式訪問,是為其上任以來的首次外訪行程。在德國期間,兩國將舉行第七輪中德政府磋商,該磋商由兩國總理共同主持,中方稱之為中德合作的「超級發動機」,同時李強也會出席第十一屆中德經濟技術合作論壇,與經濟界代表見面。

在法國期間,李強將就此前馬克龍(Emmanuel Macron)訪華時與習近平達成的元首共識,並着眼明年中法建交60周年同法方深入溝通,並接觸經濟界人士,同時也會出席馬克龍倡議舉行的新全球融資契約峰會(Summit for a New Global Financing Pact)——後者是馬克龍期望透過改革國際融資架構來溝和「全球南方」(Global South)國家的外交攻勢。

對於李強上任後首訪選擇作為歐洲權力核心的德、法兩國,一般的解讀都會認為這是中國在外交上拉住歐洲、不要讓歐洲落入美國制華陣營的戰略一部份。馬克龍4月訪華之時雙方就高調談論過對於歐洲戰略自主的支持,當時馬克龍有關在台灣問題上不要跟着美國走的言論也一度引起過重大爭議。

到最近在新加坡舉行的香格里拉對話,一些分析人士也特別點出中國防長李尚福拒見美國防長奧斯汀(Lloyd Austin),卻會面了不少歐洲國家的防長。期間雖然爆出德國防長皮斯托里烏斯(Boris Pistorius)在李尚福面前呼籲中方馬上停止以德國前軍官訓練中國飛行員的小事端,卻無礙中國的外交進路。

在李強啟程訪問德法的同一天(6月18日),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也將訪問中國;美方已表示不期待此行在對華關係上會有突破。(Reuters)

德、法的對華態度也顯示出與美國不同的樣式。在李強出訪前幾天(6月14日),德國政府公布了首份「國家安全戰略」文件,改變了一直以來德國各部門政策不作整體安全戰略協調的習慣。文件跟從歐盟對於中國的定位,指中國為「夥伴、競爭者和系統性對手」,並稱近年中國的對立和競爭都有上升,正在試圖重塑國際秩序,抗衡「我們的利益和價值」,又批評中國的人權問題和以經濟力量實現政治目標的行為。

這些用詞固然有制華的意味,卻不出歐盟整體的普遍用詞,而且文件也表明了合作的重要:「中國依然是一個夥伴,沒有(中國)很多全球挑戰和危機都不能解決,因此我們必須抓緊特別在這些領域上合作的選項和機會。」

德國「國家安全戰略」文件對華的用詞溫和,突顯出近來民望大挫、對華向來採取鷹派立場的綠黨並未能扭轉德國以商業利益為主要考量的對華溫和態度。

2023年5月24日,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左)與到訪的俄羅斯總理米舒斯京(右)會面。(Reuters)

在法國方面,馬克龍邀請李強出席其新全球融資契約峰會,也顯示出法國在其全球治理的主張上希望有中國的高度參與,而李強的出席也表明了中國對法國在美國以外的自主外交倡議的支持。

稍早之前(6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辦主任王毅與法國總統外事顧問博納(Emmanuel Bonne)通話之時也就表示,馬克龍近期在國際多邊平台上的重要表態,體現了法方獨立自主的外交傳統,歐洲各國也更積極同中方開展對話接觸,中方對此表示讚賞。

歐洲自主這個理念,對中國而言,代表着歐洲不會盲從美國政策、不會加入其壓制中國的盟邦陣線。從這個角度來說,歐洲自主是一個值得中國在言詞和行動上支持的追求。

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一個自主的歐洲,並不代表歐洲本身不會從自身的利益出發去採取對中國不利的政策。撇開歐洲議會經常針對中國各種人權狀況的負面政治表態不談,在實質政策上,其實馬克龍也可算是一個歐洲反華先鋒。

隨着中國汽車出口剛剛追過日本成為最大出口國,其新能源汽車出口首季與去年相比更急增九成,一直是汽車產業龍頭的歐洲馬上就感到不安,開始擔心中國在新能源汽車時代將會在全球其他市場,甚至歐洲市場本身威脅到歐洲的汽車產業。

Tesla的上海廠房。歐洲政商界中人不只擔心中國電動車品牌的威脅,更憂慮歐美電動車廠會以中國作為銷往第三方國家的電動車生產地,進一步鞏固中國在此產業的供應鏈。(Reuters)

德國金融服務巨企安聯(Allianz)5月初發表報告,指中國製的電動車是歐洲車廠的最大威脅,到2030年每年讓他們的營利減少70億歐元,聲言中國電動車的進口可讓歐盟GDP減少0.15%,在更為依賴汽車產業的德國等,此數可高達其GDP的0.3%至0.4%。報告呼籲歐盟對中國進口汽車實施對等關稅、在歐發展電池物質和技術,並鼓勵中國車廠在歐設廠。

無獨有偶,德國柏林的墨卡托中國研究所(Mercator Institute for China Studies)5月30日也發表評論文章,稱中國汽車對整合程度極高的歐洲產業將會帶來嚴重後果,不只影響到依賴汽車產業的國家,認為歐洲要以政策應對,包括關稅等「貿易防衛工具」(TDI)等,以對中國的「扭曲市場政策」作出有力的回應。

歐盟對華汽車出口與中國對歐汽車出口的比較,中國出口的電動車比例佔了絕大多數,相反歐盟出口則以傳統能源汽車為大宗,讓歐洲人擔心中國將搶佔歐洲汽車市場的「未來」。(墨卡托中國研究所)

在布魯塞爾,歐盟官員也正在討論對中國汽車作出反傾銷調查,最終可能會帶來懲罰性關稅。剛剛宣布歐盟委員會將禁止華為和中興參與其通訊設備採購的法國籍歐盟內部市場執行委員布雷頓(Thierry Breton),除了呼籲各國禁用這兩家公司之外,也表明他「非常支持儘快對電動車啟動傾銷調查」,指「進口的急速增加已變成歐盟產業的一個問題」。

雖然布雷頓與法國政府並無從屬關係,但其表態卻代表了馬克龍政府的立場。早在5月的一場演說中,馬克龍就曾表示:「我們不能在電動車市場重覆太陽能光伏板的錯誤——我們在此創造出對於中國產業的依賴,讓(中國的)製造商繁榮發展。」

在國際貿易上,馬克龍的「歐洲自主」其實跟拜登(Joe Biden)晶片法案和氣候法案的保護主義沒有太大差別,也是以國家安全和地緣政治蓋過單純的經濟邏輯、以產業政策去保護或重建自身的特定產業。

馬克龍訪華:圖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法國總統馬克龍2023年4月7日在中國廣州的廣東省省長官邸進行非正式會晤。(Reuters)

在歐洲,法國的保護主義主張一直被德國所規限。分析指,在德國的對華出口,汽車佔了最大部份(2021年佔16.2%),德國因而擔心對中國汽車實施懲罰性關稅將引來中國的對等報復,造成自身產業的損失;相較之下,法國幾乎沒有任何對華汽車出口(2021年只佔0.04%),中國汽車進口直接在法國市場對法國車廠構成威脅,但中國的潛在對等報復卻對法國毫無影響。

即便如此,歐盟委員伯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下周也將公布1新的歐盟經濟安全戰略,相信會進一步支持法國的保護主義傾向。

雖然德國依然採取保留態度,但在上文述及的首份「國家安全戰略」中,減少各個領域上的對外關鍵性依賴,也佔了其中重要篇幅,可見歐洲本位的保護主義未必沒有可能壓下德國的傳統出口利益考量。

對於馬克龍的歐洲自主主張,中國至今的態度幾乎是一面叫好。在中美競爭的維度去看,這當然是必行之事。但對於歐洲自主中對中國的潛在不利元素,中國一定要保持警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