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健康|開學在即學童或有情緒困擾 三招提升小朋友心理健康

撰文:梁小明
出版:更新:

情緒智能|心理健康是整體健康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健康的心靈能幫助我們面對挑戰、解決難題、達成目標和更享受生活。家長可以透過培養子女的情緒智能,對他們個人的情緒健康和成就有重要的幫助。
資源來源:衞生署 學生健康服務

情緒智能是指理解及管理自己和他人的情緒狀態,並運用這些信息來有效解決問題和調節行為的能力。情緒智能在孩子早期發展階段形成,對個人的情緒健康和成就有重要的幫助。研究顯示,高情緒智商的孩子會感到快樂、更容易結交朋友及得到成功。

三招培育小朋友情緒智能:

1.增強孩子對情緒的覺察力

辨識及反映情緒:有些孩子往往未必懂得用說話表達自己的情緒,所以家長必須仔細留意孩子的語言和非語言的情緒表達,包括面部表情、身體語言及語氣等,才能敏銳地了解孩子當時的感受,找出背後的訊息和需要。例如:當我們限制孩子的一些行為時,孩子可能會發脾氣,家長如果此時能夠反映孩子的感受,有助孩子把感受和經驗連繫起來。

肯定及接納情緒:當孩子有負面情緒時,家長要保持耐性,多聆聽孩子的想法,設身處地去明白孩子的感受,這有助加強孩子與家長的感情連結並穩定孩子的情緒。在感到安全、受尊重和接納的氣氛下,孩子會更願意繼續表達及探索自己的情緒和需要,而不是壓抑負面情緒。無論是正面或負面情緒,情緒感受在日常生活中擔當著重要及具建設性的角色,即使負面情緒如恐懼,其實它正提醒我們要逃走及離開危險。

安排親子談心時間:家長可以每天騰出時間與孩子傾談,互相分享感受和看法,或透過故事增加孩子的情緒詞彙和拓展情緖經驗。

2.以身作則,教導孩子管理情緒的方法

家長自我照顧:家長要有良好的心理質素,才能有效地處理自己及孩子的情緒。現代人生活忙碌緊張,家長要妥善管理自己的時間和工作,預留給自己獨處的時間,關懷自己的情緒和需要。定時為自己安排一些喜歡的活動,增加正向的生活經驗和情緒。另外亦不妨安排與伴侶二人共處的時間,滋潤婚姻關係。

放鬆及靜觀練習:家長和孩子可以透過不同的鬆弛運動如肌肉鬆弛練習、腹式呼吸法、意象鬆弛法及靜觀練習等來紓緩壓力。家長亦可和孩子商討一些具創意及孩子感興趣的紓緩壓力活動,如跑步、運動、繪畫、玩樂器等。有用及具建設性的情緒管理,應符合不傷己、不傷人及不破壞的原則。

先照顧好自己情緒,才處理孩子情緒:當家長意識到管教壓力徴兆(例如:感到憤怒或疲累)時,不妨先停下來,先回應及照顧自己感受,待冷靜下來後才處理孩子的情緒。如家長能夠在衝突中保持冷靜,這將對孩子有正面的示範作用。冷靜的頭腦亦讓家長能夠更理智及有效地回應及處理孩子的問題。如果遇上情緒困擾,家長不妨找別人傾訴或尋求專業的協助。

3.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

解難能力高的孩子能有效處理日常生活中的問題,減低壓力。家長可以協助孩子找出引發情緒的原因。確立問題後,家長應避免立刻提出意見,而應鼓勵孩子以不同的角度和立場想出可能解決問題的方法。和孩子一起討論各種方法的可行性和適切性,並選擇最好的方法行動。孩子的解難能力通常在青少年期以後才發展成熟,因此家長有時候需要協助孩子制定執行方案。在解決問題後,家長可與孩子檢討並對孩子在過程中做得好的地方予以肯定。

家長可根據孩子的年紀、發展階段及成熟程度,逐步讓孩子嘗試獨立解決問題以加強孩子的自信。

另外當子女有情緒困擾問題時,家長可先了解具體原因, 聆聽他們的感受再表示支持、體諒及提供適當的幫助。面對情緒困擾時,應學習接受那些已不能改變的事實,及正面的應對策略,並積極解決那些可以改善的問題,避免被負面情緒控主宰自己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