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畫家Edward Hopper 繪出二十世紀都市疏離感

孤獨畫家Edward Hopper 繪出二十世紀都市疏離感
撰文:賴家俊
出版:更新:

疫情下,限聚人數一減再減,食肆又禁堂食,艱難的日子下,難免好一段日子要過孤獨寂寥的生活。上世紀擅以寂寥為創作主題的繪畫大師 Edward Hopper,一生經歷兩次世界大戰和美國經濟大蕭條,見盡世道人生,今天,我們來重看這位大師的作品。

Edward Hopper(1882-1967) 出生在紐約州奈亞鎮一個富裕家庭,自小接受良好教育,13歲已創作第一幅簽名油畫。高中畢業後,在紐約藝術與設計學院學習藝術與繪畫,期間遇到對他影響最大的藝術老師 Robert Henri (1865-1929),這位老師經常要求學生的創作要「引起世界騷動」,更教導他們「重要的並非物件本身,而是你對它的感受。」

1920年代是 Hopper 繪畫風格日漸成熟的年代,這十年美國經歷高低起伏,由經濟榮景陷入大蕭條,生活的大起大落影響了他的創作。1933年,現代藝術美術館為他舉辦第一次大型回顧展,奠定他在藝壇的顛峰地位。

藝術家的性格,影響他的創作風格。Edward Hopper 性格沉默,不善交際,大部份時間花在閱讀、欣賞黑白電影和藝術創作上。他的藝術生涯始於1913年31歲之年,作品以「現實主義」(Realism) 為類型核心,是屬於起步較晚,產量不多但作品對美國繪畫藝術影響深遠的藝術家。

+3

他以擅於描繪孤獨的美國當代生活風景而聞名。由於 Hoppper 愛和太太去看黑白電影,所以對光影如何能引導觀賞者情緒特別敏感,因而他的作品亦以嫻熟運用光影,突顯都市的孤獨情緒而聞名。作品主題經常以都市、女性、塊狀色彩等元素建構疏離空間。畫作常以獨特的光源,尤其是都市的各種人造光源,建構於只能於電影畫面中見到的佈光場景,配以常見的孤獨一人,尤其作品常見影單隻影的紅衣儷人,盡顯現代都市生活中各人的孤單無助和生活的苦悶。

Edward Hopper 傳世作品不算太多,但不少成為經典。當中例如:

《夜巡者》(Nighthawks)

Edward Hopper:《Nighthawks》(1942) (Wiki Art)

他於1942年創作的作品《夜巡者》(Nighthawks),畫家有感於在日本偷襲珍珠港後,全美國內籠罩陰霾,他把這樣感覺和氛圍注入這幅畫作中。畫作中幾位孤獨的顧客坐在某個城中24小時營業的餐館裡,街外空空如也,餐館中卻有著非常明亮的日光燈,畫作中央背對觀眾的顧客,各自若有所思沒有互動,各自孤伶伶的坐在小館當中,當中一名紅衣女子成為眾人一眼鎖定的主角,裝扮艷麗卻與周圍眾人沒有交流,館內眾人看似在同一個空間,但各自卻有自己的空間。

《自動販賣機商店》(Automat)

Edward Hopper:《Automat》(1927) (Wiki Art)

繪於1927年的《自動販賣機商店》(Automat),亦是 Edward Hopper 另一幅名作,一名獨行女子在夜間的一間自動販賣機商店,靜靜的凝視她手上的一杯咖啡。畫中透過夜間窗戶,映照出兩排延伸相同的燈具,透露出些許的孤寂和無奈。而這名坐著的女子的表情雖然只是寥寥數筆,但看到她在穿上華麗美服和化妝以外,鬱抑寥落的心情。可能在放下整日繁囂生活後,晚上這一刻她只想靜下來,凝視她手中的一杯咖啡,思索許多困擾她的心事。1995年,《時代雜誌》使用此畫作為封面圖片為一個故事,描述在20世紀的壓力和抑鬱症。

1967年,Hopper 在紐約市華盛頓廣場區的畫室去世,他的妻子畫家 Josephine Nivison,在他去世十個月後離開了人世。目前紐約的惠特尼博物館藏有大部份愛德華的畫作,而在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伊利諾州的芝加哥藝術學院,也能找到一些愛德華的經典作品。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