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關係】孩子發脾氣駁嘴 不一定是壞事│駱慧芳
孩子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就發脾氣,甚至「駁嘴」把問題推給別人,你可能也遇過以下的情景:
爸爸催促兒子不要看電腦,早些上床睡覺,明天要返學,否則不夠精神上課。兒子反問:「爸爸你在看電腦,也未睡覺。」
媽媽:「你只顧看電視,不吃飯,不准開電視,專心吃完飯才能看」;
兒子不服氣:「我有食飯呀,你看不到嗎?」
媽媽:「你不停望著電視,吃了甚麼也不知,而且吃飯是大家閒談溝通的好時間,現在我關電視,吃完飯再看。」
兒子大聲反駁:「為何吃飯時不可以看電視,大家一起看電視也是溝通,為何由你話事,不公平!」兒子搶走電視遙控器,不准媽媽關電視。
【編按:作者為香港家庭福利會社會工作顧問駱慧芳】
相信父母面對孩子的「駁咀」行為都會感到頭痛,很容易認為孩子是「對著幹」、「沒有禮貌」、「不聽教」。大家停一停、想一想,孩子為何要「駁嘴」,這代表什麼意思?
1. 孩子懂得「駁咀」其實也是「成長」的提示訊息
「駁嘴」不一定是壞事,這反映孩子已長大,有獨立思考、看法和意見,特別進入青少年期,身心正在急促轉變和成長,很想爭取自己做決定,渴望被接納和認同。孩子會以「駁嘴」,表示不滿意父母的安排或指令,這是一種情緒的宣洩。父母感覺孩子挑戰自己的權威時,便容易陷入衝突責駡的局面。父母覺得孩子語氣不好,態度差便等同「駁嘴」,但大家反思一下,孩子也未必覺得這是「駁嘴」,只是表達了他的不開心、好委屈或者憤怒的情緒,甚至有時沒有什麼意思,只是無聊玩,顯示自己比父母精明。
2. 不要責罵、挑起孩子再「駁咀」的衝動
父母必需正面看待孩子「駁嘴」行為及了解背後的需要,接納孩子不是故意「對著幹」、「無禮貌」。父母先接納自己也有情緒,保持冷靜,千萬不要用責罵語氣說:「你試下講多一次」、「你敢再講」,這只會再挑起孩子的情緒,孩子忍不住內心憤怒,覺得被人身攻擊,只爆發更大的「駁咀」及報復行為,對處理問題一點幫助也沒有。
父母要用肯定而平靜的語氣說:「這些說話不可以說」、「這些話和表達令人不開心、不舒服」,說出了事實,請孩子停止。若孩子沒有再駁咀,請父母要不再繼續責罵,安靜下來引導孩子用和平理智方法表達不同意見。當然孩子的「駁咀」是帶有對立、威脅、顛倒是非,必需說出這是不容許的行為,不能縱容,讓孩子知道父母的底線。若孩子繼續發脾氣「駁嘴」,父母堅定表達:「你選擇繼續發脾氣,今天會減少15分鐘玩電腦、看電視時間。」他知道後果,給他空間時間自己處理情緒,增強自制力。
3. 製造有商有量的家庭氣氛
平時多聆聽孩子的想法,以和平、尊重的態度討論問題,協商可行的方案。當孩子遇到不合心意的事情,沒有「駁嘴」,和平地表達意見,父母即時讚賞,多肯定孩子的好行動,令他感覺安全、不懼怕表達與父母不同的意見,自然不用「駁嘴」了。
在日常生活上給孩子自主作決定或改動安排,讓他學習如何處理自己的事和家庭事務上考慮別人的情況,有商有量,多些幽默感,化解僵持的局面。記住:「孩子不是刻意對著幹,大部份時間他們不曉得怎樣表達,『駁嘴』只是直接不加思考將自己喜好、想法及期望說出,父母不需要太執着、太快下批斷,這會窒礙了親子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