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內容

社區人情味|黃浩然、蔡曉慧化身「一日樓長」石硤尾邨連繫街坊

撰文:王玥晨
出版:更新:

近年有不少新公共屋邨相繼落成或重建,而不少市民都希望有機會上樓,但大家有沒有想過,搬屋、裝修、適應新生活等,並不是想像中容易呢?猶幸在這些新社區,有「樓長」的出現,默默支援街坊的需要,協助他們盡快融入新生活。日前,藝人黃浩然夥拍泳將蔡曉慧(Sherry)化身「一日樓長」,到石硤尾邨體驗「樓長」這個平凡街坊的非凡任務!

石硤尾邨分不同期數重建,部份居民早於15年前入伙,但部份卻於最近三年才陸續搬入。居民來自五湖四海,各有不同需要,因此浩然及Sherry作為這邨的「樓長」,希望以不同服務幫助居民及編織互助網絡。

藝人黃浩然夥拍泳將蔡曉慧(Sherry)化身「一日樓長」,到石硤尾邨體驗「樓長」這個平凡街坊的非凡任務!

樓座「有心人」逆境見人情

探訪有需要的鄰里是「樓長」的日常工作之一,當日浩然及Sherry亦不例外,「行孖咇」探訪於前年搬到這邨的許伯伯。許伯伯憶述「初到貴境」的情況:「當時完全不認識左鄰右里,感覺如在大海一樣迷茫!幸好遇到『樓長』,他們不時致電慰問及探訪,又分享很多社區資訊,令我逐漸適應。」許伯伯特別感謝「樓長」於過去兩年無懼疫情嚴峻,仍然持續探望及派發防疫物資。「疫情期間日日在家中對著四面牆,哪怕只是一通電話或一盒口罩,有人關心總覺得安心一點!」

活動當日黃浩然及蔡曉慧就親身探訪於前年搬到石硤尾邨的許伯伯。
一班「樓長」派發防疫物資及日用品予邨內有需要長者。

以舊帶新 新街坊的「盲公竹」

探訪家庭之後,浩然及Sherry馬不停蹄到附近擺設街站及帶領社區導賞團。Sherry沒想到街站人頭湧湧:「不少新街坊均表示不熟悉四周環境,希望在街站獲取一些有用資訊,例如社區服務及資源等。而在街站幫手的『樓長』都是這裡的『地頭蟲』,既熟悉社區又及有豐富的鄰里網絡,可以成為新街坊的『盲公竹』。」

「樓長」其中一個職責就是要在街站跟街坊分享社區服務及資源等資訊。

「一日樓長」 反思「安樂窩」的定義

浩然完成「一日樓長」後有感而發:「從前我覺得『家』是代表一間『屋』或自己的家人,但今日我體會到鄰里守望之情同樣重要。在石硤尾邨,『樓長』的幫忙拉近了新舊居民的關係,為社區注入人情味,讓大家都住得開開心心!」Sherry補充:「最初以為『樓長』跟隊長或班長一樣,要有一些過人之處才勝任。經過這次體驗,我觀察到『樓長』有一個共通點 ─ 就是十分熱心!原來只要有心,每個人總會有一些可以貢獻的地方,如時間、人際網絡等,希望更多人願意為社區踏出一步。」

話你知:社區投資共享基金「樓長」計劃

「樓長」的由來可追溯至2003年非典型肺炎(SARS)爆發期間,社區投資共享基金(基金)有見當時人心惶惶,鄰里關係疏離,便資助社福機構在南區鴨脷洲邨及漁光邨開展「樓長」計劃,推動街坊貢獻所長關顧鄰里,建立互助互惠的文化,讓社區更有凝聚力。

有見第一代「樓長」計劃成功推行,基金乘勢鼓勵更多資助計劃因應不同的社區需要,開展「樓長」計劃。直至目前,基金已於全港不同地區資助超過130個「樓長」計劃,「樓長」的蹤影遍佈新舊公共屋邨、鄉村、以至不適切住所等。由鄰舍輔導會於石硤尾邨推行的「樂活石硤尾」地區支援網絡計劃是其中一個「樓長」計劃。計劃主任羅嘉熙表示:「『樓長』在這邨擔當重要的角色,透過探訪、擺設街站、舉辦定期聚會等,連結新舊街坊,於邨內建立互助網絡。」

只要有心,任何人都可以成為「樓長」,貢獻所長,讓社區更有凝聚力。

有關社區投資共享基金

於2002年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成立,在社區推行多元化的社會資本發展計劃,推動市民及社會各界發揮凹凸互補精神,齊心建立跨界別協作平台及社會支援網絡,從而建立互助互信、守望相助、社區凝聚力等社會資本,讓個人、家庭及組織互相支援,令社區能力得以提升。

基金Facebook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ciif.hk

基金網頁:www.ciif.gov.hk

(資料及相片由客戶提供)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