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婆婆服亞士匹靈胃出血 聯合醫院涉開漏胃藥
一名年逾八旬的婆婆今年3月底及4月初因胸口痛,到聯合醫院求診及住院時,院方給她服用亞士匹靈,醫護人員卻忽視她出現胃出血徵狀副作用,家屬遂自行將她轉到私家醫院求醫,獲得緊急治療止血。婆婆的媳婦批評院方失責,才決定公開事件,「因為延醫和誤診,除了險些喪命,亦加劇她認知障礙病情惡化。」
婆婆首次入院時稱胸口痛,醫生開了治療心臟病的亞士匹靈給她服食,其媳婦說醫生沒有提醒亞士匹靈可能導致內出血,也沒開預防胃出血的藥物。婆婆數日後出院,未夠24小時再因疼痛入院,醫生依然給予亞士匹靈。之後家屬連續兩天發現她大便呈黑色,醫護人員卻指是深綠色,堅持是另服的新膽固醇藥反應。
轉私院即入深切治療部
「我想安排奶奶轉去私家醫院,她精神每況愈下,已經不能說話。一到浸會醫院,她情況被視為非常危險,要立刻入深切治療部,有內出血,當下私院醫生確定是要立刻止血及輸血,生命垂危。後來多次檢查都確定是胃潰瘍,之後再吃亞士匹靈,造成胃出血。我相信並非人人都花得起私家醫院的手術費,這次花了二三十萬。」
聯合醫院:醫生認為不需處方藥物
聯合醫院發言人回應稱,婆婆首次入院後,「病人的血色素指數正常、亦沒有消化道出血的徵狀,醫生經臨床評估及考慮其他潛在風險因素後,認為在處方亞士匹靈時不需要同時處方預防胃出血的藥物。」院方指她第二次入院後,醫護人員並沒發現她有黑糞或出血情況。出院當日她的血色素指數下降,血壓及脈搏正常,醫生判斷可能是消化道出血,即時處方治療胃出血藥物,並計劃安排病人作進一步檢查,「病人家屬其後簽署『自行出院同意書』並安排病人轉到私家醫院接受治療。」
公共醫療醫生協會前會長佘達明指,事故反映臨床醫生經驗不足,「這是容易犯的錯,因為心臟和胃病也會心口不舒服。開亞士匹靈藥時,有百分之九十九會同時開胃藥。」
從乙型肝炎患者鄧桂思因醫生開漏藥而導致需要緊急換肝,到這位婆婆胃出血未獲注意,究竟香港醫療系統發生什麼問題?
1.有限資源難以應付「誇張」服務
立法會醫學界議員陳沛然醫生指香港急症室是世界級服務,很多非急症的病人輪候急症。另一方面,醫院為了獲得更多撥款,只能巧立名目推出新的服務,例如成立外展隊,使資源不斷外流。
2.聯網分配資源非以病人為本
公眾經常歸咎門診輪候時間太長,但聯網分配資源的制度,只會從第二個要排長龍的專科門診,把病人搬去成功縮短時間的醫院,卻不增加醫院資源。
3.專科化制度呈弊病
陳沛然認為,很多時一般內外科門診或病房已可滿足病人需要,「但當病人要求看專科,你也不敢不轉介,因為病人權益很大。有些病人看六七個專科,到不同醫院。」
4.開藥權限徒添專科醫生工作量
專科醫生只能處方自己所屬專科的藥物,結果,不少病人未有獲得即時的全面治療,只能透過層層轉介,才能取得某些其他專科的藥物和治療。某些血壓藥和膽固醇藥等常見藥物同屬專科設限藥物,專科門診需包攬長期病患者的藥物配給工作。
5.基層醫療不能配合
陳沛然批評是衞生署不夠積極,未能提供足夠的基層醫療,遠遠不及英國、澳洲等地區。蕭旭亮指有很多長者或家屬當醫院是療養院。
6.電腦系統提示不足
電腦顯示的資訊太多,令醫生反而難以收到重要資訊。佘達明更說:「這個系統根本包羅萬有,醫生只有五分鐘看病,又要看人又要看電腦,顧得哪一樣?」即使看完也未必消化得到,故電腦僅輔助性質,不能依賴。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
想了解更多關於醫療事故的分析,可留意5月29日出版的第62期《香港01》周報,各大書報攤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