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四28】紀念館「關我?事」顯新生代漠視 八旬翁嘆人抹殺歷史
在「六四關我?事」海報前,過客匆匆。一位八旬老翁特意前來設於JCCAC的六四紀念館,拾起片片回憶,未忘28年前集會聲援時的憤慨,往年與亡兄到維園燃起燭光,喃喃道「點可能忘記。」對新生代不屑悼念,他慨嘆是抹殺歷史。館內人來人往中,有中史老師帶「00後」學生,上一課教科書以外的歷史堂;有新移民學生第一次深入了解六四…28年前的事,來自不同世代的訪客,對海報上的「?」都有自己的故事與答案。
從來唔係歷史抹走人,係人將歷史抹走。
儘管館內場地另一邊有其他團體辦活動,一簾之隔不時傳來嬉鬧聲,館內的人卻一律專注於手上老舊報刊,氣氛嚴肅,其中81歲的何先生倚仗,對着掛牆的天安門遇難者位置圖,抬頭凝視良久。
何先生年邁有腿疾,仍特意由荃灣居所孤身來到紀念館,笑言難得出一次遠門。他遙想1989年跑馬地集會有他的身影,一來覺得學生可憐,二來是對內地政權徹底反感,那份憤慨,至今未忘。以往多年每逢六四,其兄長都會早早相約他到維園,「佢對呢件事(六四)都好耿耿於懷。」兄弟在燭光映照成雙影,惟 4年前兄長逝世, 一切成追憶,無人同行,何先生亦因行動不便,未有再去。
六四「關我?事」? 「係教育嘅失敗」
紀念館的主題是「關我?事」,何先生直斥「係教育嘅失敗。」在香港教育不講近代史的環境下,「你後生,再後生一輩更唔知道以往七、八十年到現在為止發生嘅歷史……點解要漠不關心呢?作為現在的年輕人真係好可悲。」六四不再受新生代重視,他感慨良多,「從來唔係歷史抹走人,係人將歷史抹走。」
何先生曾聽親戚提及在英國看過一套六四紀錄片,他仍牽掛着,「想睇下有無我唔知嘅部份。」聽記者言及或可在Youtube找到,他即從口袋拿出手機讓記者教他,離開紀念館前也一直喃喃道「點可能忘記,點忘記呢…」
中史老師不忿教科書留白 「00後」學生︰鑑古知今
任教中史3年的劉老師,亦趁臨近六四帶「00後」學生參觀紀念館。對於教科書提及六四時有太多留白,她忿忿不平,故每年教到「改革開放」時,也會播放六四資料片段及講解,「如果只照書教,學生可以咩都唔知…一代唔知,再傳一代唔知,就慢慢消失。」
就讀中四的黃同學及楊同學表示,他們都從劉老師的課堂認識六四,參觀紀念館後,最深刻是翻閱到一份當年6月3日的報章,說學生聚集天安門是「參觀民主女神像」,一片祥和景象,令他們驚訝,當時報道都有左、中、右派之分。作為「00後」,黃同學有自己的見解,「六四可能是香港未來一面鏡,香港都追求民主中,點知他朝一日唔會有解放軍、坦克入嚟鎮壓運動。」
新移民學生︰從六四明白為何有傘運
在館內圖書角,投入於翻閱相冊雜誌的阿儀(化名),7年前由廣東來港,現於科大就讀商科一年級。阿儀來港後也知悉六四,但至今天才真正了解當中細節,有不少衝擊,尤其逛紀念館旁特設的「體驗館」,當看到黃色帳篷時,直言「以前有六四,今有雨傘運動,更明白點解學生參加,為咗民主去上街。」
她想像到1989年天安門廣場上的學生,與她現今歲數相若,能體會到「同齡人」對追求理想的勇氣,尤其第一次讀到那篇《絕食書》,最深刻兩句是「我們不喊,誰喊?我們不幹,誰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