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故火鍋館︱年假Netflix人氣劇《殭屍校園》有何成功處?︱影評
Netflix的《殭屍校園》,喪屍加校園,這個組合不算新鮮,如果你熟悉日本動漫,佐藤大輔原作、佐藤庄司作畫,2006年9月開始連載,2010年7月5日電視動畫首播的《學園默示錄》,堪稱是這類型作品的經典。
文:何故
《殭屍校園》,改編自韓國人氣漫畫家朱東根在2009年至2011年於Naver Webtoon連載的《現在,我們學校》(지금 우리 학교는,另有譯名《極度恐慌》),因為充滿血腥、暴力和色情,被列為19禁,但原來劇集已有所收斂,第一集閔恩智(吳海秀 飾) 被迫脫去上衣後跪在地上拍片,或許已令部份觀眾嘩然,據說原著漫畫中這一幕更激烈,竟然是男學生們集體性侵女學生……
《殭屍校園》的賣點除了大量番茄醬,拍攝上也很有心思,特別是幾場喪屍肆虐校園的重頭戲,鏡頭運用和場面調度,配合電腦特技,都有極高的水準,如果不計較令人一再吐槽再吐槽的情節,整體感覺屬A級!對比Netflix其他喪屍主題的作品,包括:《屍戰朝鮮》、《屍戰朝鮮:雅信傳》、《#ALIVE》等,以及類近的《Sweet Home》,《殭屍校園》在台前幕後各方面的整體表現都更勝一籌!個人認為《殭屍校園》比《魷魚遊戲》好看得多!如果只能在《殭屍校園》和《魷魚遊戲》中選擇一部開拍第二季,絕對是《殭屍校園》!
《殭屍校園》共12集,相對其他韓劇,節奏算是明快,但部份文戲仍見冗長,表面上是角色太多,群戲太多,校園內外多線發展,實際上是創作人太貪心,企圖探討各式各樣的命題,除了熱門話題的校園欺凌,還有未成年媽媽、點擊率至上的網紅文化、為求目的不擇手段的政客、只懂服從不懂思考的軍人、以及哈佛大學著名教授心理學家馬克.豪塞(Marc Hauser)的「電車難題」等,也不忘嘲諷代表韓國精英的首爾大學學生。如果減少兩至三個角色,全劇縮短為10集,故事會更流暢,效果會更理想。
《殭屍校園》以虛構的「孝山市」為背景,漫畫原著中的病毒被稱為「HS病毒」,這是「孝山市」的英文縮寫,病毒的起源並非人為,乃是墜落在「東海」裡一顆隕石的微生物所演變,這些外太空微生物經過數百年變異成為蠕蟲,牠們將海裡的魚作為食物,並將魚作為宿主附身,科學老師李炳燦的兒子真秀,偶然釣到一隻正被蠕蟲啃食的魚,間接被蠕蟲咬到後,變成了「HS病毒」的傳播者。
《殭屍校園》劇集的病毒,改為在美國取得細胞生物學博士學位後歸國的李炳燦(金炳哲 飾)所製造的「約納斯病毒」。李炳燦因為兒子真秀(李民久 飾)被同學欺凌,學校卻打算息事寧人,他發現老鼠被貓逼到絕境後會失去理性,體內的睪酮分泌量會急速上升,令老鼠有能力對貓進行暴力反擊,李炳燦在老鼠身上提煉出病毒後,打進自己兒子體內,希望他可以反擊自保,卻輾轉令曾經欺凌真秀的女學生金賢珠(鄭伊瑞 飾)被老鼠咬後受到感染,結果令病毒全市爆發,更引致軍方介入……明白校園欺凌是此劇的重要命題,但個人認為漫畫原著的設定更有趣,劇集卻改編為一場「由老鼠引發末世災難」、「由校園欺凌演變為武力鎮壓」的荒誕鬧劇。
按照喪屍故事的套路,被病毒感染的人類變成喪屍,被喪屍咬了的人類也變成喪屍,沒被感染也沒被咬的人類就要用各種方法努力掙扎求存,從而在絕境中見證人性的光輝(但更多是看見人性的黑暗……)然而,《殭屍校園》卻多了一個物種,就是被喪屍咬後也不會完全異變,仍然具有「人性」的「無症狀感染者」,為故事帶來變數。另外,女主角南溫祖(朴持厚 飾)疑似對病毒免疫,但不排除只是女主角的光環,又或是編劇故弄玄虛,亦有可能是第二季的伏線。
《殭屍校園》沒有像全智賢、李政宰、李炳憲的韓國一線演員,由一眾年輕演員領銜主演,除了曾客串《魷魚遊戲》的李瑜美現年27歲、童星出身的河承里現年26歲,其他主要演員,包括:朴持厚(2003年出生)、尹燦榮(2001年出生)、朴所羅門(1999年出生)、趙怡賢(1999年出生)、劉仁秀(1998年出生)、李恩泉(1999年出生)等,平均年齡約20歲,他們都各有精彩表現,其中令人留下最深刻印象的首選飾演班長崖南拉的趙怡賢,次選飾演射箭天才張荷莉的河承里,然而,大部份演員都臉容相似,直至最後一集也未必能夠叫出他的姓名,只能依靠髮型和服飾來勉強辨認。
《殭屍校園》是一部政治正確的「男女平權」劇集,劇中女角不再只是等待被拯救,生存能力和戰鬥力都比男生更強,女主角南溫祖因為父親是消防署急救隊長,故此擁有絕地求生的知識,而殺滅喪屍排行榜的榜首,絕對是用弓箭的張荷莉,將拖把改成長槍的李思泉也應該在三甲之內,深不可測的還有足以媲比《鬼滅之刃》的竈門禰󠄀豆子的班長啊!然而,其他支線的女角,包括李青山(尹燦榮 飾)以他名字開設炸雞店的媽媽(李智賢 飾)、女性國會議員朴恩希(裴海善 飾)、未婚媽媽女學生朴熙秀(李彩殷 飾)等,她們雖然豐富了劇情,卻也挑戰了觀眾的耐性。
對比《學園默示錄》,《殭屍校園》缺乏像毒島冴子的厲害角色,對抗喪屍的武器和方法,以及主角們每次移動後所獲得的物資,都過於單調和理所當然,部份角色的死亡更過於刻意,觀眾看了數集已感到麻木,往後即使再有角色死亡,也未能牽動觀眾的情緒。慶幸第十一集來一場重大破壞,為不眠不休地追劇的觀眾在疲累中帶來短暫的驚喜,也沒有浪費Netflix給予劇組的龐大資源。
最後,好奇一問,英文劇名「All of Us Are Dead」會否有詐欺之嫌?中文劇名為什麼不是《喪屍校園》或《活屍校園》?選用「殭屍」一詞,到底有何原因或玄機?
(專欄「何故火鍋館」每月刊出,標題由編輯撰寫。本文不代表藝文格物立場。)
作者簡介︱何故,內向、憂鬱而文靜的作家,已推出超過 20 本小說。從電影和打邊爐領悟人生道理。
更多電影評論文章,可參看作者Facebook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