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明儀:幸福育兒】玩轉腦朋友2|電影表達每種情緒對孩子都有用

撰文:江燿良
出版:更新:

2015 年跟兒子看《Inside Out》時他才兩歲,當年在電影大銀幕睇到阿愁被嚇得哇哇哭出來,我們未到半場便要急急離開戲院;九年後的他晃眼踏入11歲並升中,與電影主角Riley 同樣踏入青春期,引來我與丈夫强烈的共鳴感!(本文作者:資深傳媒及親子教育工作者鄧明儀)

上集以「信念泉源」作主題,講述五位情緒專員阿樂、阿愁、阿驚、阿燥和阿憎,本來把Riley 大腦總部打理井井有條。在大家眼中,Riley性格善良、堅強,是好朋友、勝利者、一個好人,對自己要求太高,偶爾擔心自己不夠好。過去11年來,她在朋友島、家庭島、傻瓜島,都存有不同的記憶,這不但創造Riley 的信念及性格,而且讓她支撐及應付著不同的困難。

然而,人生又點止阿樂擁抱阿愁咁簡單?

今集更高層次地以「意識流」為主題,並巧妙地加入了四位情緒專員阿焦、阿羨、阿尷和阿厭。講述Riley一夜長大成「青春期就是亂」的少女,當青春期警報响起,諸事不利,「我做得不够好」變成詛咒,甚至被幻想中的複雜情緒操控,彷彿是成長的代價!在舊團員「毋忘初心」與新成員「做更好的自己」的角力下,Riley陷入情緒掙扎中,也讓父母措手不及。

電影告訴大家,每種情緒對孩子都有作用!正如片中阿樂說:「我知道所有新情緒在一開始出現時都毫無用處,但我學到所有情緒都是好情緒。」而片中「阿焦」既可以是青春期孩子的內心世界,也可以是現代家長們的寫照!父母過分的焦慮變成孩子的壓力,呀焦辯說:「我的職責就是保護她,遠離那些她看不到的危機,我這樣做只是想保護她。」卻被呀樂當頭棒喝:「你不能決定Riley 是什麼樣的人,你必須放手。」

猶記得上集片尾字幕:「謹以此片獻給我們的孩子,請你們永遠不會長大。」道出天下父母們希望孩子長大,卻又捨不得他們長大的矛盾心聲;今集片末字幕相信更觸動家長們心深處:「謹以此片獻給所有孩子,希望大家接納他們的全部。」

孩子,無論怎樣,完美不完美,好或不好,包括所有凌亂不堪、美麗的部分,我們都一樣愛你~愛你所有的模樣

資深傳媒及親子教育工作者

作者簡介
【幸福育兒:鄧明儀】資深傳媒及親子教育工作者
畢業於浸會大學傳播學碩士學位。曾任職《晴報》助理總編輯及有線寬頻新媒體發展部總經理。除了擁有超過 28年的資深傳媒工作及管理經驗外,曾採訪了數以千計名人,並出版30 多本勵志書籍。
在教育領域,她是親子平台創始人、著名親子專欄作家、大學兼職講師,並於2017/2018榮獲香港市務學會KOL Marketer of The Year in Parenthood。
視兒子為平生唯一的傑作,認為每個孩子都值得快樂成長,相信每個家長都可以幸福育兒。

本文轉載自Facebook專頁「鄧明儀」,原題為「致所有扮演「呀焦」的父母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