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探秘】居安思「糧」 糧食危機如何摧折中國歷代王朝?
10月14日,中國國務院發佈《中國的糧食安全》白皮書,宣告提高糧產能力、維護世界糧食安全等四大政策。緊接著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農業農村部、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於10月16日「世界糧食日」,合作舉辦「世界糧食日和全國糧食安全宣傳周」活動,宣導「糧食安全,人人有責」的理念。加上習近平、李克強等人多次強調糧食安全問題以及下令清查糧庫,顯見中國對糧產問題的重視非同小可。
「糧食」在中國歷朝歷代都是統治者要謹慎以待的課題,而糧食危機的爆發更是加速中國數個朝代滅亡的原因之一。
隋唐定都長安 卻赴洛陽「就食」《漢書》有云「民以食為天」,能否讓人人溫飽向來是中國歷朝的重大統治難題,一旦遇上災荒或糧運受阻,連皇帝都得跟著挨餓,何況是經濟條件遠遠不如上層階級的普通百姓;反之,倉廩充實、轉輸便利的話,人民不但衣食無虞,還能成為王朝出外征戰的後勤補給力量。以關中地帶為例(函谷關以西,今陝西渭河流域一帶)在秦漢兩代先後修建鄭國渠與白渠之後,灌溉良田起碼四萬餘頃,莊稼豐收的百姓樂得謳歌曰:
「鄭國在前,白渠起後……且溉且糞,長我禾黍,衣食京師,億萬之口」
而這充沛的糧食與富足的人力,自然就成為秦漢王朝統一天下、制禦外族的最佳優勢。
然而,當氣候逐漸轉寒、華北生態又屢遭兵燹破壞之後,中原的糧食便時常得仰賴江淮流域供應,促使古代王朝得修建運河接濟米糧。例如隋唐王朝雖也定都長安(今陝西省西安市),但當時的關中平原在幾百年動亂之後,生產量早已衰退到無法自給,加上大量功臣貴族佔有良田和私設碓磑(舂米和磨粉的用具)侵奪水源,使得雍州長史長孫祥不得不向唐高宗上奏:「往日鄭白渠溉田四萬餘頃,今為富僧大賈競造碾磑,止溉一萬許頃」,灌溉面積竟縮減剩四分之一,損失十分巨大。
到了唐代宗時期,更是只剩6千多頃水田受溉。這樣窘迫的物力,使得唐憲宗在敕書裡也不由得歎道:
「軍國費用,取資江淮……物力有限,水旱相因,歲月既深,凋瘵亦甚」
關中衰退、糧食仰江淮的困境,就是一旦漕運受阻或遇上歉收荒年,連皇帝都無能為力,只能下詔饑民前往物資較豐沛的山東(又稱關東,即函谷關以東地區)自尋生路,甚至皇帝也時常親自率領百官奔赴作為漕運中心的洛陽「就食」,例如隋文帝、唐高宗、唐玄宗等帝王俱有數次因災荒往返長安與洛陽之間的記錄。而武則天(624─705年)定都洛陽之舉,除了有遠離擁護唐室的關隴集團官僚的用意外,洛陽方便提供糧食金帛也是不得不遷就的現實。
安史亂後 糧食供應不穩定
到安史之亂後藩鎮林立,唐朝中央得到的貢賦減少,因此更依賴江淮的給養,若發生亂兵騷擾運河的事變,輕則「米斗千錢,太倉供天子六宮之膳不及十日,禁中不能釀酒」,重則禁軍也跟著掀起反旗。唐德宗貞元二年(786),由於倉廩物資枯竭,禁軍已氣得在道路上大呼「拘吾於軍而不給糧,吾罪人也!」,開始醞釀造反的念頭。
幸好鎮海軍節度使韓滉(723─787年)此時自江浙運來米三萬斛,唐德宗得知後立刻欣喜地奔告太子說,「米已至陝,吾父子得生矣!」作為一國之君,竟被糧食逼成這般境地,也實在頗失尊嚴。
而唐朝最後鼎革,也是因為運河中樞汴州(今河南省開封市)遭宣武軍節度史朱溫(852─912年)控制;北宋建都開封而不是遷往宋太祖趙匡胤(927─976年)屬意的洛陽或長安,亦是出於物資易取的嚴峻形勢,可見糧食安全對王朝存續影響有多大。
中國經濟史學者全漢昇在《唐宋帝國與運河》一書裡,便對此有很深刻的剖析。除依靠運河之外,勸課農桑和建造大量倉儲設施,也是中國古代用以賑濟災民與平抑物價的重要措施。比方漢朝建造太倉、甘泉倉貯糧;隋唐兩朝廣設官倉與義倉;明朝設置預備倉和社倉等以備災荒。不過若自然條件太惡劣或吏治腐敗,再多的糧倉都只是擺設。像是唐初還沒自隋末的兵荒馬亂恢復元氣,糧產不足、義倉制度也沒恢復,因此仍得時常下旨命饑民往山東江淮「就食」。等義倉制度漸上軌道後,又碰上安史之亂,於是再度湮廢。
明朝中期政治敗壞 糧倉制度遭破壞
而把眼光放到明代,明朝中期後政治敗壞,嘉靖年間(1522─1566年)左諭德顧鼎臣(1473─1540年)便指出糧倉制度已遭破壞,「今秋糧僅足兌運,預備無粒米。一遇災傷,輒奏留他糧及勸富民借谷,以應故事」,預備倉形同虛設。
明朝萬曆四十三至四十五年(1615─1617)山東省發生嚴重災荒,地方官無權蠲免賦稅、自行開倉賑濟,即使想開但糧倉米也不夠救急,只能「勸富民借穀」。東昌府堂邑縣(今山東省聊城市東昌府區西部與冠縣東部一帶)知縣張春還軟硬兼施地諭告富人若盡心捐輸銀兩或糧食:
行將祇奉神明舉三旌之舊典,垂諸不朽,載一邑之榮名
褒獎富人若捐錢他們將獲得當地的好名聲;但若自私自利的話,
他日追租理債,何辭以入縣門要之
知縣大老爺可就不管其死活了。不過這種話語究竟能打動多少富人的惻隱之心,委實頗難預料。
歸根究柢,要保障糧食安全不能端賴富人的善意、也不能遷就自然環境的限制,首先必得妥善分配土地,讓人民掌握生產資料,生產力和生產意願才能徹底解放。
此外,從歷代的糧食危機上還可以觀察到最關鍵的一點,漢唐物力凋敝與倉儲衰敗的主因都與戰亂有關,因此若國家兵戈擾攘或社會動蕩,就沒有餘力與安全的空間去保障生產和維繫相關制度。因此,若國家不安全,糧食供應也難以安全。
中共在建政後推行大規模土地改革,令1952年的糧食總產量比1949年提高44.79%,效果驚人。而生產力解放後,再配合品種改良、倉儲改進等措施,如科學家袁隆平研發的高產量雜交水稻、還有結合互聯網科技的智慧糧倉,這才能真正達到「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的目的,不再重現古代王朝的糧食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