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改善專科門診輪候時間

撰文:01醫務所
出版:更新:

管理專科門診的輪候時間,一直是我們最關注的課題之一。外界目光經常會落在那一堆輪候時間數字,掃視一番,找出「最長的輪候時間」。外界一些文章標題,例如「專科排期等了又等」、「看不到的醫生」等等,很是刺眼。事實上,現在的專科門診輪候時間確實不理想,我們亦非常緊張,亦正不斷推行各項措施,努力縮短病人輪候時間。

撰文:醫院管理局質素及安全總監黃立己醫生

近期公立醫院內科穩定新症的最長輪候時間(第90百分值數)已由122個星期降至102個星期;至於不少市民關注的眼科專科,穩定新症最長輪候時間(第90百分值數)亦已由143個星期減至近期的100個星期,輪候時間減少約30%。醫管局會繼續多管齊下,持續改善專科門診的服務。

人口老化加上醫療水平提高,市民越來越長壽,慢性疾病日益普遍,以致公營醫療需求與日俱增。醫管局每年專科門診服務量已達800萬人次,每年更增加約90萬個新症,加上大量舊症,專科門診的輪候時間不但越來越長,不同醫院聯網個別專科的輪候時間差異亦越來越大。等待的滋味殊不好受,病人等待,更是難受;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縮短病人輪候時間,我們實在是責無旁貸。醫管局過去一直多管齊下推出各項措施,我們已在不斷努力,務求持續改善專科門診穩定新症的輪候時間。

最近有朋友「溫馨提示」我,去年《施政報告》提出多個縮短專科門診輪候時間及改善病人體驗的績效指標 (KPI),當中包括目標在二○二三/二四年度把內科專科穩定新症的輪候時間減少20%。朋友問:「一年轉眼便過,追到KPI了嗎?」,一副替我捏一把汗的樣子。

把內科專科穩定新症的輪候時間減少20%,即是將最長輪候時間(第90百分值數)由122個星期減至97個星期或以下。雖然97個星期,即差不多兩年,仍是很長的時間,但也是逐步改善的好開始。事實上,近期內科門診整體輪候時間已持續改善,最新內科穩定新症的最長輪候時間(第90百分值數)已降至102個星期。至於不少市民關注的眼科專科,穩定新症的最長輪候時間(第90百分值數)亦已由143個星期減至近期的100個星期,輪候時間減少約30%。誠然,這些數字仍不屬理想,我們會繼續努力改善。

針對改善專科門診的輪候時間,醫管局於二○一九年年底已確立了「截上游」、「放下游」和「中間分流」的策略,我們不時檢討並優化相關策略,力求減輕專科門診服務壓力。

「截上游」目的是減少轉介病情穩定或非必要的病人到專科門診,同時善用家庭醫學專科診所,安排病情較輕微的新症穩定病人於家庭醫學專科診所跟進。

「中間分流」顧名思義,將獲轉介至專科門診的個案作出適當分流,也會成立更多以醫生主導的跨專業團隊「綜合診所」,讓護士及專職醫療人員會提早介入,為輪候專科門診的病人提供適切照顧。

「放下游」則是將康復及病情穩定的個案作覆檢及適當安排,從釋放壓力角度出發,引入「共同醫治模式」,透過公私營協作分流病人交由私家醫生照顧。

對於外界一些批評,例如文首提及少部分標題刺眼的文章,我們一直採取虛心聆聽意見的態度,亦視之為鞭策與提醒,力求改善專科門診輪候時間與病人體驗。雖然目前有部分需求較大的專科輪候時間仍然較長,但在同事共同努力下,部分專科輪候時間已有改善,希望外界能理解,大家都在努力提升專科門診的服務,部分專科亦漸見成效。我們會繼續配合政府的政策方向,多管齊下,善用資源,持續改善專科門診的服務。

醫管局。(資料圖片)

《香港01》「01醫務所」與醫院管理局合作,逢星期三刊登由醫護人員撰寫的專欄《園遊。杏林》。

「杏林」出自三國時代名醫董奉的故事,後世以「杏林」稱頌醫護,數位來自醫管局的杏林中人帶領看倌園遊杏林大觀園,透過文字細數杏林人、杏林事,分享箇中點滴緣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