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使命感改寫「鐵達尼」浪漫悲劇
繼1912年4月「鐵達尼號」沉沒後,1914年5月29日,發生了震驚20世紀第二大海難——在14分鐘內英國「愛爾蘭女皇號」沉沒。這船是加拿大太平洋輪船公司的驕傲,當時為最新技術結晶體,但天降橫禍,在大霧中被另一艘船撞到,當時船上1 477名乘客中,共有1 012人罹難。更因船沉得太快,沒有時間遵從婦女和兒童優先救助原則,所以138名兒童乘客中,只有四名僥倖生還。
船上乘客中有170名救世軍青年領袖,正前往倫敦參加國際周年大會。他們的客艙就剛好在救生衣儲物艙的旁邊。他們全都以最快的速度穿上救生衣並跳入了海中,但最後這170條生命卻無一倖免。到底發生過甚麼事?
撰文:九龍東醫院聯網總監楊諦岡醫生
有一位體格魁梧的中年男倖存者,熱淚盈眶,聲音顫抖地描述被救的情況:當時有位20歲出頭、體格嬌小、身穿救生衣的女子,拼勁地游向他身旁,問他:「信了耶穌嗎?」他回答:「沒有。」這女子就即時把身上的救生衣脫下,交給他,並向他說:「你比我更需要這件衣;將來好好把握機會返教會。」
根據倖存者還原當時情況,原來170位救世軍青年領袖跳入海後,紛紛游到落水者身邊,脫下身上的救生衣為他們穿上,直到全部救生衣被送出,而他們卻全部罹難。
以上不是電影情節,而是歷史事實。當中沒有渲染巨輪沉沒也不能淹沒的浪漫愛情,反而道出了在生死關頭,青年人活出「救世」使命,捨生成仁,實踐人性光輝的一面。
五月尾,我被邀參加一個名為「活出召命的醫者」聚會。與會者都是年青人,有醫生、護士、專職醫療人員和在各專業受訓的學生。他們一眾醫護最前線的,都有那170位年青領袖的素質,對「救急扶危」同有使命感,但人口老化所帶來的工作重擔,猶像大家都同在這一艘正下沉的醫療輪船,壓力大大打擊了他們原有的熱誠和堅持。
事實上,照顧病人直至康復是一件埋身職事。當病人臨床情況嚴重時,極需全天候廿四小時、無休止密集式和跨專業的醫治和照料;當病情逐步穩定下來時,用心的關顧和貼心的扶持,會令病者感到康復的盼望和恩惠。
年青醫護當然也認同堅持救急扶危的使命重要,但似乎時間匱乏困擾著年青一代是一個常態,如資深的領袖能鼓勵各人持守「救急扶危」,以身作則,可以令他們繼續前行,不感孤單,也會更願意多付上私人時間和心力,去做好非常有意義的救治工作。
其實各人一天都有二十四小時,不會比旁人擁有多一秒或少一秒,所以匱乏與否,見仁見智。同一時間,因為人逐漸成長,身份角色也增多。例如,自己不單是一位醫生,也是家中的丈夫和爸爸,亦都是教會(或某社交圈子)的一員,所以安排時間於工作、家庭和教會(或社交)成為莫大挑戰。
多年來,用心聆聽、留心觀察、虛心試行,務必使家庭、工作和事奉(或社交)三個生活圈融合成為一個圓,做到「三圈一圓」,就不再為三圈疲於奔命。會上年青人都對三圈一圓的生活模式大感新鮮。我期盼他們各人都可以逐步重奪時間主權,把自己的生命時間同時投放於盡心愛護家人,持守救急扶危和同建共濟社群三圈上。
要如何勾劃出屬於這一代的三圈一圓?就交由各位年輕同業創意無限地規劃了!
《香港01》「01醫務所」與醫院管理局合作,逢星期三刊登由醫護人員撰寫的專欄《園遊。杏林》。
「杏林」出自三國時代名醫董奉的故事,後世以「杏林」稱頌醫護,數位來自醫管局的杏林中人帶領看倌園遊杏林大觀園,透過文字細數杏林人、杏林事,分享箇中點滴緣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