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網紅參觀SHEIN廣州工廠集體翻車 中資背景已成「原罪」?

撰文:羅保熙
出版:更新:

日前,中國快時尚品牌SHEIN邀請多位美國網紅參觀位於中國廣州的工廠,希望藉此改善公司的形象,惟一眾網紅在發文分享所見所聞後,旋即惹來大量的批評聲浪洗板,當中甚至不乏「死亡威脅」,讓她們也感覺招架不住澄清,強調自身不對有關企業的行為負責。
異常激烈的網暴背後,說穿了還是在當前中美角力的情況下,中資背景或許已成為先天的「罪名」,畢竟這間企業與其他快時尚企業的經營可謂並無二致。

過去三年,只做網上銷售的Shein在美國快時尚市場的份額不斷增加,但2021年初季已搶佔龍頭位,巿佔明顯拋離主要對手Zara、H&M、Fashion Nova、Forever 21。本月中,SHEIN贊助多名美國網紅前往廣州參觀「創新中心」。從她們拍下的畫面可見,該工廠十分整潔,工人也面帶微笑的製作衣服;網紅們還現場體驗製作過程。

其中一名網紅Dani Carbonari在影片中表示,她對工廠內的工作環境「印象深刻」,又宣稱自己訪問了一名負責裁剪的女工,結果對方對於公司在美國的種種傳聞感到相當訝異。卡柏納里又大讚此行收穫豐富,很高興可以親身前來感受和見證,結果卻遭到大批網民狠批她為「血汗企業」洗白。這最終使得她兩度刪文並作出道歉,並坦承自己調查的不夠深入。

一眾網紅在發出SHEIN相關的帖文後遭遇頗為嚴重的網暴。(IG截圖)

另一名參加是次行程的服裝設計師Kenya Freeman則表示,她和同行網紅在發出SHEIN中國行的帖文後均遭到頗為嚴重的網絡霸凌,形容她收到的仇恨留言數量更是「前所未見」,甚至已經影響到了她的心理健康。她強調,自己並非在幫該公司辯解,也不對其行為負責,還在帖文中寫下「如果你們還有更多問題,去問SHEIN而不是問我!」

SHEIN透過聲明表示,這些網紅在社交平台上發布的內容都是「真實的」,重申:「本公司致力於透明度,這次旅程反映出我們聆聽回饋的方式之一,提供一群有影響力的人一個機會來參觀我們的創新中心,展示公司的營運方式,讓她們能夠和粉絲們分享自己的見解。」

SHEIN透過聲明表示,這些網紅在社交平台上發布的內容都是「真實的」。(Reuters)

主攻歐美市場的SHEIN,在Z世代(泛指1997年後出生的一群)中特別受歡迎,去年成功擠身北美地區第四大服飾零售商。然而,受到近年中美兩國競爭的影響,這間中資品牌不僅因為與由中國的關係而受到美國政府關注,企業本身在勞工工時過長、環保、侵犯人權等議題上也不斷受到批評;尤其是西方政客對中國新疆地區涉嫌使用強迫勞動提出了警告,而新疆長期以來均是全球主要的棉花供應地。

英媒Channel 4 去年10月的調查報道指,SHEIN的工人每個月的基本薪金只有4,000元人民幣(約4,324港元),不僅每天需要製作500件衣物,而且第一個月的薪水還得「扣押」。這些工廠工人不僅每件產品的平均酬勞少得可憐,且每日的工時長達18個小時,每月僅有一天休假;如果損壞衣服還得被罰錢,工作條件頗為苛刻。

Shein對紀錄片的內容回應表示:「我們對 Channel 4 提出的指控極為關注,這違反了每個 Shein供應商都同意的行為準則。」

欲攻全球,必先欲擺脫中國血統?

與總部設在歐洲的H&M或Zara不同,SHEIN的供應鏈幾乎沒有遭受新冠疫情期間的多大影響,這得益於其龐大的工廠網路。而且,隨着網上購物在此期間成為重要的消費方式,這間中資企業在全球的受歡迎程度和收入飆升,去年的估值更高見逾1000億美元,僅次於ByteDance(TikTok的母公司)和SpaceX,成為世上價值第三高的私人公司。此外,SHEIN從2020年初在美國快時尚中的巿佔率是12%,至去年11月躍升至50%,穩佔第一大品牌之位。

然而,當中國企業拿下了巿場第一,美國人又一如既往的開始「慌了」,人們「突然」對SHEIN的企業道德、乃至中國工人待遇、新疆棉的道德問題開始「關心」起來。

SHEIN未如H&M及ZARA般在疫情下遭到打擊。(Getty)

就如被美國政客打得不留情面的TikTok,就算兩家企業業務完全不一樣,當成為巿場冠軍後,這種「中國原罪」就必然被炒起。中美關係持續緊張,一些中資公司已經採取措施,希望盡量「與中國保持距離」,包括在其他國家建立新的廠房和總部,還有刻意不強調自身的中國背景,以降低在西方國家經營的風險。

一直有意在全球擴張的SHEIN,因此不得不仿傚TikTok、Temu等企業的做法,試圖將企業定位為一間國際企業,包括將總部遷至新加坡,並取消了在南京的原始公司的註冊。此外,公司還在愛爾蘭和美國印第安那州建立了業務,並聘請了華盛頓的遊說團體來「說好」在美國的業務擴張計劃,並準備在今年進行的首次IPO公開募股。

另一方面,SHEIN承諾投入數千萬美元支援基層設計師,改善成衣廠工人的勞動條件,並抵消其碳足跡。就如其他快時尚品牌,SHEIN都有在製造成本較低的國家生產,實現供應鏈多元化,從去年夏天起加大在土耳其生產規模、增加對巴西投資使其成為拉丁美洲的製造與出口中心。此外,該公司亦與一家大型印度零售商建立了夥伴關係,務求在採購端上從當地採購更多的原料,藉此解決西方對使用新疆棉花的質疑。

SHEIN近年致力擺脫與中國的關係,包括將總部遷至新加坡。(SHEIN.com)

恐成下一個TikTok…

只不過,SHEIN如同TikTok、跨境電商平台Temu等中資品牌一樣,經已成為美國兩黨議員的針對目標,他們指責該公司用強迫勞動生產的物料製作衣服,並指稱其為中國共產黨的工具,即使這些指控都是沒有根據。

今年4月,美國國會的一個委員會表示,SHEIN、Temu和其他中國公司在其材料採購供應鏈中與強迫勞動有聯繫。該委員會還引用了一些報告,指稱相關工廠存在違反勞工規定的情況,以及產品安全隱患和智慧財產權盜竊問題。上月,兩黨合作敦促證券交易委員會要求SHEIN證明其產品不包含使用來自強迫勞動的地區。

SHEIN其後已在網站上的一份供應鏈透明度聲明指出,公司有「明確和強有力的政策,反對現代奴隸制、強迫勞動和人口販運,並要求所有供應商和製造商遵守所有適用的勞動和環境法律」。該公司還表示,會定期審計其供應商的違規行為,包括強迫勞動、嚴重的環境污染和安全。

↓一片看懂:中美青年「鬥慘新世代」?啃老不分國界 負債纍纍是常態↓

SHEIN務求在採購端上從印度採購更多的原料,藉此解決使用新疆棉花的質疑。(Getty)

捲入這次風波的網紅Destene Sudduth在影片說:「我不會撒謊,我以為(工廠內)看起來像電影中那樣,非常黑暗和骯髒,但我真的很驚訝地看到每件產品都經過精心處理。」

受到網絡暴力後,這些網紅都被逼關閉留言或刪貼。事實上,大多數批評者很可能既沒到過中國的工廠,甚至連中國都沒踏足過,固然不會相信中國工廠內或許有管理得較妥善的一群,也不明白中國勞工就是在較刻苦的工作條件中養活自己。現實是,所謂血汗工廠在大多數發展中國家都存在,也是資本主義下必然的產物,否則以西方的生產條件,美國人或全球民眾又怎樣享用眾多價廉物美的產品?

我們反對血汗工廠、反對剝奪勞工、督促企業遵守社會責任乃正確的事。不過,這次網暴事件所反映的問題本質,並非美國網民真正關心血汗工廠或中國勞工福利的問題,或是一群人權分子、環保分子在希望推動企業變革,而只是在反華情緒下的再一次道德綁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