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面花木蘭】台灣覺醒青年「抗中撐港」的決心終不敵迪士尼

撰文:林小山
出版:更新:

創下迪士尼真人片最高投資金額2億美元的《花木蘭》,由於主演劉亦菲於2019年8月針對香港議題發表「我支持香港警察,你們可以打我了」的「撐警」言論,而引發香港、台灣的抵制聲浪,更與於2020年4月打過「中泰網絡大戰」的泰國組成「奶茶聯盟」,表達「抗中撐港」的決心。

但是,根據電影票房統計查找網站「Box Office Mojo」(BOM)數據,泰國以151萬美元票房成為全球票房最高的國家,台灣則以127萬美元票房穩坐全球亞軍,第3高的是新加坡的85萬。其中《花木蘭》在新加坡和泰國都是票房冠軍,在台灣則是新片冠軍,全排行也僅輸給大片《天能》。《花木蘭》首周末全球票房約為590萬美元。

《花木蘭》上映首周奪下台灣票房榜亞軍。(多維新聞)

《花木蘭》不畏抵制首周開紅盤

雖然綠營台派覺青在社群網站上大舉分享抵制消息,但花木蘭還是在台灣創下周末三天超過3,400萬新台幣(903萬港元)的佳績,數據一出網絡上「崩潰復崩潰,覺青心欲碎」,例如有近20萬人按讚的綠營Facebook粉專「只是堵藍」就怒批台灣人「丟臉」、「窩囊」。

可以看出,就算由於過去一年多來的香港風波,在台灣網絡上興起一股「抵制《花木蘭》」的聲浪,但事實上對《花木蘭》的首周票房並沒有產生決定性的影響,在台灣的中國大陸異議人士王丹就在Facebook上感歎:「遺憾台灣抵制聲浪最大,但票房卻最高。」更別說立場親中國大陸的新加坡、或是本來就像網絡笑話一樣的「奶茶聯盟」的泰國和其他亞洲國家。

如果比起迪士尼最近3年的動畫或是動畫改編真人電影在台灣的首周票房,《花木蘭》確實並不算太出色,但也遠遠夠不上「失敗」或是「慘澹」;甚至比同樣是熱門動畫改編的《小飛象》或是《美女與野獸》還高。

《花木蘭》首周票房算是不過不失。(多維新聞)

換句話說,「劉亦菲撐警」事件後,在台灣網絡上敲鑼打鼓一年多的所謂的「台灣挺香港」、「抵制《花木蘭》」風聲,乍看之下聲勢浩大,但其實只是「同温層效應」,完全沒有能夠穿透到一般大眾消費者心中的能力。

迪士尼招牌壓過網絡抵制

所謂的「同温層」效應,就是指在網絡上的言論,永遠都只能被同一群想法接近的小團體看到,互相按贊、回應,創造出好像很有影響力的錯覺。事實上,就算在台灣擁有百萬粉絲的「超級網紅」,比起整體2,300萬人也不到10%,更何況其他幾萬甚至幾千幾百人的「台派網紅」。

相比起來,被戲稱為「文化帝國」的迪士尼的招牌份量就重得多了,更何況這是全球華人耳熟能詳的「花木蘭」傳奇,本身就有固定的客群。而化用各種不同的文化元素以得到商業成功,本來就是迪士尼的拿手好戲,並不是一些網絡雜音就能相比。

《花木蘭》首周票房勝過許多迪士尼公主。(多維新聞)

例如2019年的真人版《阿拉丁》,儘管真人化的精靈和女主角過於暴露的服飾受到廣泛「唱衰」,認為不符合中東歷史文化,卻仍然創造台灣首周6,000萬新台幣、全球首周65億新台幣的佳績,可見「唱衰歸唱衰、進場歸進場」並非首例。

如果只是比較迪士尼官方認證的「公主系列作品」,《花木蘭》的首周票房不但沒有遜色到哪裏去,事實上都只比2019年的《阿拉丁》真人版還低而已。

而且,迪士尼公司在台灣安排了過百家戲院的同時上映,而台灣正因為疫情緩和、政府鼓勵消費的關係,增加許多觀影人潮。但這並非只有正面因素,迪士尼同樣因為疫情而取消許多實體宣傳活動,許多電影院外的顯眼廣吿也被手游廣吿取代。

所謂「消費者自發抵制」本來就困難重重,過去台灣「抵制黑心油頂新」、「抵制血汗企業全聯」,甚至連「抵制親中手搖飲、親中速食店、大陸娛樂和用語」,最後都聲明失敗。換句話說,當台派覺青決定在網絡上「鍵盤抵制」的那個當下,就已經註定失敗了。

《花木蘭》在電視頻尾感謝了新疆當局。(微博@西柚不上火)

台灣畢竟只能跟隨美國輿論

而且台灣市場在迪士尼、在好萊塢的眼光看來,雖然總值不高也確實是有一個指針性的意義,但現在證明了就算在台灣網絡上喊得「震天價響」也對票房影響不高,那麼還能影響多少中國大陸觀眾(《花木蘭》主力設置客群)進場的意願呢?尤其更不可能影響到歐美的disney+數字串流的訂戶。

其實,就算是海外的抵制作用,都比台灣的「抵制」行動有效多了:自從《花木蘭》上映後,被美國觀眾發現在片尾致謝新疆政府當局,並解讀為「迪士尼支持新疆再教育營」,才真正讓迪士尼公關緊急出面「滅火」,而台灣覺青這才後知後覺地跟上這「第二波抵制」。

綠營台派覺青在上映前不能主導有效的抵制手段,上映後還怪罪台灣人「丟臉、窩囊」,這顯示綠營台派覺青根本只是沉溺在社群網站創造的迴音中,深陷在自己「改變世界」的幻覺、其實仍然只能跟隨美國白人腳步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