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探秘|踏雪尋梅 歷代文人筆下的雪與梅花

撰文:林君穎
出版:更新:

2021年元旦,在接連不斷、夾帶大量水氣的寒流影響下,過去少有降雪的南方地區,紛紛飄起白雪。說到雪,就會想到一種植物—梅花。早前曾在歐美社群網站爆紅、華人世界家喻戶曉的金曲《一剪梅》,其歌詞「一剪寒梅,傲立雪中」是一個例子;翻開古代文人描繪冬天的詩詞、描述梅花的詩作,也不難發現雪與梅花時常一起豐富了冬天的景緻,也讓冬天代表的梅花,比起春蘭、夏荷、秋菊更添詩意,但其實雪與梅花的相襯,是在唐代以後才開始的流行。

雪與梅花一同豐富了冬日景色。(VCG)

梅花的特質

梅原產於中國,花期為冬末或早春,故稱冬梅、春梅,其花色多白、粉紅。在中華傳統文化裏,梅與蘭、竹、菊合列為「四君子」,和松、竹並稱為「歲寒三友」。梅花耐寒的特性,使其在中華文化裏佔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但在周代,梅與雪還尚未有緊密的連結。

古人觀察萬物,自然也發現梅的生長特色,而將其拿來進行文學創作,比如《詩經.召南.摽有梅》:「摽有梅,其實七兮」、《詩經.小雅.四月》:「山有佳卉,侯慄侯梅」等。不過《詩經》中所提到的梅,並非後人熟悉的梅花而是指果實-梅子,周代詩作着重描繪其果實,賦予許多象徵意義。

元代王冕《墨梅圖》。(百度百科)

唐代以前 梅在詩詞作品的形象

要到魏晉南北朝以後,人們才開始注意到梅樹所盛開的花朵。魏晉時期文學詩詞中的梅,逐漸擺脱周代以來的梅果刻板印象,轉而以梅花做為作品的主要歌詠對象。梅於早春開花的高潔淡雅姿態,開始被文人所欣賞,因此創作於南北朝的梅花詩,多帶有早春意象。

比如南北朝時期的詩人何遜(480-520年)《詠早梅詩》:「兔園標物序,驚時最是梅。銜霜當路發,映雪擬寒開。枝橫卻月觀,花繞凌風台。朝灑長門泣,夕駐臨邛杯。應知早飄落,故逐上春來」,內容緊扣梅花花期早開早落的特性,描述其在霜雪中獨自綻放與凋零的姿態。

同時期的詩人謝燮(525-589年)《早梅詩》:「春故早發,獨自不疑寒。畏落眾花後,無人別意看」。而謝燮的詩中更不見「梅」字,更別出心裁用擬人的手法,描述不畏嚴寒的梅花,以此抒發詩人自己懷才不遇的情感。

雖然這兩位詩人不約而同以「早梅」為題,但對於梅花外型、香氣並無過多着墨。可以發現魏晉南北朝時期的詩作,多直接以梅花之花期進行書寫,《詠早梅詩》雖然雪與梅同時出現在詩句中,但尚未形成後世文人將兩者相襯的描述手法。

唐代詠雪詩中的梅花

到了唐代,在當時文學主流-唐詩的影響下,梅在眾多的唐詩中有了不同以往的描繪,以及文化意涵的塑造,這些都加深了梅的美感與藝術價值,雪在詩中也與梅花相襯,共同構築出冬天景色及詩意。翻開唐代詩人的作品,可以看到梅花與南北朝時期大不相同,而有顏色、香氣等對比。像是詩人杜甫(712-770年)的詩作《江梅》:「梅蕊臘前破,梅花年後多。絕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雪樹元同色,江風亦自波。故園不可見,巫岫鬱嵯峨」,杜甫通過梅、雪與江,帶出一片絕美的冬日景色。

詩詞作品中經常能看到雪與梅花的相襯,但其實這是唐代以後才開始的流行。(VCG)

此外,梅花在柳宗元(773-819年)筆下,呈現出與南北朝不同的審美視角,《早梅》:「早梅發高樹,迥映楚天碧。朔吹飄夜香,繁霜滋曉白。 欲為萬里贈,杳杳山水隔。寒英坐銷落,何用慰遠客」。同樣形容早春綻放的梅花,柳宗元着墨的方式與南北朝詩人大不同,他藉由描摹梅花的香氣與顏色,凸顯梅花獨有的風韻,更在詩中展現出梅花傲立雪地、迎向天空的積極面,這和魏晉南北朝時,梅常是默默沉受霜雪的姿態大相徑庭。

魏晉文人通過觀察自然,將於寒冬中綻放的梅花與白雪一同放入詩句中,為豐富多變的詠雪詩、詠梅詩的開拓者,這些詩作讓梅花的文化形象有顯着突破,而後在唐代開始了雪梅相襯的冬天景觀,也賦予梅花更多的審美視角,以及傲骨的形象。儘管梅早於周代便有相關的文學詩詞作品,但其文化意象的刻劃,乃是由歷代文人一點一滴地精雕細琢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