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綠色殯葬新招 遺體變肥料孕育花草
在美國,一班環保人士正推廣一種全新的綠色殯葬方式,就是將遺體轉化為肥料,在室內花園孕育新生命。華盛頓州(Washington state)目前正爭取通過遺體堆肥合法化,意味這種方式或將成為現實。那它到底有什麼好?即刻去片看詳情。
在美國,一班環保人士正推廣一種全新的綠色殯葬方式,就是將遺體轉化為肥料,在室內花園孕育新生命。華盛頓州(Washington state)目前正爭取通過遺體堆肥合法化,意味這種方式或將成為現實。那它到底有什麼好?即刻去片看詳情。
政府計劃今年第二季提出修例,將生產者責任制擴展至飲品膠樽、紙包飲品盒等。修例後第一年作準備、宣傳及教育,並且設立足夠適應期之後才實施。政府期望回收量由現時分別14%及1%,提升至首階段的30%及10%。公眾退還容器至指定退還點時,有至少1毫子回贈。如回收量不達標,政府正考慮向飲品生產商及回收商追收款項。
環境及生態局向立法會提交《產品環保責任條例》修例建議文件,計劃今年第二季修訂,把適用範圍擴展至膠樽飲品、紙包飲品盒、電動車電池、汽車輪胎及鉛酸電池。
就膠樽及紙包飲品盒,政府計劃採取「市場主導模式」。任何飲料供應商在香港分發受管制的飲料產品前,須向政府登記成為「登記飲料供應商」。飲品亦需要登記,所有飲品上有指定標誌作識別。生產商要每半年向環保署申報,每款飲品的分發量。
生產商可以自行回收膠樽或紙包盒,或者聘請回收商協助。回收商亦須向環保署登記,並且定期向署方提交回收量報告。
修例後,飲品供應商、回收商、大型零售店舖需要設立指定退還點。政府初步建議每退還一個有指定標誌的膠樽或紙包飲品盒,公眾可獲回贈1毫子,以鼓勵他們回收。
現時本港回收膠樽率約14%,紙包飲品盒則少於1%。政府將回收率目標分為四個階段,期望修例後,首階段膠樽及紙包飲品盒回收率分別增至30%及10%,於6至8年後達至75%及50%,與其他地區的平均回收率看齊。
如果飲品生產商或回收商未能達到回收目標,政府正考慮就差額,向他們追收回收款項,從而提供經濟誘因。
立法會環境事務委員會主席劉國勳歡迎政府推出切實可行、循序漸進的方案。他認為修例無可避免為生產應商帶來額外成本,政府現時方案可避免供應商把急劇上升的成本轉嫁消費者,形容是雙贏方案。
至於回收金額定於最少1毫子,劉國勳認為合理,與目前「入樽機」先導計劃的水平相同。他又提到「入樽機」不時出現爆滿情況,反映回贈水平只是一種鼓勵,更重要是回收設施的便利度及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