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再製造.三】亞洲「三小龍」半世紀的製造業轉型
回首半世紀,台灣、韓國、新加坡和香港一樣,由原本以農業和輕工業為主導的經濟模式,透過把握已發展國家向發展中國家轉移勞動密集型產業的機會,成功吸引大量外國資金和技術,結合本地廉價而優良的勞動力,繼而迅速發展成東亞以至東南亞地區的經濟火車頭,躋身「亞洲四小龍」。
經歷逾二十年的高速發展後,因應全球製造業不斷向中國這個「世界工廠」轉移,加上其後的金融危機等大環境變遷,令各「小龍」不得不按照自身的具體情況謀求經濟轉型。
沒有像香港般向服務業傾斜,三小龍各自在原有的工業基礎上升級轉型,走出了獨特的自主發展道路;如新加坡的生物醫藥、台灣的資訊科技和韓國的3C電子產品。今天,此一重要產業成為各地經濟的重要組成部份,甚至引領着他們未來經濟的發展新方向。
(此為【香港再製造與四小龍】系列報道之三)
【香港再製造與四小龍】系列報道:
跟香港的情況相似,三小龍發展之路的故事始於上世紀六七十年代。1962年,韓國在朴正熙集權政府主導下開始傾全國之力發展工業,加上鄰國日本的支持,不論在紡織品、鞋類等輕工業,以至後來側重的「國家戰略產業」重工業如鋼鐵、石化等都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並且成為全球造船業最發達的國家之一。七十年代起,韓國開始推行「汽車國產化政策」,汽車工業成為國家戰略產業之一。1974年,現代汽車自主研發出國家第一款車Pony;當地汽車兩年後開始出口至南美和中東地區。八十年代後期,韓國已經發展成世界主要的汽車生產國之一。除此之外,電子工業也是製造業的支柱產業。
自此,韓國人均GDP由1962年的87美元(約674港元)上升至1996年的10,548美元(約81,747港元),三十四年間增長逾百倍,實現「漢江奇蹟」。這可歸功於政府大力推行企業集團化和品牌價值戰略,並採取各種財政、信貸和貿易優惠措施扶持了大型企業,從而減少資本分散及不節約的問題,提升資本集中度。
台灣政府則積極改革外匯和租稅制度,並制定「獎勵投資條例」,更於1966年設立了第一個加工出口區,發展出口導向產業,又鼓勵投資及出口。其中,紡織、雨傘、鞋類等勞動密集型輕工業急速崛起。七十年代,政府積極推動「十大建設」,除充實鐵路、機場、港口和電力等基礎設施外,還重點發展石化、鋼鐵等產業。
到了八十年代初,台灣更開始大量投資發展電子、資訊與機械等產業,又設置新竹科學工業園區。此外,台灣資訊與通訊科技產業更成為全球生產重鎮。另一方面,政府亦改善了產業結構,擴大研發支出,並努力擴大內部需求,改善貿易失衡。東京大學教授隅谷三喜男指出:「韓國和台灣經濟皆被認為是亞洲新興工業化的奇蹟,但前者勞資關係處於對立,社會也不安定。與此相反,後者比較穩定,可以說總體上的成果也較優勝。」
新加坡本是個資源匱乏的小國,面積只有700平方公里、人口約560多萬。1965年建國之初,工業基礎落後、失業率極高,人民生活水平偏低,主要從事轉口貿易。在開國總理李光耀的推動下,通過一系列工業法案,成立裕廊工業園(Jurong Industrial Park),發展起紡織、玩具等產業。1968年,這個工業園區已有近300間工廠,僱用21,000名工人。
當年的新加坡出品十分多元化,由Setron電視機、AUCMA電冰箱、BiBi&BaBa服裝到香水。其後,獅城通過稅收優惠成功吸引一些電腦配件製造和石化加工的國際企業,發展成全球集成電路、晶片和磁碟的生產基地,也是世界第三大煉油中心。
在此期間,四小龍的製造業GDP佔比介乎21.7%至38%,成為經濟中的支柱產業,帶動生產總值升幅平均高達10%。分析指日本在韓國和台灣奠定的基礎建設成為兩地日後工業化和經濟發展的動力;新加坡則和香港背景相似,曾受英國統治,無論在法治、教育和經濟方面,皆有一定優勢。此外,由於東西方冷戰關係,這些地方得到不少外國資金援助,也為日後的發展打下根基。
有人認為四小龍皆屬「儒家文化圈」,人民具有辛勤、節儉和儲蓄等傳統觀念,有助推動經濟成長。此外,台灣政治大學研究員吳得源指出,當時的三小龍為威權政體,當權者掌握重大決策權,得以快速且貫徹性地扶植策略產業,也是成功的因素。
轉型十字路上各走各路
高速發展的情況一直延續至九十年代,當時全球製造業再一次經歷遷移,各國紛紛把工廠和生產鏈轉往具有更大成本優勢且市場龐大的中國,令後者成為「世界工廠」。1997年金融風暴席捲亞洲,四小龍雖然受到不少衝擊,但憑着本身的堅實底子,經濟迅速恢復。
面對這一波變遷,「亞洲四小龍」產業結構經歷翻天覆地的變化。然而,有別於香港,三小龍卻未有徹底放棄工業,而是不斷努力升級轉型,邁向高端製造業。1992年,金泳三當選為韓國自民主化後首位文人總統,他提出「新經濟發展五年計劃」,結束以往的發展模式。韓國將發展高科技提升為國家戰略,並於2003年確立為「第二次科技立國」戰略。通過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電子、造船、汽車和鋼鐵產業實現了新的飛躍。2006年,韓國在IMD世界競爭力排名中,科技競爭力等多項排名均名列前茅。
2008年美國次按危機觸發全球金融海嘯,韓國依然是恢復得最快的國家之一。韓國人均GDP由九十年代初至今翻了約一倍,該國的創科能力開始享譽全球,其生產的化妝品、手機家電、食品、服裝和汽車,在這段期間帶動出口增長逾五倍。今天,韓國的工業佔比甚至比以往更多,高達38.3%,其中3C電子產品、汽車、造船和煉鋼成為重點項目。
去年,韓國造船業橫掃全球86%的造船訂單,超越中國重回第一。現代起亞汽車集團經營穩健,2018年以740萬輛的銷量成為全球第五大汽車集團。目前,韓國已經成為世界電子工業強國;三星和LG等企業的手機、數碼電視、等離子顯示屏、液晶顯示器等產品均屬世界知名的商品。
韓台爭做電子工業王國
除此以外,有「韓國矽谷」之稱的板橋科技谷(Pangyo Techno Valley)於2004年底成立,位於京畿道城南,距首爾約30公里。政府已投資超過1,000億韓圜(約6.3億港元),建造了佔地66公頃的板橋新城,面積是香港科學園的三倍,並有連接首爾和仁川國際機場的鐵路和高速公路。除了吸引三星、SK和LG等國內大型企業的高科技部門在此設立辦事處,還吸引了美國八間大企業和全球近千間科技公司進駐。
台灣方面,因工資等因素,不少工廠遷往內地以至東南亞,但仍能維持製造業發展。憑着高質素的人力資源,以及分工完整的產業組成,資訊科技產業發展蓬勃,帶動台灣工業順利升級轉型:由過去的生產雨傘、玩具等低端產品,變成「資訊科技產業王國」。
2000年,政府在全力投資於人才、研發創新、物流與生活環境外,亦發展半導體、影像顯示、生物科技及數碼內容等產業,以提升產業創新能力與國民生活品質。台灣其後於2002年正式成為世界貿易組織(WTO)的會員,逐步建立與國際接軌的經貿體制,重新確立台灣經濟的核心優勢。2008年金融海嘯過後,台灣提出以創新、開放及調整結構來打造新的發展計劃。在產業層面,當地積極推動生物科技、雲端運算、電動車等新興產業。2012年,集成電路產值高達1.63萬億元新台幣(約4,190億港元)。
2018年,台灣製造業就業人口約佔總就業人口三成,經濟增長率則主要依靠科技和石化兩大產業。目前,當地製造業依然多元化,涵蓋了電腦組裝、食品加工、鋼鐵、精密機械、汽車、電子產品、資訊科技、紡織及造船等。台灣經濟轉型的成功靠的是技術,創投基金也扮演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
星洲攻科研與生物醫藥
新加坡於1998年同樣面臨製造業轉型的困境。由於工資成本過高令不少國際企業關閉和遷出當地,屬亞洲區最早開發的裕廊工業園更一度出現許多空置廠房。於是該國開始減少對低端電子業的依賴,轉移向高端科技、生命科學、生物醫藥和環保等產業發展,專注科研與創新;同時擺脫過往局限於電子、石化和造船等傳統領域,邁向更多元發展。
早於2000年代,新加坡政府認為,為加快產業結構合理化,必須大幅提高工資水平,迫使企業進行技術改造,淘汰勞動密集工業,向技術和資金密集型工業邁進。
製造業現時在當地依然是發展重點,其中以電腦、電子和光學產品佔比最高,達31.6%。不少國際電子製造服務公司在新加坡開展業務,包括偉創力、Sanmina、Venture等公司。此外,生物醫藥和石油產業同樣具有競爭力。雖然新加坡不產石油,但卻是世界第三煉油中心和石化中心。再者,亞洲石油產品定價中心同樣在此,因為當地是亞洲唯一具備金融中心和煉油中心的城市,甚至產油大國伊朗都從新加坡進口成品油。
這些年間,新加坡製造業基本維持兩成GDP水平,2018年產業增長更高達10.1%。「新加坡製造」的產品與服務在區內象徵着高品質和高水平,甚至吸引不少外國公司以當地為生產基地作產品招徠。
上文節錄自第209期《香港01》周報(2020年4月14日)《半世紀發展路跌宕起伏 三小龍藉轉型製造出路》。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
《香港01》周報於各大書報攤、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