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場的黃金時代》(上)-不斷演化的室內消費空間|開卷樂
香港的商場隨處可見,購物商場往往是當區的地標,不過大家對商場背後的故事又知多少?建築設計師何尚衡整理各種來自政府和私人機構的紀錄,寫成《香港商場的黃金時代》一書,以圖文並茂方式講述香港商場發展史。
文:香港電台開卷樂|原題:《香港商場的黃金時代》(上)-不斷演化的室內消費空間
香港電台文教組節目《開卷樂》由鄭政恆、黃怡、鄒芷茵、唐睿主持,逢週六晚上8時30分至9時,港台第二台播出。節目重溫 : https://podcast.rthk.hk/podcast/item.php?pid=541
追源溯始,何尚衡指現代商場的出現與城市化有關。「在工業革命後,汽車開始在路面行駛,馬路成為相對危險的地方,行人因此逐漸走入內街。當時,購物拱廊成為了連接馬路與內在行人通道的空間。行人需要一個安全、不受侵擾的環境,這種需求逐漸演化成集中消費的娛樂空間。」
首座現代購物商場由奧地利出身的美國建築師、有「美國商場之父」之稱的Victor Gruen所創,是1956年建成、位於美國明尼蘇達州的南谷購物中心。這是世界首座大型室內的購物空間,其後美國各地相繼把概念大量複製,至今遍佈全世界。
由購物拱廊到百貨公司
因應社會的需要和發展,西方室內購物場所由購物走廊、百貨公司,慢慢演化至購物中心以至現代購物商場。香港也有類似的軌跡,早期香港的商廈集中在中環,以古典建築風格建成,部份商廈有臨街地舖。至1930年代,中環告羅士打行落成,借鑑了西式購物走廊的概念,部份商舖門面面向室內走廊。這亦是香港首座綜合用途建築物。
香港的百貨公司比購物拱廊更早出現。本地首間有紀錄的百貨公司是創立於1850年的連卡佛,當時公司在中環德輔道搭建店舖,經營輪船用具和伙食,至1905年的時候已發展成具規模的百貨公司。何尚衡分析,當時不少百貨公司看準香港的商機,紛紛在唐樓空間內經營,慢慢才發展成分樓層、分區域的購物空間,如男裝女裝、日常用品等,方便消費者購物。
香檳大廈——商場發展過渡階段的例子
隨着香港經濟發展,消費空間亦漸漸由戶外遷到室內。上世紀五十年代,政府為了容納更多來港移民和難民在市區居住,遂於1956年6月1日修訂《建築物條例》,放寬建築物高度限制,令唐樓可以重建為樓面面積更大的新式住宅大廈。拔地而起的現代建築漸漸取代較矮的古典建築物,1957年入伙、位於尖沙咀金巴利道的香檳大廈便是其中之一。
香檳大廈內籠的空間運用十分破格,最低兩層是零售空間,一樓是大酒樓和夜總會(後變成大都酒店和金巴利酒店),二樓至八樓屬於住宅,是香港第一個連同住宅一併發展的商場。此外,大廈亦安裝了早年住宅較少見的空調,並設有升降機、水喉、煤氣和電話,設備先進。不過,何尚衡指出,此乃商場發展的一個過渡階段,「天花板與消防設備外露,建築物料平實,住宅下的商場相對於洋行和重要商業區沒有那麼高檔。」
配置現代設備
除香檳大廈外,位於中環的萬宜大廈也是其中一個成功由街舖轉為商場的例子。萬宜大廈是香港首個與現代辦公室一起發展的商場,樓上是商業樓宇,下方是商場,最大的賣點是安裝了香港首部自動扶手電梯。這並非刻意為之,而是因為地理條件的侷限——大廈臨近的兩條平衡街道有高低差,令設計師引進扶手電梯,連接面向德輔道的商場地下,以及通往皇后大道的商場一樓。室內空間設空調,這種設計除了為行人提供更舒適的通道之餘,也能帶動商業活動。不過,第一代萬宜大廈已於1995年拆卸,現址於1999年重建落成,是為第二代。
《香港商場的黃金時代》一書也提及當年政府整治街道攤販,將他們遷移到室內街市的故事,連同商場空間的變化,令香港的零售及消費生態不斷改變。下回我們會再跟讀者探討,昔日的商場如何演變成今日的模樣。
(本文原刊於報章專欄《開卷樂》,此為加長版。圖片為編輯所擬,本文不代表藝文格物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