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車企快速崛起攪動全球產業格局 衝擊西方汽車製造商舒適區
中國車企的快速崛起不斷攪動着全球汽車產業格局。美國《紐約時報》在12月15日發表評論文章中稱,許多老牌汽車製造商一度在疫情期間收穫了創紀錄的利潤,但如今面對不斷迭代的技術特別是中國車企崛起帶來的衝擊,這些汽車製造商紛紛被迫裁員和關閉工廠,陷入了苦苦掙扎。有業內人士坦言,來自中國的競爭「開始衝擊西方汽車製造商的舒適區」。
本文獲《觀察者網》授權刊載,作者為劉程輝。
文章提到,幾年前,汽車製造商們還在為賺取創紀錄的利潤而歡呼,因為新冠疫情導致半導體和其他零部件短缺,車企們得以提高售價猛賺一筆,但這樣的好日子已經結束了。
日本汽車製造商日產正在裁員9000人;美國福特上月宣布裁員4000人,主要波及在英國和德國的工廠;德國大眾汽車正在考慮首次關閉德國的工廠;擁有吉普、標緻、菲亞特等品牌的全球第四大汽車集團Stellantis的首席執行官在銷量暴跌後辭職走人;即使是寶馬和梅賽德斯-奔馳這樣的豪車品牌也在苦苦掙扎。
每家汽車製造商都有自己的問題,但也有一些共同點:比如,棘手而成本高昂的技術轉型、政治動盪、保護主義抬頭以及一批快速增長的中國汽車製造商的出現。那些老牌車企是許多西方和亞洲國家重要的就業來源,但人們已經開始質疑他們的未來。
世界各地許多汽車工廠的汽車產量遠低於其設計生產量。聖地亞哥大學供應鏈管理教授西蒙·克魯姆(Simon Croom)表示,當工廠和機器沒能給車企帶來可觀的回報時,企業的盈利能力會受到重大影響。「在汽車行業,盈利和虧損只有一線之隔。」
文章稱,儘管比亞迪、奇瑞、上汽和其他中國汽車製造商仍被禁止進入美國市場,但他們正在進軍澳大利亞、巴西、智利和泰國等地,從菲亞特、通用汽車和豐田等公司手中搶走客戶。
《日本經濟新聞》網站11月23日報道披露,隨着日產汽車重組在泰國陷入困境的業務,其經銷商網絡也在轉向中方企業。在泰國的一家日本車企高管坦言,「日產的經銷商正在被中國經銷商取代」。
海外市場研究機構傑托動力(JATO Dynamics)全球分析家菲利普·穆尼奧斯(Felipe Munoz)表示,來自中國的競爭「已開始衝擊西方汽車製造商的舒適區(safe places)」。
在中國,電動汽車已經比同類燃油車價格更低。在中國市場銷售的新車中,超過一半是電動汽車或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
中國車企崛起帶來的挑戰,對德國汽車製造商來說尤為嚴峻。德國大眾三分之一的銷售額來自中國,曾一度主導中國市場。但與2023年相比,大眾今年前9個月在華交付量下降了10%。
寶馬和梅賽德斯-奔馳最近也報告稱,在中國的銷售額大幅下降。美國汽車製造商也受到了這一轉變的影響。通用汽車本月表示,由於在華合資企業上汽通用的重組,公司將虧損和減記超過50億美元。
那些車型升級步伐緩慢的車企情況更糟,日產、Stellantis甚至特斯拉都是如此。
「中國人正在斬獲市場份額,而德國人正在失去它們。」德國波鴻汽車研究中心主任、汽車專家費迪南德·杜登霍夫(Ferdinand Dudenhöffer)說,「不僅關乎電動汽車本身,也與車機軟件有關。」
另一方面,傳統車企正在努力適應市場環境的變化。比如Stellantis打算在明年推出幾款新的電動汽車,公司還在努力修復與經銷商的關係。
密歇根州安阿伯市汽車研究中心研究高級副總裁文卡特什·普拉薩德(K.Venkatesh Prasad)表示,市場壓力將促使汽車製造商加強合作,例如分擔發動機開發成本。
日產首席執行官內田誠上月表示,日產將通過與雷諾、三菱和本田更緊密地合作,縮短開發新車所需的時間。大眾汽車正試圖通過投資美國電動汽車廠商「Rivian」來解決軟件問題。
「留給外國車企適應中國電動汽車市場的時間已經所剩無幾。」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上月援引多名業界分析人士的話指出,在中國迅速轉型為新能源汽車銷量超全國汽車銷量半數的市場之際,傳統外國汽車製造商如果缺乏競爭力,它的生存之道就唯有加倍努力與本土企業建立合作夥伴關係。
總部位於美國底特律的市場諮詢公司「中國汽車洞察」(Sino Auto Insights),創始人兼董事總經理塗樂表示,如果無法儘快在中國市場推出具有競爭力的清潔能源汽車,那麼外國車企挽救中國市場份額的唯一希望或許就是與中國國內企業合作。
《紐約時報》也注意到,西方汽車製造商正在與中國汽車製造商開展合作。大眾將與小鵬汽車一起開發在中國銷售的新車型。去年,Stellantis收購了零跑汽車約20%的股份,並開始在歐洲銷售零跑生產的電動汽車。
「如果你不能打敗他們,那就加入他們。」杜登霍夫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