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唔好諗咁多啦》
相信大家曾經都有以下的經歷吧。有一天,男友在 Whatsapp 對話中彷彿變了另一個人,語氣突然變得冷淡,回覆簡短。當時你可能會在想:「我有做錯事嗎?」「他不愛我了嗎?」「他一定是有新歡了。」跟朋友傾訴時,很多時候得到的回覆是「唔好諗咁多啦,無事嘅!」但我們真的可以就此停止胡思亂想嗎?
撰文:青山醫院精神健康學院鄒嘉慧醫生
我的門診病人家明是一位40多歲,患有抑壓症的男士。門診當天,他手持拐杖,在媽媽的陪同下,一拐一蹶的走進診症室。他原本是一位頗為成功的工程師,可惜3年前遇到的交通意外改編了他的故事,令他不幸要截肢,從此不能夠再自如的走路了。此後,他就像戴了一副墨鏡,眼前一切彷彿變得黑暗和絕望。他感到很自卑,再抬不起頭來,甚至每次外出也要用帽子遮蓋自己的臉。3年以來,他一直在門診接受藥物治療,卻仍然無法完全走出深淵。
當天,他跟我分享了最近接受物理治療時一些困擾他的經歷。他在接受訓練時總感覺四周病人家屬的視線都集中在他身上,令他感到很不安、自卑,最後選擇放棄接受治療。說到這裏,坐在身旁的媽媽說了一句:「我已經勸他不要理會其他人,假裝看不見。」如果你們是家明的媽媽,你們會怎樣跟他說呢?後來家明跟我說,覺得其他人望著他是因爲歧視和看不起他,令他感到自卑,繼而放棄治療。
家明這種在沒有足夠證據下主觀地相信自己的看法,正正是我們所謂的「思想陷阱」的一種—「妄下結論」。透過病人們跟我分享生活中大大小小的憂慮,我發現當中不少人像家明般陷入了「思想陷阱」。如果將精神病比喻成一個深淵,在接受治療的初期,病人抓緊了醫生拋下去的繩子,用藥物把他們拉出的半途中卻往往被頑固的「思想陷阱」卡住了。那究竟可謂「思想陷阱」?
每一個人對事情的看法都受著個人的經歷和背景所影響,而形成了個人的思想模式。一些常見可能引致心理疾病的「思想陷阱」包括「全有或全無」(All or Nothing Thinking)例如︰工作沒有意義等於應立即辭職;「過度簡化」(Overgeneralization )例如︰男友一次的簡短回覆就認爲他不愛你;「妄下結論」(Jumping to Conclusions)例如︰家明的例子。當一個正常的想法走向了極端化,便可能成為鑽牛角尖的「思想陷阱」。
其實精神科醫生除了開藥以外,很多時候也會透過心理治療去治療病人,而目前流行的心理治療法之一,是認知行為治療。
認知行為治療的理論主張「思想」是驅動人情緒和行為的主要原因,因此我們只有通過充分了解三者之間的關聯和相互性,才能讓病人得到合適的治療走出困境。例如,家明有著「妄下結論」的思想模式,導致他看到其他人望著他,便立刻下定論 :一定是他們看不起我了,繼而令他感到自卑、緊張,身體亦會響起心跳加速、口乾、頭暈、手震等不同的警告訊號,最後甚至選擇放棄治療。由此可見,思想、情緒、行為及身體感覺都是息息相關的。要打斷負面反應和行為的惡性循環,便需要積極地從以上元素中作出轉變。認知行為治療的目標是要透過改變思想模式,讓病人看到同一事物的其他可能性,從而發現影響情緒的並非客觀事實本身,而是我們對事物的主觀想法。
試想想如果家明當時能夠把自己從固定思維中抽離,從不同角度分析其他人望著他的原因,例如是出於好奇,甚至是欣賞他勇敢站出來接受治療,便會變得更加積極,對康復抱於希望。相反,選擇逃避甚至是鞏固自己一貫的頑固想法,只會令病人越陷越深。
當然,最有科學根據的做法是接受一整套認知行為治療,但香港人生活繁忙未必能抽空,加上醫院資源有限,這未必是最實際的做法。但當自己身邊有人鑽牛角尖或留意到自己/他人的負面情緒和身體響號時,也可以嘗試用認知行為治療理論當中的技巧,透過反問來幫助自己從不同的觀點與角度去看問題,走出思想陷阱,建立積極健康的方法去面對情緒,減少逃避行為。下次如果有朋友向你提出看似無理的猜測和想法,不妨先不要說「唔好諗咁多啦」而是嘗試提出其他可能性,協助他們走出思想陷阱。
《香港01》「01醫務所」與青山醫院精神健康學院合作,隔一個星期二刊登由醫護人員撰寫的專欄【筆下心澄】。
「澄」即是把水靜放,讓水中物沉澱,然後變得清澈。願你靜心細味每一篇小故事,見微知著,明白自己及別人的內心,把事與情看得更透澈。看得清楚,懂得珍惜,願此專欄能安撫你情緒的波瀾,享受歲月靜好。更希望你把這份體會和你關心的人分享,好讓美好人生的路上多一個夥伴。
故事細節經修改以保障病人私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