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季】何兆基:理想藝術教育不一定在學校 學生應多接觸社會

撰文:潘浩欣
出版:更新:

香港的大專院校均開設藝術相關的課程,課程各有特色──城市大學以新媒體創作為主,香港大學及嶺南大學提供藝術理論課程,公開大學以電視、電影製作為核心,中文大學和浸會大學的藝術課程則以視覺藝術為主。修讀高中視藝術科後,中學生傾向繪畫或做平面創作,創作型學生多選擇中大或浸大修讀藝術文學士,學習藝術理論外也落手落腳做創作。
人稱「基哥」的何兆基教授目前在中大藝術系任教,亦曾在浸大視覺藝術院教書,他與我們分享藝術教育的看法,苦口婆心地鼓勵藝術畢業生不要停止創作。

現於中大藝術系任教的何兆基,之前亦曾於浸大視覺藝術院任教,可謂桃李滿天下。(受訪者提供)

中大藝術重傳統 浸大視藝擴闊創作媒介

在「延伸的身體」課堂上,何教授(右)戴上學生鄧澍豐(左)身體裝置作品 《賈克梅第 》,作品意圖限制配戴者的視覺,讓人體驗經驗畫家賈克梅第所稱的「現象學式觀看」的繪畫方法。(何兆基)

「中大與浸大其實很不同。中大藝術歷史悠久,多年來發展了一套傳統,老師們重視傳統和現代藝術的表現形式,學生必須兼顧美術史和創作。而浸大視覺藝術院成立十多年,較為年輕,還在眾多院校中尋找定位,浸大想學生全面掌視覺藝術,所以教授更多的創作媒介。」何兆基教授於2009年在浸大視覺藝術院出任碩士課程總監及副教授。任教七年後,他在去年回到母校中大教書,在藝術系出任藝術文學碩士課程總監及副教授。

中大藝術系成立於1957年,初名是藝術專修科,是新亞書院創設的兩年制藝術課程,直至1959年中大藝術系才提供本科課程。中大課程重視傳統文化,學生必須修讀「藝術史」,當中以中國藝術史為主;學生亦須修讀有關「現代藝術創作」課程,學習傳統及西方媒介的技巧。而浸會大學視覺藝術院於2004年成立,2005年開辦本科生課程,課程分為「藝術及媒體創作」、「工藝及設計」兩個專門範疇,學生須修讀傳統媒介及新媒介的技巧、藝術理論,以及平面設計、金工、玻璃等。

今年浸大視覺藝術院的畢業展覽中,學生應用多元不同的創作媒介,如雕塑、平面設計和書法。(潘浩欣攝)
「回歸後,由於種種的社會變化,年輕藝術家和藝術系學生的作品有種無奈感,反映年輕人的焦慮,反映他們在時代中的箇中體會,這是很獨特的表達方式。」
何兆基教授
在何兆基的「延伸的身體」課堂上,學生王韵雪(中)和曾天美(左)展示作品 《體現》,參與者戴上作品行走,雙腳會受壓力而感到麻痺,作品探討日常視為理所當然的身體存在感。(受訪者提供)

兩大學學生截然不同的創作手法

何教授說,浸大學生在低年級時接觸廣闊的創作媒介,到三、四年級後,學生找到創作方向或心儀媒介。從兩間院校的藝術畢業展亦可看出端倪,浸大學生應用多元有趣的創作媒介,如玻璃、金工、現成物、自己身體等;而中大畢業展中有較多畫作,包括工筆畫及油畫。何教授解釋,浸大有較多全職老師,專門負責教授特定媒介。而他將於下年九月親自任教一年級生的「立體造型」,亦會教授與身體有關的科目——「延伸的身體」,擴闊學生的創作媒介,與當代藝術接軌。

創作題材方面,何教授認為學生按自己喜好而創作,院校沒有指示學生需要以什麼題材創作。「近幾年,藝術學生喜歡分享個人的生活體驗,或對社會議題作出回應,他們都在較強烈的社會氛圍下塑造創作題材,這是個人的創作特色,多於某校院的特色。」

然而,外界一直認為浸大學生較關心社會,經常用創作介入社會事件。何教授認為這是源於啟德校園被迫遷的歷史因素,逼使學生走出去社會表達想法。2012年,浸大啟德校園被政府加租,校方無力支付租金,視覺藝術院面臨被迫遷的危機,學生於是成立關注組,不時上街示威,與舊同學拍賣藝術作品,以自己方法救校園。

「我未到中大教書時,與外界有差不多的印象,中大學生是否躲在深山,什麼也不理?教了一年後,我發覺中大學生的表達方式較間接,他們將社會的體會內化,再轉為自己的體會,以間接手法呈現作品,不喜歡直接回應議題。」何教授又指校園環境遠離社會,讓學生靜心消化社會事件。

九龍啟德將面臨大型重建,居民和老店紛紛遷離舊區,浸大應屆藝術畢業生凌中雲向街坊收集鐵傢俬,削去傢俱的鐵鏽,以數件散裝作品《啟德》作為他的「家」。(潘浩欣攝)

香港學生作品呈焦慮狀態 反映年輕人的時代體會

何兆基教授曾遠赴美國和澳洲進修,分別修讀藝術碩士和藝術博士。問他外國藝術教育與和本地教育有什麼分別,他表示,居住在大城市的外國學生熟悉當代藝術的發展,而香港學生多從書本和網上接觸當代藝術,因此要作兩者比較並不公平。「紐約學生一出街看展覽,便能體會當代藝術的推演運動,香港學生好難時常到外國博物館,難以體會西方藝術現瑒感受。」

雖然香港學生難以掌握當代藝術的發展脈絡,然而,在大是大非的社會背景下,學生藉創作呈現無力感。「回歸後,由於種種的社會變化,年輕藝術家和藝術系學生的作品有種無奈感,反映年輕人的焦慮,反映他們在時代中的箇中體會,這是很獨特的表達方式。」何兆基教授說。他認為外國藝術教育普遍比香港好,因為外國藝術學科有長遠歷史,然而香港的社會條件造就學生一種獨特的無奈情調,外國學生未必有類似的經歷,他形容「這未嘗不是此時此地的寫照」。

「不要停下來!在香港,要堅持創作是很辛苦的,特別是要揾工、有家庭負擔的學生。如果放下創作一兩年,想先儲儲錢,就很難回復創作心態。」
何兆基教授

DSE規限學生創造力 有藝術天份可循另類途徑入學

考評局今日(30日)公布2018年基準試報告,當中英文寫作的達標率只有43%。(資料圖片)

香港的藝術教育又有什麼問題呢?何教授指最大的問題在於中小學教育,香港中學文憑考試(DSE)的制度規限中學生的創造力,視藝科老師過於考試主導地去教學、貼題,令學生失去獨特性,學生們被塑造成相似的創作和思考模式。「我們收到很形式化的作品集。例如,學生就着題目,做個Mind Map 作Brainstorming(腦力激盪),然後做資料搜集。這不是錯誤做法,但DSE制度下,學生做幾個計劃都是以同樣方法應對,當他們做創作時,已被既定形式框着了。上到大學時,我們用很多時間『卜番鬆』中學的創作方式。」何教授一直對答如流,但一提及教育問題,先是長嘆一聲,失意地說自己也不知道解決方法,並鼓勵中學生在課餘時間觀賞不同展覽,從中發掘興趣。

幾位中大藝術系學生在何教授(右)的課堂上,運用椅子做成大型雕塑。(何兆基)

「有藝術天份的學生不一定能進入大學讀藝術,因為入學收生有一定的成績要求。這些另類學生可以從第二些渠道讀入大學,這才是我們的思考方向。」在現時大學聯合招生系統(Jupas)的制度下,中六學生需透過公開考試考取入學分數,才能獲大學錄取。如果學生成績未如理想,又想繼續讀書,大多考慮報讀副學士、文憑課程,現而大學所設的Non-Jupas學額不多。

「現在我們隱約有這條路,讀完副學士、文憑課程,再報入大學讀三年級。由於他們從不同渠道學習藝術,與透過JUPAS入學的學生的思考方式截然不同,JUPAS學生創作相對保守,外來生能引入刺激,帶些新鮮看法入來。如果這個平衡做得好,我覺得是個出路。」

何教授時常教授以身體做創作的科目,圖中學生透過身體互動,體驗雕塑的重心與平衡感。(受訪者提供)

社會見識很重要 學生應多多接觸外界

何教授有十多年的教學經驗,他心目中理想的藝術教育是什麼?他說,不同院校的學生能多多交流,了解彼此的長處。然而,最重要的教育不一定在學校發生,社會見識也是重要一環。「接觸社會的意思不一定是指社會或政治議題,而是創作應該更貼近生活。這不是媒介的問題,而是藝術家的態度。」何教授期望學生多運用社會資源,觀看不同展覽,參與相關活動。

各大院校的畢業展快要完結,應屆畢業生即將離開校園,何教授再三叮囑畢業生要堅持創作:「不要停下來!在香港,要堅持創作是很辛苦的,特別是要揾工、有家庭負擔的學生。如果放下創作一兩年,想先儲儲錢,就很難回復創作心態。」他指,如果畢業後的四、五年繼續創作,以後更能堅定地走藝術路。

他建議學生們一起分租工作室,聚在一起創作,互相鼓勵對方,甚至發起工作室開放日,讓大眾觀賞年輕藝術家的作品。「即使沒有人找你做展覽,你要也找機會展示自己的作品。展覽是年輕藝術家的推動力,打開門做展覽、開放日,能逼自己努力創作。」

何兆基個人照(受訪者提供)

何兆基 profile

香港中文大學現任藝術文學碩士課程總監及副教授。1989年本科畢業於中大藝術系,1995年獲美國鶴溪藝術學院藝術碩士,主修雕塑,2003年獲澳洲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藝術博士。他的作品常見於國際大型藝術展覽,包括曾代表香港參與第二十三屆巴西聖保羅國際雙年展(1996)及第四十九屆威尼斯雙年展(2001)。除創作與硏究外,何教授亦具備豐富的教學與學術行政經驗, 在加入中大藝術系之前,他先後任職香港浸會大學視覺藝術院副教授兼碩士課程總監(2009-2016)及香港藝術學院學術總監(2000-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