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第三條路・三】大談統獨的現實:一個不敢統 一個不敢獨

撰文:林仕祥 屈彥辰
出版:更新:

國民黨主席江啟臣日前接受媒體專訪時拋出一新議題,他盼國民黨能夠思考,找出統獨以外的「第三條路」。但是,台灣歷來關於第三條路的探討,無非僅是對統獨加以遮掩的政治言語,扣掉詞義詭辯之後,台灣眼前的道路事實上「非統即獨」, 且進一步考量北京方面為維護主權完整願「不顧一切」,獨的道路勢必也窒礙難行。
為此,多維新聞以「台灣的第三條路」為題,以七則稿件解構 「第三條路」的本質僅是選舉包裝、迴避兩岸終局方案的「假議題」,並提出台灣能否在一個中國主權底下求得自主空間的另一種思考模式。

隨着雙方關係的發展,從對抗、交流接觸、和緩再到陷入僵局,台灣內部對於兩岸之間的定位,是統是獨,抑或是維持現狀,繽紛如萬花筒,各種論述或包裝,層見疊出。儘管對北京刻意保持距離感,在台灣政治光譜偏獨的泛綠陣營,向台灣選民兜售自己的政治主張時,亦很難迴避身邊這位「巨大的鄰居」而不談。

1999年民進黨通過《台灣前途決議文》,明白宣示「台灣已是一個主權國家,名稱叫做中華民國」,解決「中華民國」這一名詞對民進黨的尷尬,以及用「維持現狀」來包裝自己的台獨主張。2000年台灣政黨輪替,陳水扁上任後宣示「四不一沒有」,並以「新中間路線」這種原本用來妥協「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的名詞,解釋台灣內部統獨力量的折衝,並安撫獨派,「務實」處理兩岸之間的各種「現實」問題,拉遠一點來看,何嘗不是一種「維持現狀」的變形?

蔡英文後為求連任,再拋出「中華民國台灣」這一新名詞,將中華民國和台灣融合一起,大體基調仍是「維持現狀」。(中央社)

到了2016年蔡英文上台後,先是提出尊重「九二會談」歷史事實,盼望在兩岸關係上,維持馬英九任內的「現狀」,可惜北京回以「未完成的答卷」。蔡英文後為求連任,再拋出「中華民國台灣」這一新名詞,將中華民國和台灣融合一起,大體基調仍是「維持現狀」,框架上則不脱1999年《台灣前途決議文》的範圍,試圖在台獨與中華民國之間,找到適合自己選舉宣傳的共同頻率。

把視野拉到國民黨身上,國民黨面對黨章內的「統一神主牌」,既不能獨,也不敢統,所謂的「維持現狀」也只是以拖待變的權宜之計。

近年來台灣民眾的「台灣人認同」逐年遞增,雖偶有震盪,但至少可以確定一件事情是:單一的本土台灣認同已成為主流。國民黨即便真敢在政治光譜上稍微往「統」那邊靠近一點,都會面臨到台灣社會的「親中舔共」指責。為了政黨的生存,為了讓台灣社會接受泛藍的選舉語言,國民黨終究只能夠拋出曖昧不明的「選舉名詞」,國民黨面對的危局恐怕也沒有讓國民黨有稍作長遠思考的時間,困守住泛藍基本盤已讓國民黨筋疲力竭。所謂統獨以外的「第三條路」,之於國民黨,更像是「安撫」台灣民眾的話術。

總的來講,統獨以外的第三條路,從台灣實施民主化以來,選舉走了近30年,藍綠終究離不清要統還是要獨,關於「第三條路」的說詞,則是因應此刻台灣民主選舉的「包裝」。

台灣的恐懼 藍綠的避答

在討論統獨問題時,台灣內部的兩大黨──國民黨與民進黨,常常會陷入「一個不敢統,一個不敢獨」的窘境,這固然牽涉到台灣內部與外部的複雜因素。從內部來看,共有兩條軸線。

根據長期探討台灣人認同問題的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數據顯示,「認同自己是台灣人」的比例整體趨勢持續增加。(資料照片)

其一是逐年上升的台灣人認同問題。根據長期探討台灣人認同問題的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數據顯示,「認同自己是台灣人」的比例整體趨勢持續增加,到了2020年的6月,已達到歷史新高點的67%;曾是最大公約數的「既是中國人也是台灣人」的比例,自2007年讓出冠軍寶座,到了現在只有剩下27.5%;而「認同自己是中國人」的比例,到了現在更是只剩2.4%,已被台灣社會給邊緣化。

這樣的變化趨勢,儘管台灣內部有人認為,是由於台灣自李登輝、陳水扁執政後,推行去中國化的教育政策,導致台灣人的認同改變,但相關的調查數據顯示,認同自己屬台灣人的族群,並非僅限接觸新版教材的年輕人,有相當多數過去受正統「堂堂正正中國人」教材的中老年人,自己的認同也發生轉向。

第二條軸線是台灣人對北京的疑懼。隨着中國大陸崛起,軍事和經濟實力已成東亞一股不容小覷的力量,北京統一兩岸越來越具現實感,台灣人對大陸的態度不再從容不迫。一方面台灣的本土政黨,因為選舉利益不斷強化「中國威脅論」,於是仇中、抗中、恐中的流言蜚語流竄於台灣民間,讓台灣民間總會自發的對中國大陸產生抵抗的心理作用。

如馬英九執政時,在地緣經濟考量下推動的《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儘管對台灣經濟確實有其助益,卻被反對力量貶為「糖衣毒藥」,甚至鬧出終結自身政權的「太陽花學運」;又或者如2019年香港反修例運動炒作的「芒果乾」(亡國感諧音),台灣被恐慌和疑懼的心理衝昏了頭,「今日香港,明日台灣」對許多人來說,不再是飄渺的海市蜃樓。

台灣內部的政治環境如此,致使藍營方面礙於上述兩條軸線的影響,也羞於啟齒談統。儘管國民黨黨章明定「實現中華民國為自由、民主、均富和統一的國家」,但一旦想要認真統,在台灣將難以取得執政地位。台灣人認同的上升,以及對中國大陸崛起的疑懼,令民進黨取得在台灣選舉宣傳的環境優勢,但民進黨雖有「台獨黨綱」訴求將台灣正常國家化,但台獨一推動,台海即兵兇戰危,不僅踩到北京《反分裂國家法》的紅線,華府也不會任由台北輕易挑啟戰端,所以「不敢獨」。幾十年的演變下來,「維持現狀」成為台灣政壇的公約數。

馬英九執政時,主張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的兩岸論述,也是維持現狀的一種變形。(資料照片)

「第三條路」只是選票提款機

統獨之外的「第三條路」,很大程度來看,應該又屬政黨之間的口水戰,換個說法來「維持現狀」騙選票,但所謂的現狀,事實上需要美中台三方面的「有意維持」,以建構出三方都需要的模糊空間,這種模糊空間絕對必要。

只不過,這種模糊卻也容易一觸即潰,三方的其中一方(尤其是中美)若想打破這種模糊,將某些「戰略模糊」清晰化,便意味台灣將無從迴避非統即獨的路線選擇,但是若考量到北京方面的決心,獨的這條路勢必艱困難行,也走不到盡頭。

悲哀的是,每到選舉,台灣政治人物總愛大談統獨、國家存亡,這作為選票提款機,曉得這最能博取台灣民眾的關注,且顯然「說的能比做的多」,不必負責,又能轉移大眾的注意力,轟轟鬧鬧每四年過去,雙方再次辯論一次,導致對台灣的未來,要統要獨,沒人能給出負責任的答案。

台灣經濟實力最傲視全球的時候,也是台灣國際參與空間最大的時候,奉勸政治人物務實點,讓折騰台灣數十年的這道爛瘡,早日得到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