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第三條路・一】不統不獨 拖延的第三條路只是假議題
國民黨主席江啟臣日前接受媒體專訪時拋出一新議題,他盼國民黨能夠思考,找出統獨以外的「第三條路」。但是,台灣歷來關於第三條路的探討,無非僅是對統獨加以遮掩的政治言語,扣掉詞義詭辯之後,台灣眼前的道路事實上「非統即獨」, 且進一步考慮北京方面為維護主權完整願「不顧一切」,獨的道路勢必也窒礙難行。
為此,《多維新聞》以「台灣的第三條路」為題,以七則稿件解構「第三條路」的本質僅是選舉包裝、迴避兩岸終局方案的「假議題」,並提出台灣能否在一個中國主權底下求得自主空間的另一種思考模式。
針對國民黨主席江啟臣所拋出的「統獨之外的第三條路」,事實上,台灣藍綠各政治人物歷來並不乏提出對統獨以外「第三條路」的追求,若抽絲剝繭,這些關於「第三條路」的論述,多僅是將「統」、「獨」,或繼續維持「不統不獨的現狀」給予重新包裝而已。就結果而言,如此多的言詞堆棧,均未實際走出所謂的「第三條路」,台灣眼前對於兩岸關係未來走向的選擇依舊,那便是非統即獨的二擇一。甚至考慮到北京捍衛國家主權的決心,以及兩岸實力的失衡後,台灣假如選了「獨」的這條路,那過程必然是荊棘滿布且摸不着盡頭。倘若進一步將「第三條路」給說透,只要存在「拒統」成分,基本上都是「假議題」。
北京意志貫穿兩岸
儘管近年來在台灣整體的族群認同氛圍方面,認為「我是台灣人」的比例屢創新高,而認為「自己是中國人」,或是「台灣人中國人兩者兼備」者,都在持續破底下墜。事實上,台灣人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對於自己的族群認同反而與當前相反,甚至在兩岸關係上也認同應追求統一,只不過差別在於,是以中華民國的身分統一對岸。如今台灣人不僅不願統,更趨向與中國大陸劃清界線,歸根究底,會有這樣的情緒變化也與兩岸間的「權力天平」快速失衡有關。
1992年台灣的GDP為2187.12億美元,而當年中國大陸則為4931.4億美元,台灣經濟總量尚達大陸的44.4%,對比兩岸的地理面積,以「權力平衡」來形容,相信並不過份。但到了2019年,台灣GDP雖成長為6112.55億美元,但大陸則已是14萬億美元的規模,相較之下,台灣經濟總量僅大陸的4.26%,甚至還落後給福建省的6145.5億美元,天平失衡的現象十分明顯。
退一步來說,台灣人的認同由趨向中國轉為台灣,此中難免受到台灣內部的基本教育內容,以及受到政治影響而變化有關,但難以否認的是,當台灣的經濟量體放入中國大陸後,明顯被邊緣化,如同將一塊硯台上的墨水倒入黃河,也無從替水色帶來任何改變,那麼台灣在談判桌上還能有多少話語權?這使台灣人產生集體憂慮,並採取「鴕鳥心態」選擇逃避,就連國民黨如今都已難無條件地相信「九二共識」。
中華文化當中有一句老祖宗傳下來的俗諺,正所謂「寧為雞首,不為牛後」,這句話在當今的台灣人身上得到十分貼切的演繹,儘管多數台灣人已不願認為自己是中國人。
至此,北京方面在兩岸關係上「牢牢握着主導權」,已是不爭的事實,而對於北京來說,堅守一個中國的主權完整性向是至高指導原則,這點毋需多言,而兩岸關係的未來走勢,勢必會在北京的意志主導下向前推展。不僅民進黨所信奉的「台獨」教條將是絕路,國民黨過去通過「一個中國,各自表述」所開展的「創造性模糊」,並藉以尋求「不統、不獨」的維持現狀,終究也不是兩岸關係的終局解決方案。
藍綠走不出第三條路
事實上,蔡英文身為民進黨內的政治菁英,「台獨是絕路」的道理,她必定了然於胸,如同蔡英文2016年上任之初,所主張的便是「維持現狀」,並不願意激進挑戰北京紅線,甚至當台灣內部的台獨基本教義派發起「2020東京奧運台灣正名公投」時,全面執政的民進黨也婉拒給予協助,令獨派分子不禁納悶,「為什麼蔡英文就是不敢激怒中國?」
除了與激進獨派保持距離之外,蔡英文方面也一度相當積極向對岸透露訊號,嘗試走出統獨之外的「第三條路」,盼民共之間能夠建立「不說九二共識的九二共識」,意即通過另一種表述方式,在不講「九二共識」這四個字的前提下,使台灣就算由民進黨執政,兩岸依然可得到九二共識「求同存異、擱置爭議」的效果,就算蔡英文為了尋求連任而拋出「中華民國台灣」六個字,不直接尋求台獨建國,也算替《中華民國憲法》留了三分餘地。
只是蔡英文方面的一廂情願,始終得不到北京的認可與關愛,也令蔡英文身邊的鴿派感到十分氣餒,感歎北京政策上的僵固,反將蔡英文領導的台灣往「遠中」的方向推。
然而,縱然蔡英文方面認為自己有善意,但民進黨長期肩負着「台獨黨綱」不放,而旗下側翼往往在網絡風向又給於大陸各種冷嘲熱諷,不見蔡英文給予任何譴責與約束。包括政治上的目標訴求,以及在兩岸民間交流上,蔡英文均給人「言行不一」的疑慮,在北京牢牢緊握兩岸關係主導權的情況下,自然不可能對民共交流亮起綠燈,既然談判的門都開不了,更遑論讓民進黨走出「第三條路」。
至於國民黨藏在心中第三條路形狀為何?當前江啟臣又犯了自己的老毛病,那便是始終給不了這百年老黨一個輪廓清晰的方向,凡事都求個「緩」字,說好聽點那叫多方討論尋求共識,說難聽點,那便是缺乏政治責任心以及政治方向感,不願站上頂端訴求群眾跟上,而是看哪處人多便往哪處鑽,這樣投機的政治心態實不足取。
然而,就算國民黨對「第三條路」給了清晰的框架,在兩岸天平失衡的現在,假如存在着「拒統成分」,勢必難為北京接受。過去國民黨在馬英九執政時代,曾經憑着「一中各表」的九二共識,令兩岸得以擱置爭議展開交流,維繫着「不統、不獨、不武」的局面,台灣也得到適度的國際參與空間。這樣的模式,一度給外界一種,兩岸是否能依九二共識走出「第三條路」的想象,但是,既然北京已經表明,兩岸問題「總不能一代一代的拖下去」,維繫於九二共識的兩岸關係,註定不能是拒統的藉口。
總體看來,在硬的政治方面,兩岸關係因天平失衡,以及台灣方面的自我逃避,令第三條路成為假議題,台獨則窒礙難行。然而放回軟的兩岸人民交流方面來看,兩岸因為空間上的距離相近,使彼此之間歷史上的脈絡深遠,絕非民進黨以國民黨撤退來台的「七十年」就足以解構,畢竟兩岸關係終究是建立在人民之間交流往來的結果,純粹以共產黨與國民黨的關係,或共產黨與民進黨的關係來代稱兩岸互動,不僅看不清全貌,也很容易因意識形態的差異,而忽略了人民之間真正的需求。
1987年的母親節,台北街頭上曾有一位大陸老兵,身上掛着兩片布條,一個寫着「想家」,另一個寫着「媽媽我想你」。當時的兩岸對峙造就了諸多親族分離的悲劇,經過政策的調整,以及時間的沉澱,原本以為親人之間不會再因兩岸政治而分離。殊不知,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滯留於大陸的「小明」們一度難以赴台與親屬團聚,骨肉間再度分落於台海兩端。
由此可見,扣除掉第三條路的假議題後,台灣或許仍可於統、獨之間擺盪,但兩岸的融合發展已非政治當權者能以一紙命令就可以片面切割。進一步而言,在兩岸血脈同源的前提下,為了政治利益對抗兩岸統合的路線,勢必不為百姓所容,當政治連滿足人民骨肉相連的基本訴求都滿足不了,自認為有多麼崇高的政治理念,也都只是徒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