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小孩培養閱讀習慣 德望學校黃老師:不要將看書視為一個任務

撰文:李欣愉
出版:更新:

作為父母,總會對小孩有各種期望,例如希望小孩能培養出良好的品格修養、建立品德、語文及溝通能力和溝力等等,但很多時父母都把注意力集中在學業成績上,而忘了多方面培育。
從事教育達34年、現任教德望學校(小學部)中文科老師的黃嘉莉指出,閱讀對於小孩在品德建立和學習方面都有一定效益,可惜的是很多香港學生因為學校和家長的強逼而對閱讀失去興趣,只視看書為一個任務。她指如要在閱讀中獲益,大人先要轉助小孩培養出閱讀習慣。

黃嘉莉引述一個全球學生閱讀能力研究調查,研究中受訪者需完成有關閱讀的練習,結果指出,香港小四學生的閱讀能力排列第3,但對閱讀的興趣則排中下游位置,反映香港學生有很強的閱讀能力,卻對書沒興趣。另一個長近15年的追蹤調查報告亦指出,如小一學生的家長重視小孩的閱讀習慣、並恆常地進行共讀,小孩到了15歲時,閱讀能力會較同齡人為強;還有一個來自德國及新西蘭的調查指出,有親子共讀習慣的小孩,學業水準較沒有親子共讀經驗的強一個半學年。

除了關心學業成績,不妨也關心小孩的閱讀習慣。(VCG圖片)

「家長們一起來試試回想,每天放學時,你接到子女後,第一句話是什麼呢?很多爸媽都習慣問『默書簿派了嗎?』『下次小測是什麼時候?』『今天有多少功課?』卻很少會關心『你今天看了什麼書?』」黃老師指出不論是小孩還是太人,閱讀的優次都普遍的放到最後,大家都會選擇先做功課、溫習、運動、休息,看書則是「有時間才看」。而對學生來說,因為要寫閱讀報告,看書大多時只是一個任務,因此閱讀能力都是訓練出來:「香港學生或許很擅長寫閱讀報告,訓練有素,卻扼殺了興趣,畢業了便拋下書本,不再看書。」

打開書本 投入另一個世界

閱讀有何裨益?很多人都說能開闊眼界,但一書白紙黑字是如何做到這效果呢?黃老師引述林語堂的文章這樣解釋:「打開一本書,就像被一個善談者帶領進入到另一個世界,作者用文字讓讀者見識從未接觸過的角度。」她指一本好書並非單單能功能性的傳授知識,還要加深學生的思維深度,變成有質素的人。她又指課外讀物對於學校課本有補漏作用,因為學校會為每一科目選擇一個出版商的教科書,而每一個出版商均有優缺,因此需要課外讀知來建立多元化的閱讀模式。

家長常常關心小孩在學校吃了什麼、工人姐姐煮了什麼、有沒有吸收足夠的營養幫助成長,其實家長亦應著重靈魂吸收了什麼營養,肉體需要長大,心靈也一樣,閱讀則能滋養靈魂。
黃嘉莉老師,德望學校(小學部)
(VCG圖片)

初小為建立閱讀習慣的重要階段

俗語說:「好讀書而不好讀書,好讀書而不好讀書。」意思為年紀輕,腦筋好時不愛讀書,到年紀大了想要重拾書本,卻已老眼昏花,難以集中,無法吸取字海中的精華了。那什麼時候最適合開始閱讀呢?黃老師指是初小時:「有學者把閱讀分成數個階段——初小時是學會學習;高小後則是從閱讀中學習。如小孩在初小時已培養到閱讀的興趣,亦即獲得自學能力,到了高小或中學時,處理大量文字和學習材料時亦不會害怕。」

家長應身體力行 幫助小孩愛上閱讀

黃老師指要小孩愛上閱讀,家長的角色尤其重要,因為小孩會看大人面色,甚至會因應爸媽的喜好而建立習慣:「爸媽可多對小孩的閱讀進度表示感興趣,又或邀請小孩當個閱讀大使,給自己說故事、推介好書,當小孩感到父母關心自己的閱讀情況,又或從中獲得成功感,自然更有動力。」而長大後,爸媽亦可以書作禮來代替共讀。

作為中文科老師,黃老師常以不同的方式把課外讀物帶進課堂,以舉一反三、不硬銷的方法吸引學生對中文的興趣,例如介紹到余光中時,便引述其詩作〈小木屐〉——雖然全詩並沒有用上一個擬聲詞,但會以詩句「高跟鞋一串清脆的音韻」或「一雙小木屐 / 拖著不成腔調的節奏」來引導學生配上適當的擬聲詞,這樣一堂課中,學生便能同時認識到作家、詩選和詞彙。

黃嘉莉老師。(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我會鼓勵學生每個月看兩本書,有學生指初時覺得很大負荷,但升中後、甚至長大成人後,還持續地每月兩本書,證明他們發自內心找到閱讀的樂趣。我想愛上閱讀不會帶來很戲劇性的轉變,不會讓人一下了從柴狼變羔羊,但其影響力會如種子般種下,日後在適當的時候便會長出幼苗。」

黃老師近日推出了三本繪本——《大腳趾園王》、《晴天娃娃。雨天寶寶》和《阿濃和阿淡》,黃老師指經插畫家的配合後,她的故事變得更生動和有現場感,如《阿濃和阿淡》 走進宮殿時,鮮血色又長不見盡頭的走廊完全帶出陰森的氣氛,讓小孩也能感到兩位主角的緊張。三個故事以特別的人物設定,配以細膩筆觸和插畫,帶出三個生活小道理,期望讀者從中慢慢建立良好的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