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其自然》
「你由得我順其自然吧。」
這名70歲老翁因為跌倒,手臂骨折而被送入醫院。主治的骨科同僚見他近幾天變得反應緩慢,懷疑他患上腦退化,便向精神科部門作諮詢,精神科醫生除了在精神病院及門診工作,也會為其他科目的病人提供意見,協助其他醫生的工作。
撰文:青山醫院精神健康學院李嘉泰醫生
當天剛好輪到我「接單」,到骨科病房會診。雖然我上次來到這裡已經是幾年前當實習醫生時候的事,但依然對病房的擺設佈置剩下三分印象,不久便找到了伯伯的床位。
據聞陳伯是個剛剛退休的清潔工、獨居、住院近半個月來沒有親友探訪。滿頭白髮的他,右手戴著個大手掛、身體向左傾側、眼神放空、目無表情。我站在他床邊一兩分鐘,他也沒有反應。
「他拒絕進食,這幾天都在吊鹽水。」他的專責護士早前告訴我。「跟他說話也很少回答,整天呆在床上。」
「喔?」 若伯伯真的患有腦退化,那麼應該也是很嚴重的地步了。雖然也不是沒有可能,但是……「他到醫院便是這樣了嗎?」
「不,這情況上個星期才開始逐漸變成這個樣子。」
「喔……」 腦退化不是沒有可能,但是短時間內純粹因為退化而急劇倒退的機會便微乎其微。
我向他打招呼:「你好,我是李醫生,可以告訴我你有哪裡不舒服嗎?」
一般而言,有病而住院的人都樂意跟醫生談說身體問題,甚至主動申訴,但是陳伯卻頗為被動,問一句答一句,態度敷衍。「住了醫院多久?家住哪裡?年紀多大?」每個問題都要耐心等待才得到一兩個字的回覆,每個答案猶如要花盡功夫才能擠出的最後一點牙膏。
既然他不願意寒喧,那不如單刀直入。「聽說你這幾天沒吃飯。」我道。
「哼!」他反問。「哪有心情?」說起來,帶一點火。
我追問:「心情?可以告訴我,你受傷入院之後,心情是如何?」
他終於望了我一眼。「還可以怎樣?年紀大了,右手又這樣。」陳伯面色再度下沉,似乎還在暗示:我已經沒用了,是一件廢物。
「骨折總有一天會好啊。住院那麼久,你有沒有期待出院之後做什麼?」
他的眼神再次放空,彷彿在凝望遠處的景物。「我從入院那一刻,就對什麼也沒有期待了。」寡言中,伯伯默認了我心底的疑問。「快走,我不值得浪費你的時間。你由得我順其自然吧。」你幹什麼也沒有用,我已經無藥可救了。
喔~
照常理,手臂骨折雖然需要兩三個月的康復期、但並不是什麼絕症。可是,人的判斷在負面情緒影響之下會被扭曲,而這些扭曲的想法亦會進一步影響情緒,造成惡性循環(也就是所謂的「轉牛角尖」)。伯伯受到骨折的打擊後出現了無力感與無價值感、情緒低落、食慾不振、疲倦、欠缺動力等等,反映他的情緒不只是一般的憂愁,而是患上了抑鬱症。
這個情況並不罕見,尤其是年紀較大的人。長者亦更加常出現健康問題、社交生活貧乏及孤獨等等的風險因素。而因為抑鬱症可以導致患者記性差及反應緩慢,身邊的人有機會將患者的抑鬱症與腦退化混淆,亦即是所謂「假性痴呆」。
如果陳伯的情況是出於抑鬱症的影響,只要抑鬱的症狀得以紓緩,便應該會有改善。同時,症狀會影響他參與各種運動及訓練的動力,及時的治療能使他更加投入康復的過程。治療情緒病的藥物種類繁多,我因應他的情況去安排他開始服用一款特別振作食慾的抑鬱藥。
用藥既是科學、也是藝術。只要精確地對準病徵背後的病變,便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事隔兩個星期,每晚半顆藥,他開始食粥,再不用吊鹽水,也逐漸參與復康治療。
陳伯的個案不再由我跟進。事後偶遇同事聽說,他出院後到了老人院去,有望休養好身體後再度回家。
《香港01》「01醫務所」與青山醫院精神健康學院合作,隔一個星期二刊登由醫護人員撰寫的專欄【筆下心澄】。
「澄」即是把水靜放,讓水中物沉澱,然後變得清澈。願你靜心細味每一篇小故事,見微知著,明白自己及別人的內心,把事與情看得更透澈。看得清楚,懂得珍惜,願此專欄能安撫你情緒的波瀾,享受歲月靜好。更希望你把這份體會和你關心的人分享,好讓美好人生的路上多一個夥伴。
故事細節經修改以保障病人私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