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狂歡節|全球首屈一指年度盛事 了解背後指定服飾文化故事
大家有沒有到訪過威尼斯?被譽為歐洲最美水都的威尼斯美艷動人的水鄉景致令人陶醉,當地的玻璃工藝更是赫赫有名。不過,這個昔日國際貿易中心還有一樣鮮為人知的文化特產,隱藏著威尼斯的獨特歷史。
威尼斯狂歡節(Carnevale di Venezia )是威尼斯年度大型盛事,這個全球首屈一指的嘉年華,每年吸引無數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前來狂歡。其中,人們會在節日期間,戴上傳統的威尼斯面具,這個面具除了是狂歡節指定服飾,更代表著水都源遠流長的文化背景。
走在威尼斯街頭,逛不到三五間店舖,你總能發現販賣各式面具的商鋪在你附近。這些略帶詭異又艷麗悅目的面具是威尼斯從前的重要服飾,18世紀以前威尼斯人視面具為必要的日常裝扮。特別在威尼斯狂歡節期間,每人都會佩戴不同款式的面具狂歡盡興,因此威尼斯嘉年華也常被稱為「面具節」。
威尼斯狂歡節由來
威尼斯狂歡節早在11 世紀便有文獻記載,當時威尼斯人戰勝了阿奎萊亞宗主教,紛紛走到威尼斯著名的聖馬可廣場(Piazza San Marco)舉辦盛大慶典,人們最終整整慶祝了兩個多月才完結。此外,節日相傳亦是天主教傳統節日,狂歡節節期一般落在每年的二月,並於懺悔星期二,即四旬期開始前一天完結。四旬期是天主教派重要傳統節日,教會為了紀念耶穌基督曾到曠野禁食四十天,忍受魔鬼試探,於是把復活節前四十天定為四旬期,要求教徒在期間仿傚和思想耶穌基督的作為,一同齋戒、反省,並準備身心迎接耶穌復活。因此,威尼斯狂歡節會在四旬期前十數天舉行,直至懺悔星期二為止,人民會在這段節日期間盡興狂歡、大吃特吃,忘情玩樂以平衡緊接著四旬期的刻苦。
後來,威尼斯狂歡節因管治者禁止而在18 世紀沒落,直至1979 年才得以復興。如今節日洗去往日的宗教色彩,成為盛裝打扮、四處歡愉玩樂的大型慶典。人們會在節日裡打扮成18 世紀的貴族、貴婦,戴上面具,穿梭於城市之間,除了是大型的盛裝舞會,還有無數的遊行、戲劇、表演和比賽舉行,是世界一時無兩的嘉年華。
面具與威尼斯的故事
面具一直是威尼斯狂歡節的重要特色,幾個世紀以來威尼斯面具更發展出不同款式模樣。以紙漿製成的面具配以毛皮、寶石、水晶和羽毛等不同物料,塑造獨特、悅目的威尼斯風格。或許你會好奇,面具與威尼斯到底有什麼淵源,導致面具成為節日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服飾?
從前,在航海的黃金時代,威尼斯仍是東西方貿易交匯處,世界各地的人都會前來經商。為了避免讓他人知道自己正在達成什麼交易,威尼斯人形成一種在日常保密和隱藏身份的獨特文化,當人們談及金錢和資產時,戴上面具成為了一種禮儀;不論在商務上,抑或在賭桌上,面具作為一種服飾在威尼斯變得必要起來。再者,因為具備一定財富水平和涉及金錢談判的人需要戴上面具,在威尼斯戴面具很快就被廣泛認為是高尚地位象徵。逐漸地,貴族們會用奢侈服裝和佩戴面具來突顯上層階級身份;同時佩戴面具亦成為當時民主制度下匿名投票的政治用具,令面具成為了威尼斯常見裝束。
由於面具的匿名性,令威尼斯狂歡節為當時的低下階層,以及所有前來的人提供了幾週匿名狂歡、為所欲為的機會。狂歡節期間,低下階層終可以拋開當時階級分明的觀念,自由放蕩、賭博偷歡;貴族亦不介意在節日中人人戴上面具,因他們亦可以在狂歡節中盡興玩樂,參與無下限的慶典活動,從此便令面具成為當中重要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