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書分段造成盲點:論北魏孝文帝漢化

撰文:賴家俊
出版:更新:

北魏孝文帝漢化,是文憑試中史甲部課程中,一個重要的環節。孝文帝漢化,承先啟後,上承魏晉以來胡漢融和的風氣,下開隋唐三百多年的基業。筆者執教鞭時曾用過兩間不同出版社的教科書,它們的教學分段,都是羅列政治、經濟、社會、文化方面,孝文帝在這些層面上的改革。

若依此分法,便會出現例如政制改革方面,頒佈於484年的班祿制、491年的定官品和495年的門閥制度於同一段。若教師未有點出而同學又少涉獵課外書,殊不知這些改革背後,孝文帝如何集中皇權,及理清改革背後含義。

我們先梳理一下,孝文帝一朝重要改革的頒佈次序:

公元484年 實施班祿制
公元485年 推行均田制
公元486年 立三長及租調制
公元491年 遷都洛陽
公元494年 禁鮮卑服
公元495年 禁鮮卑語、建門閥制
公元496年 改姓氏禁歸葬

位於大同的孝文帝像。(網路圖片)

有這個改革次序的認識後,我們從以下兩方面,把握孝文帝漢化改革的主要目的,便能知道孝文帝的苦心孤詣。(雖然部分極有可能是馮太后的意思)

一、 讓鮮卑人由遊牧經濟轉型為農業經濟
二、 讓部落聯盟領袖轉型為皇權集中的漢人皇帝

以上兩個改革目的相輔相承,互為因果。北魏皇帝要擺脫北魏初年,各部落主(宗主督護)對皇帝權力的限制,大臣間各自為政,靠自己部落經濟或搶掠為生的窘局,孝文帝便要先「班祿」,讓朝臣百官的主要/唯一收入來源於皇帝,讓百官只聽命於皇帝,亦減少之後農業化人口定居下,發生官員搶掠百姓或貪污的情況。

為了要與其他部落主爭權,爭奪生產人口是主要的手段。要讓遊牧人口放棄原有生活模式,政府首要給地以讓其定居(均田)。當定居人口越來越多,政府需要定立完善的戶籍制度,設立穩健的收稅系統(三長及租調制),編收生產力。及後孝文帝發現平城的氣候不宜發展農業,而且有龐大的保守勢力阻撓改革,所以遷都洛陽。

鮮卑族原為遊牧民族。(圖片來源:山西大同沙嶺北魏壁畫)

去到洛陽,遠離保守勢力,皇帝亦編收了一定生產力,故可以作更進一步大刀闊斧改革,針對一系列民俗風俗漢化。遷都後最大的改革,定屬太和十九年的定門閥制度。定門閥制,是要有極大的皇帝權力,才能推行。

要知南北士族,其來源、維繫門第方法及學問取態,均有極大差異。南朝士族,多源於數百年來的社會約定俗成,所以侯景之亂時,侯景問梁武帝要娶王氏女,武帝不答允,而要侯景自己問相關氏族,最後侯景被琅邪王氏和陳郡謝氏拒婚。可見南方皇權,無法規範士族權力,因此也才有東晉時「王與馬、共天下」局面;但北方皇權,自五胡十六國以來如後趙屠殺漢人、北魏初有崔浩之獄等,我們見到遊牧民族君主多次規範漢人,甚至上層漢人士族的權力。孝文帝要定門閥士族,就是要將由社會約定俗成規範的士族,變為由官方定義,規定一定要有近支先祖在北魏為高官,皇帝認可的胡人或漢人大族,才享有門閥的身份和特權。

百多年後,唐太宗命高士廉編《氏族志》,發現已有多年未有先人在朝廷為官的博陵崔氏竟為士族第一,太宗看後不意,指示按照「止取今日官爵高下作等級」,要求重修,其實背後動機與北魏孝文帝同出一轍。

若果不明白漢化政策背後強化皇權這邏輯,而直接單單從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的粗疏劃分來看待這次重大改革,將大大影響學生的歷史視野。

日後北齊的氏族已顯得相當漢化。(網路圖片)

「教科書商榷」系列文章:

「火燒圓明園」誰之過?

紂王有沒有率眾妖害人?

陳勝、吳廣揭竿起義是因為秦法「遲到者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