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香港》以舌尖細味傳統 認識「老派」飲食之必要|開卷樂
每逢大時大節、紅白二事,新界圍村傳統會在祠堂廚房,烹製盆菜以饗族人。平凡但豐富的食材:炆豬肉、冬菇、枝竹、蘿蔔、豬皮等,層層堆疊,匯聚一盆,形成獨有滋味。原居民十分重視盆菜,稱這項活動為「食盆」,大家圍坐而食,氣氛熱熱鬧鬧,亦象徵團結、合家團圓。
時過境遷,吃盆菜不再是圍村人的專利,更演變成香港人農曆新年的一大「傳統」,當中與本地社會變遷有何關連?翻開《飲食香港: 一位人類學家的日常觀察》一書,或能找到答案。
文:香港電台開卷樂|原題:《飲食香港:一位人類學家的日常觀察》以舌尖細味傳統 認識「老派」飲食之必要
香港電台文教組節目《開卷樂》由鄭政恆、黃怡、鄒芷茵、唐睿主持,逢週六晚上8時30分至9時,港台第二台播出。節目重溫 : https://podcast.rthk.hk/podcast/item.php?pid=541
《飲食香港: 一位人類學家的日常觀察》的作者張展鴻,是香港中文大學人類學系教授。人類學重視社會錯綜複雜的全貌,因此這本書並非著眼於描述食物的外觀、味道或烹調手法,而是透過飲食文化,透視香港傳統價值觀、思想、社會變化,以至文化身份認同等一系列問題。
走入鄉郊「食盆」尋自我
「食盆」可追溯至本地宗族形成的明代中晚期,在新界圍村已有數百年的歷史。1990年代,本地旅行團開始盛行。張展鴻提到當年不少居於都市的港人參加一日團,踏足鄉郊土地,探索新界的傳統。作為新界鄉村獨特飲食文化的盆菜,亦開始得到旅行社及媒體廣泛推廣,而更廣為人知。「食盆」於2017年被列入首批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盆菜於過去二、三十年間,逐漸從新界圍村走進市區,酒樓、餐廳紛紛於農曆新年推出外賣盆菜,選用的食材多元,當中不乏矜貴的鮑參翅肚,連鎖快餐店也推出新穎的「迷你盆菜」。張展鴻指出盆菜普及原是一件好事,讓更多人了解圍村的文化及生活習慣,但同時亦使盆菜原有的意義被忽略了。
由平民食材到鮑參翅肚
「這個位置需要拿捏,不是叫大家也要回到祠堂裡面吃盆菜,我們可以接受外賣盆菜,可以接受一些新派的盆菜,或者高價的海鮮盆菜。食物可以因應人們·今天的需求而改變,不能墨守成規。但我們需要加強對於原有那種歷史文化的理解,希望可以做到,勿忘盆菜傳統的意義。」張展鴻道。他認為,盆菜代表了文化傳統及新界以血統為本的社會結構之獨特性,亦涉及情感依附及身份認同。時至今天,港人於新年與家人朋友「做節」吃盆菜,亦反映共餐在社會中的重要性。
勿忘傳統文化始源
作者從人類學的角度出發,一方面盼為香港飲食文化研究提供新的見解,成為餐桌上與人打開話匣子,深入交流的新話題,亦希望引發讀者思考,在日常飲食中多踏出一步,了解本地飲食背後的文化意涵,細味箇中更深層次的滋味。
(本文原刊於報章專欄《開卷樂》,此為加長版。圖片及標題為編輯所擬,本文不代表藝文格物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