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健康|青少年八大行為代表受情緒困擾 家長必學8招助疏理情緒

情緒健康|青少年八大行為代表受情緒困擾 家長必學8招助疏理情緒
撰文:阿言
出版:更新:

情緒健康|精神健康不容忽視,尤其是兒童及青少年對疏理情緒經驗尚淺,容易鑽牛角尖或受情緒困擾。父母們應留意子女的情緒起伏變化,並作出適當關心及支援,增強孩子抗逆力和面對情緒的能力。 八大行為異常恐是受情緒困擾特徵,家長即學8招助兒童及青少年調節情緒,提升身心健康。
資源來源:衞生署 學生健康服務

八大行為異常恐是受情緒困擾

1. 透露情緒困擾
他們在社交媒體或網上留言曾表達不開心的情緒,甚至有想哭或大叫的衝動。

2. 傷害自己

他們已作出自我傷害行為,例如𠝹手、濫藥酗酒等行為。

3. 失去快樂感覺

在日常生活失去動力,甚至對平時喜愛的活動失去興趣且提不起勁。

4. 感到寂寞空虛

覺得無人關心,嚴重者甚至質疑生存的意義,這期間多對悲情歌曲感到共鳴。

5. 自我形象低落

感到自責,不時以苛刻態度批評自己。部份人自覺低人一等「無用」,不停回想過往的失敗且感到困擾。

6. 難集中精神

變成較善忘且思緒混亂,對日常事情感到難下決定。

7. 抑鬱煩躁

這引致食慾大變,甚至出現失眠或過度嗜睡,更有不顧儀容和個人衞生等情況。

8. 不想與人聯繫

開始自我弧立且過份沉默,不想與人分享任何事。

如何教導青少年調節情緒 即學8招助疏理情緒

教導青少年調節情緒,家長們應先要調較自己的目標,讓孩子感到真正關心及接納情緒的態度。同時要注意的是,非要求他們抑壓感受,要立即變開心,需要給予空間及時間讓他們疏理情緒。

1. 減少情緒脆弱度

健康問題會影響情緒,要有營養飲食、足夠睡眠和做運動。不要濫用會影響情緒的物質,如藥物、酒精,或過量飲用含咖啡因的飲品。

2. 學習與情緒共處

教導青少年各種情緒的功能,令他們明白,負面情緒雖然會出現,但亦會隨著時間減弱消退,令他們接受自己的感受而不用抑壓或自責。

3. 提高對情緒的覺察力

培養察覺情緒的習慣,並透過做深呼吸、分散注意力、減壓練習、向人傾訴等方法,以減低負面情緒的強烈程度和持續時間。

4. 提高對念頭的覺察力

想法未必就是事實,但卻會牽動情緒。教導青少年多留意自己的想法,明白到想法引起情緒,能夠減少情緒失控的感覺,繼而可以選擇用恰當的方法來表達情緒。

5. 舒緩情緒的方法

引導青少年去思考有哪些方法能有效舒緩自己的情緒而又不會造成傷害,鼓勵他們將方法寫在提示卡上,放在身邊作提醒之用。

6. 累積正面回憶

記錄能帶來歡樂、感恩和令心情振奮的生活片段,讓大腦累積正面回憶和樂觀思想。

7. 計劃應對策略

對於可能出現的逆境,引導青少年預先計劃不同的應對方案。萬一逆境發生時,可以減輕情緒打擊及衝動反應,有冷靜的頭腦去應付情況。

8. 提升能力感

鼓勵青少年多參與活動,尤其義工活動,從「經一事、長一智」中體會到個人成長。多與青少年一齊去看、去聽其他人的經歷,使他們可以參考借鏡,提升處事信心。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