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大電商股 京東與阿里 該如何挑選?|伍禮賢

撰文:伍禮賢
出版:更新:

作為新經濟板塊之中一個較具代表性領域,電商行業股份近年股價總體表現並不算理想。這當中涉及的因素較多,有的股份受行業監管的影響較為明顯,有的股份受到股東減持消息拖累,有的股份屬於次新股禁售期結束,導致股份供應增加等等。另一方面,電商業務的收入比例不同,亦會導致不同企業業績的周期表現出較大差別化。

在本港上市,涉及電商業務的股份兩大龍頭阿里巴巴(9988)、京東集團(9618),投資者亦常將兩者作出比較。若撇除行業監管、減持等消息面因素,而純粹從最近一個季度業務的基本面角度,去比較兩者的業務,那麼究竟誰更具優勢?

阿里近季電商表現不及京東

若單比較電商領域,阿里巴巴的電商業務主要集中在「中國商業」部分,當中包括「淘寶」、「天貓」、「淘特」、「淘菜菜」、「盒馬」等品牌。雖然「國際商業」亦為電商業務,惟收入貢獻佔比只有5%。今年第二季度,阿里的「中國商業」部分的收入金額為1,419億元人民幣,對比2021年同期下降1%,對照今年第一季則增長1%。期內該部分的收入對集團總體的收入貢獻比例為69%,而經營利潤為410億元人民幣。

而京東集團的電商業務主要集中在「京東零售」部分,當中包括「京東超市」、「京東新百貨」等品牌,第二季度「京東零售」的收入金額為2,326億元人民幣,相對2021年同期增長4%,對照今年第一季則增長11%。「京東零售」的收入佔京東集團總體收入比例為90%,而經營利潤約為82億元人民幣。

論經營利潤卻勝京東一籌

從以上兩組數字,可以看出阿里巴巴近季的增長趨勢,相對京東集團是明顯放緩,但阿里在電商收入只有京東約六成的情況下,卻實現近5倍於京東的經營利潤。這經營利潤率的差別主要反映阿里在其的電商大部分收入主要依賴其他品牌在其平台的上架收費,這部分的收益相對較高;而京東的收入則主要依賴銷售端,而銷售端的毛利率往往較低。因此,以模式來看,阿里巴巴更具盈利水位,惟這個模式目前在收入增速方面受到了影響。

其次,京東與阿里在業務比較上另一大特點,是京東在電商業務更為集中,除了「京東零售」的收入佔比外,餘下大部分收入來自「京東物流」,而「京東物流」其中一大功能,就是與電商發揮協同效應。而阿里除了電商相關外,其餐飲配送、雲業務、數字媒體及娛樂等相關比例合共佔近兩成。

筆者認為,以短年期來看,京東的增長勢頭有利於業績的加快釋放,而如果以業務模式來看,阿里巴巴似乎更具長遠佈局。

伍禮賢【財經專欄】投資明「賢」.伍禮賢光大證券國際證券策略師 伍禮賢

*本人為證監會持牌代表,本人沒有持有上述股份

免責聲明﹕

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香港01的任何立場,香港01亦無法核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另外以上純屬個人研究分享,並不代表任何第三方機構立場,亦非任何投資建議或勸誘。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