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柏林影展入圍導演趙祥:中國教育缺精神榜樣
現時,中國有接近6000萬留守兒童,長期與父母分隔兩地,寄住在親戚或鄉村學校。留守兒童問題自改革開放後一直是中國獨有的現象,縱使經濟條件、鄉村建設乃至教育投入都有大大的改善,但兒童的精神需求卻仍然貧乏。以《石頭》入圍今年柏林影展新生代單元的中國導演趙祥,以兒童視角切入這個「老生常談」的議題:「留守兒童最需要的不是物質,而是精神榜樣。」
關注兒童真正需要
導演趙祥於上海戲劇學院畢業,早年曾參演過多套電影的角色,如關錦鵬的《長恨歌》和陸川的《王的盛宴》等。後來逐漸轉戰幕後,曾為中國獨立導演王小帥和劉傑等擔任過助導及執行導演,《石頭》是其沉澱多年的處女作。現年四十五歲的趙祥,觸碰的題材在中國並不罕見──留守兒童,但就是這個不罕見卻如原生問題一般的議題,於某個歲晚擊中了他的腦袋。「當時幾個朋友在聊天,談到一個報導,說捐助新衣物,足球和鞋給鄉村留守兒童。我當時就想,他們需要的或者不是這些。」
電影取景自湖北黃岡市蘄春縣,趙祥說這個縣城有百分之七十到八十的兒童留守。「拍攝之前花了大概一年時間準備和視察,當你見到一個個全是這樣的孩子看着你,心裏一定會有些感受。」
《石頭》講的故事很尋常不過:主角是叫「石頭」的11歲留守兒童,是「三好學生」,與祖母相依為命;意外獲得一個足球作為禮物,卻成為與好友和同學交惡的理由,最終成為難以磨滅的心理創傷。觀眾緊隨鏡頭,看到的是細膩的兒童心理與成長的無助,電影有如紀錄片一般的寫實感,小孩與小孩、與大人之間的相處卻張力處處。「電影是以單視角敘事,手持角度也是與孩子同等,通過他的感受,讓大家了解孩子是怎樣。我選的這些孩子他們本身就是留守兒童,演的就是他們自己本身。」
其實拍給家長看
《石頭》在今年香港國際電影節上映,早前曾入圍柏林影展的新生代單元。此單元旨在鼓勵拍攝適合青少年觀看的電影,但趙祥說「自己的初衷其實是想給家長看」。在《石頭》裏,11歲主角石頭的父母從未曾出現過,只間斷地以電話打來,石頭卻甚少接聽到電話。影片最尾,電話終於接通,卻只等來父親一句:「今年新年不能回來。」
在鄉村裏,除了祖母,石頭能依賴的只是一個不太有誠信的雜貨店主「三叔」,家長的缺失貫穿整部電影,石頭面對諸多困擾無從傾訴,讓人想起聚焦兒童生活的法國導演杜魯福和伊朗導演阿巴斯早年的兒童電影。
自2000年後,中國的留守兒童現象開始受到全國性報導和關注,這些被迫獨留家鄉的兒童,一年或許只有一次機會見到父母,不少研究都顯示他們在成長過程中容易形成心理缺憾或有偏差行為。趙祥暫時未有孩子,也沒有「留守兒童」的經歷,卻對兒童觀察入微,他說:「每個人都有童年,對童年生活感同身受,不管多大年紀都會有童年經驗,這些都非常類似。」
在德國放映期間,他曾和德國觀眾有過交流,他們表示很難理解中國的這些情況。「在西方人看來,父母不在兒童身邊非常不人道。」趙祥續說,他們看完電影後很難過,會說「為什麼會發生這些事情」,「好奇為什麼不能把孩子帶到工作地方,但裏面又有很多他們不理解的制度問題」。
趙祥說拍攝電影最想說的其實不只是經濟問題,因為其實如果有深入這些鄉村地方,會發現中國發展非常快,政府對教育投入力度也大。「留守兒童很早有人拍過,但通常拍的都是環境,像破校、破黑板這些既定印象,但現在已經不是這樣。」十年前拍留守兒童和現在分別已經很大,趙祥認為父母對孩子來說不只是生活保障,更重要的是精神榜樣,「而中國教育面臨最大的問題,就是精神榜樣的缺失」。
趙祥一再強調電影其實是拍給家長看。電影在北京放映時,不少有孩子的朋友看過後,心裏都非常難受。影片最後,石頭的足球已經無法修補,三好學生的獎狀也被他撕爛,一肚子的委屈只能苦澀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