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電影看造型藝術 Matrix如何成經典教材|活學VIVA|馬世創專欄
上次說到舞蹈、音樂和繪畫,今次談談雕塑、建築、文學和戲劇在電影中如何呈現。
文:馬世創
雕塑方面,大家或許想到《人鬼情未了(Ghost)》或是《羅丹的情人(Camille Claudel)》等以陶塑或雕塑家為題的電影,但我更想指出的是在製作人苦心經營燈光、場景和故事下,一幕幕經典的角色造型和動作。例如《廿二世紀殺人網絡(Matrix)》中男主角躲避子彈一幕,製作團隊研發的全方位拍攝技術,多角度欣賞到時間凝固的人物動態,成功讓觀眾留下深刻印象。
還有《鐵達尼號(Titanic)》中男女主角在船尾大鵬展翅的一幕,以及《占士邦(James Bond)》電影系列,主角經典持槍的造型也引來不少電影模仿。如果將雕塑定義為「造型藝術,即是以物料和技藝製作出立體造型的視覺藝術。」那麼電影中道具正符合這個定義。電影《鐵達尼號(Titanic)》的道具組就製作了不同比例的模型,以滿足拍攝的需要,最大的長達60米,當中每個模型都是巧奪天工的藝術品。
至於建築與電影更加密切,早在默片時代的《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The Cabinet of Dr. Caligari)》就非常前衛,片中抽象鋸齒狀建築物充份表達出德國式的抽象表現主義,是學習現代藝術的理想素材。而在歷史人物傳記電影中,我們亦可以從片中出現的建築物及室內場景,了解不同時期的建築風格。例如:《後窗(Rear Window)》片中的建築群是為了該片而搭建的,就是依照當時的風格。
假若我們認同建築能反映生活,看看科幻電影,不難看到製作人對未來生活的看法。《第五元素(The fifth Element)》中的未來世界在表面上十分繁華和先進,但人們卻住在蝸居裡,片中摺合式的家具與開放式的設計,與今日的新盤開則不謀而合,是建築商參考電影,還是電影製作單位的神預測?我們不知道,只知道愈住愈細是大勢所趨。
最後是文學與戲劇,兩者與電影都很相似,就是借故事說出某些意義。所以不少名名著都在三個藝術領域上 都有不同的發揮。中國名著如《三國演義》就是作者羅貫中綜合民間傳說、戲曲和話本而寫成的,是文學與戲劇的結合。再發展到今時今日,電影《三國之見龍卸甲》和《赤壁》等也就是從小說的基礎上發展出新的詮釋。而金庸筆下的武俠小說也經常被拍成電影,限於電影上的種種限制,這些長篇小說往往被改篇,雖然未能忠於原著,或會引來讀者的批評。但其實當中改動的心思絕對值得研究,甚至衍生出新的意義。
至於西方文學方面,電影《登陸月球記(Trip to the Moon)》乃出自法國同名小說,電影更具體地顯現當時人們對月球的想像。其月球臉的圖騰更成為經典。另外,一些著名的劇目如《Twelve Angry Men》被拍成電影,導演模仿舞台的限制,幾乎整齣戲都在陪審團室內進行。全憑各個演員精練的演技,掀動觀眾的情緒。當中人物的性格刻劃、故事的起承轉合以至故事的寓意,都可以仔細探討。
筆者才疏學淺,只在每個藝術領域都只能蜻蜓點水般提出一些觀點。當中例子未必最佳,或有更佳的引例說 明。而電影亦不能代替上述任何一個領域,只是當我們若以電影作為切入,或許可以擴闊學生的視野。畢竟電影既考慮商業收益,照顧大眾的口味,又重視美學的追求,每個畫面都經過心思細密的計算。它作為龐大團隊所製的藝術創作,必定有值得取經的地方。期望讀者下次看電影的時候,不妨從不同角度分析當中的巧妙,或許你會找到多一層意義。
【延伸閱讀:解讀藝術元素 經典電影如何成藝評教材?|活學VIVA|馬世創專欄】
(專欄「活學VIVA」每月刊出,標題由編輯撰寫,原題:「從電影看藝術:第八大藝術(下)」。本文不代表藝文格物立場)
作者簡介|馬世創,北角協同中學視覺藝術科主任,「賽馬會教師創新力量」第四屆創新教師夥伴。
【一齊回顧以擅長繪畫人性孤獨、美國畫壇大師 Edward Hopper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