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月50周年】科技大躍進改善人類生活 殖民月球只欠東風?

撰文:梁凱怡
出版:更新:

1969年7月16日,美國發射阿波羅11號(Apollo 11),載着三名太空人執行登月計劃。同年7月20日,太空人岩士唐(Neil Armstrong)和奧爾德林(Buzz Aldrin)為人類踏出一大步,成為首批登陸月球表面的人類,標誌太空任務的重要里程碑。
半世紀過去,阿波羅計劃早已成為歷史,但科學家努力研發的技術卻與普羅大眾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清潔的食水、精準的時鐘、耐用的鞋履等,都是多得阿波羅計劃。一直以來的進步,又將會如何帶領人類踏出的第二大步,達成殖民月球的夢想?

冷戰時期,美國和前蘇聯展開太空競賽。為了成為「一哥」,美國願意豪擲資金發展太空技術,觸發一場「科技大躍進」。美國太空總署馬歇爾航天中心(Marshall Space Flight Center)歷史學家奧多姆(Brian Odom)指,阿波羅計劃提供了一個實驗場地,讓大家認真解決當下重大的工程問題。

前納粹科學家研發的土星5號(Saturn V)火箭仍是當今最強大的火箭,同時為往後的太空任務提供發展藍圖。但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阿波羅計劃帶來的科技進步,在日常生活中亦隨處可見。

阿波羅登月50周年:登月對時間精準度要求極高,幾分之一秒的差別也足以決定生死。在嚴格要求下,工人製造出每年誤差只有一分鐘的石英鐘。同一時間,因為要減輕太空船負重,電腦也經歷革命性的發展,由龐大的機器,縮小至能夠放進太空船的儀器。(法新社)

▼想了解更多與普羅大眾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科技進步,請點擊以下圖輯:

+2

殖民月球​不是夢 踏出人類第二大步

月球探索計劃沉寂多年都似乎未有轟動世人的突破,但其實殖民月球並非遙不可及。假設今日起展開計劃,又將會如何實現呢?回看地球的殖民歷史,都離不開三個階段:探索、建設和自給自足。殖民月球亦然。

月球的環境不利人類定居,時差、溫差、輻射、月塵等都是令人卻步的原因。但困難,不代表沒有可能成功。太空人在半世紀前證明人類是可以立足月球表面,月球車亦成功在月球表面探測成份,尋找水、冰和金屬。殖民第一階段探索大致上已經完成。

踏入第二階段,太空人要在月球建造基地。首批太空人會包括科學家和工程師,研究月球成分,並進行實驗探討充分利用月球資源的方法,例如淨化月球的冰轉為人類可用的水,繼而抽取氫氣用作火箭燃料。

之後要真正完成殖民,月球必須能夠自給自足。私人公司或可於月球開採金屬如鈦、鉑金、鈾等,以及或能用於核反應堆的氦-3,之後將資源運返地球,使月球成為富有經濟效益的地方,有資金繼續建設發展,研發自給自足的技術。隨人口增長,將有機會誕生首名「外星寶寶」,標誌人類正式紮根於月球。

比起從地球發射,將太空船從月球運載到航道更容易和便宜。這意味如果要進一步探索甚至殖民火星,殖民月球或者是首要任務。據美國太空總署和私人企業指,人類已掌握足夠技術在月球建造基地,估計需時10年,耗資20至40億美元(約156至313億港元)。只是目前無政府有意投資如此長期的計劃。

人類首次登月:美國太空總署(NASA)約翰遜太空中心(Johnson Space Center)2019年6月28日修復了當年的阿波羅11號(Apollo 11)任務控制中心。(視覺中國)

↓↓↓更多人類首次登月的圖片,請點擊放大觀看:

+3

(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