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展2022 | 歷史研究者走訪舊建築 記錄古蹟辦名單的滄海遺珠
【藝文編按】2022年書展昨日開幕,本次書展以「歷史文化・城市書寫」作為年度主題,當中設有「文藝廊」三大專區訴說香港故事。香港資深新聞工作者和歷史文化研究者陳天權走遍香港多個舊建築,推出《時代見證:隱藏城鄉的歷史建築》一書,本文節錄作者自序,簡介香港各區文化保育情況。本書由古跡出發,以文字、圖像記錄下消逝中的「城中村」、鄉村古跡、殖民特色建築、民國軍人府第、多元宗教建築等,講述屬於香港的社區故事。
城市發展急速,舊樓被新廈取代,這情況以往沒有受到太大關注。直至 2006、2007 年政府清拆天星碼頭(1958 年)和皇后碼頭(1953 年),開始喚起民間的保育意識。兩個碼頭最終拆卸,但政府回應市民呼聲,2007年7 月成立發展局,推行文物保育政策,之後推出「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和「保育中環」,令部分建築文物獲得重生。
香港過去的文物保育工作由上而下,古蹟辦先提出為某些建築物評級或列為法定古蹟,交古諮會確定,之後康文署將部分政府閒置建築活化為博物館。但近十多年來,多見由下而上,民間積極發聲,部分歷史建築亦由民間團體構思活化。
灣仔半山司徒拔道的景賢里(1937 年)早期未獲評級,2007年7 月新業主購入後即動工拆卸。長春社公開呼籲保留,傳媒跟進報道,市民看見如此輝煌的建築物被鐵鎚敲破,都大感可惜。同年9 月古物事務監督(發展局局長兼任)宣佈景賢里為暫定古蹟,聯絡業主商討,最終以換地方式取得大宅業權,2008 年提升為法定古蹟。
過去也曾有市民叫停拆卸工程,令歷史建築逃過一劫。上海街的油麻地抽水站(1895 年)是九龍首座水務設施,當九龍水塘落成後,抽水站便關閉,改作其他用途。其後拆去工場和機房,只剩一座紅磚屋。由於政府不知其原本用途,當土地發展公司與發展商合作重建該區時,對拆卸紅磚屋並無異議。但 2000 年有街坊指出它的歷史價值,經水務署和古蹟辦查證,始知那是抽水站工程師辦公室,為現存最古老的抽水站建築。最後將紅磚屋評為一級歷史建築,2012 年活化為戲曲活動中心辦事處。
另一座納入重建範圍的舊灣仔街市(1937 年),發展商華人置業原計劃將之拆卸,但民間包括建築師都要求保留這座三級歷史建築。2009 年發展商決定採取折中方法,保留前半部約四成半面積,後半部拆卸以興建高層住宅大廈「壹環」。
中環政府山也曾掀起保育風波,2009 年發展局提出保留中區政府合署東座和中座予律政司使用,西座(1959 年)拆卸,與發展商合作興建一幢 32 層高的商業大廈。但許多市民表達反對意見,古諮會經諮詢後,決定將中區政府合署整體評為一級歷史建築,發展局在 2012 年底宣佈放棄重建西座的計劃。
不是所有歷史建築都獲大眾認同保留,已故富商何東在山頂道的何東花園(1927年),傳到其孫女何勉君後,在 2010 年向屋宇署申請拆卸重建,儘管古物事務監督宣佈它為暫定古蹟,但社會上沒有太大反應。由於業主不接納政府的保育方案,政府最終放棄引用《古物及古蹟條例》將何東花園宣佈為法定古蹟。
市民對中環永利街一列 12 幢舊樓(1950 年代)卻有截然不同的反應,港產片《歲月神偷》在該處取景拍攝,2010 年上映時勾起許多人對舊香港的回憶。市建局正計劃重建該區,市民紛紛表態保留。最後市建局將永利街剔出重建範圍,並翻新舊樓租給非牟利機構使用。
滿載市民回憶的皇都戲院,前身是 1952 年落成的璇宮戲院,1997 年結業後改作其他用途。新世界發展逐步收購戲院和毗鄰的皇都戲院大廈,社會上掀起保育皇都戲院的聲音。古蹟辦將它放入新增評級名單,最初僅被評為三級歷史建築,古諮會要求專家小組重審,其後提升為二級,最終確定為一級歷史建築,發展商表示會將皇都戲院活化為表演場地。
主教山配水庫帶來的轉變
近期最多人關注的保育個案是前深水埗配水庫,又稱主教山配水庫(1904 年)。它位於窩仔山上,1970 年代停止運作,地面成為街坊的晨運場地。由於出現裂縫,水務署在2020年底僱用承判商動工拆卸,不料挖開地面後露出令人驚嘆的羅馬式拱券。有街坊試圖阻止鑽挖車挖掘,有人拍攝影片在網上分享,旋即成為全城熱話。民間人士自發搜尋配水庫的資料,證明其年代久遠,屬早期九龍水務工程一部分。發展局派員入內視察,亦認為價值甚高。其後宣佈修復,日後開放給大眾享用。
配水庫和其他地底下的建築物都沒有列入評級名單,馬己仙峽道食水配水庫(1901 年)和克頓道食水配水庫(1908 年)約在十年前拆卸,市民都蒙在鼓裏。2017 年古諮會又通過將 31 項構築物或地點剔出新增項目名單之外,包括石碑、界石、防空洞、隧道、水缸、戰時爐灶、公園、廣場、墳場、棚屋、鹽田遺址等。水務署今次通報古蹟辦拆卸主教山配水庫時以「水缸」稱呼,令古蹟辦不以為意,沒有要求進行文物影響評估,亦沒有親身視察,令這百年配水庫差點灰飛煙滅。
亡羊補牢,古蹟辦一口氣將五座戰前配水庫(主教山配水庫、前油蔴地配水庫、山頂食水配水庫、歌賦山食水配水庫,和雅賓利食水配水庫)加入新增項目名單,又將多項戰前構築物一併納入,包括香港動植物公園的門柱、台階、牌坊、演奏台及配水庫隧道口,其他還有薄扶林輸水管(其他分段)、鴨巴甸炮台、赤柱古道構築物和筲箕灣古道石橋等。這兩條古道在 2021 年初被市民重新發現,引起關注。
作者:陳天權
出版社: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1/10/15
滄海遺珠的歷史建築
古蹟辦曾委託四個團隊在 1996至 2000 年進行全港歷史建築調查,錄得8,803幢建築物,大部分建於 1950 年以前。古蹟辦挑選1,444 幢進行深入研究,交專家小組按六項準則評級,以一級的價值最高,其次為二級和三級。若評分過低,則不予評級。2009 年公佈專家評審結果,之後由古諮會逐一確定。
身為一級歷史建築,可能的話須盡一切努力予以保存,但不代表不能拆卸,皇后碼頭和何東花園先後在 2008 年和 2013 年被拆卸了,只有法定古蹟(Declared monument)才受法例保護。
這份記錄1,444 幢建築物的名單有助提高市民對歷史建築的興趣,古蹟辦亦可藉此說服評級建築的擁有人放棄拆卸。但全港有價值的文物建築何只千多幢,尚有不少漏網之魚未被發掘。古蹟辦在 2011 年增加一份新增項目名單,收入民間提出的建築物或構築物,最初有 13 幢,2021 年初已增至 300 多幢。
但仍有一些舊建築沒有包括在 1,444 名單或新增項目名單內,例如上水鄉的應鳳廖公家塾(1828 年,又稱明德堂)、港島東區的白沙灣炮台(1903 年)、大埔錦山的聖安德肋堂(1926 年)、荔枝窩的小瀛學校(1927 年)、洪水橋的鄧鏡波別墅(約 1920 年代,現為元朗寶覺小學)、沙田上禾輋的佛光堂(1932 年,現為先天道安老院一部分)、中環的聖保羅堂牧師樓(1935 年,現稱雪卿樓),屯門聖公會第一代聖彼得堂(1937 年)、赤柱監獄(1937 年)、荃灣弘法精舍(1939)等。另外,不少鄉村樓房也沒有被列入評級名單,例如元朗白沙村的楊苑、新田下新圍一排村屋,以及打鼓嶺週田村 108 和 109 號房屋,若業主拆卸也不引起外界注意。
戰後建築如大嶼山的聖母神樂院(1950 年代)、茶果嶺的香港路德會聖馬可堂(約 1951 年)、九龍扶輪社鴉蘭街中心(1950 年代初,原是沙眼診所)、九龍醫院毗鄰的香港聖約翰救傷隊九龍及新界總區總部(1953 年)等,亦具時代特色,應給予評級。1970 年或以後的現代建築,古諮會議決暫不評級,曾用作越南難民營的新秀大廈(1973 年)已在 2020 年拆卸了。
古蹟辦在 1990 年代所做的全港歷史建築調查名單一直沒有公開,主教山配水庫事件發生後,本土研究社透過《公開資料守則》向古蹟辦取得這份 8,803 名單,當中不少建築物已拆卸。譬如牛池灣聖若瑟安老院的小堂,由於沒有被選入 1,444 名單,發展商不作保留。古諮會主席蘇彰德說,8,803 名單中有 100 至 200 幢建築物值得再深入評估。農圃道的新亞書院舊址(1956 年,現為新亞中學),及西貢窩美村的聖母無玷原罪小堂(1932 年),就應該給予評級了。
【本文獲中華書局授權轉載,標題由編輯撰寫。本文並不代表藝文格物立場。】
作者簡介 | 鍾情遊走城鄉,尋找歷史遺跡,觀看民間節慶,關注文物保育,常以建築、風俗、宗教和保育為題在報刊撰文,又為不同機構主持講座。現任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香港公開大學李嘉誠專業進修學院及香港生態旅遊專業培訓中心的兼職講師。著作有《香港歷史系列:穿梭今昔、重拾記憶》、《香港節慶風俗》、《被遺忘的歷史建築》、《神聖與禮儀空間:香港基督宗教建築》和《城市地標:殖民地時代的西式建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