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新冠與新冠疫情下的精神健康

撰文:01醫務所
出版:更新:

新冠疫情在全球肆虐超過兩年,尤其在疫情初期,大家都擔心疫情的傳播、重症及死亡風險等。隨著病毒持續變種,目前主流的Omicron變種病毒引致重症及死亡率較其他變種為低,大家的焦點也慢慢轉到新冠的後遺症,即「長新冠」身上,而社會也日漸關注新冠對精神健康構成的影響。
撰文:大灣區醫療協進會精神科專科醫生葉沛霖醫生

「長新冠」症狀包括精神後遺症

世界衛生組織對「長新冠」的臨床定義為:發生在確診或可能被新冠病毒感染的人身上、通常在染疫後三個月內出現、持續至少二個月、且無法由其他診斷解釋。「長新冠」常見症狀包括:呼吸困難、疲倦、 失去嗅覺及越來越多人關注的精神後遺症。

有關「長新冠」精神後遺症的學術研究

一份於2021年12月在學術期刊發表的薈萃研究綜合分析51篇學術研究,並涵蓋多個國家裡超過18000位新冠患者,其中跟進患者時期的中位數為兩個多月 (最長為六個月) 。研究發現新冠感染後最常出現的症狀及其百分率分別為:失眠(27.4%)、疲倦 (24.4%)、 認知減退 (20.2%)、焦慮症狀 (19.1%)、 創傷壓力後症狀 (15.7%)及抑鬱症狀 (12.9%)。

但值得留意的是,上述研究的對象超過一半在醫院接受治療;相反只有大約六分之一是在社區接受治療。這情況在其他較早期的新冠後遺症研究中也較為常見,因為早期新冠患者出現重症或需要住院的比例較高。

由於新冠Omicron變種病毒患者的入院率相對較低,同時該變種病毒出現至今亦只有半年左右,感染者會否出現其他長期的症狀,以及上述數據能否適用於Omicron患者身上 ,則仍需更多分析和研究才可下定論。

新冠病毒造成精神及認知後遺症的具體機制仍有待了解,可能性包括直接感染腦細胞、免疫系統反應及腦細胞供血減少等。當然受感染及疫後康復的壓力和住院的經歴等,亦可能產生情緒反應而最終引發後遺症。

新冠疫情下的精神健康

事實上,新冠疫情持續已超過兩年,不少市民感到多種巨大的壓力。雖然每人的處境及所承受的壓力有異,但壓力對個人精神健康亦可以造成負面影響。

常見的壓力反應包括:焦慮 (恐懼、害怕、身體反應例如手震、心跳、呼吸困難、流汗、腸胃不適、頭暈、頭痛等) 、情緒低落 (對事物失去興趣、失去動力、疲倦、難以集中精神、出現負面思想等) 、易怒、睡眠失調和飲食失調等。

疫情「抗壓」良方

面對疫情壓力可以嘗試以下方法:

-首先要了解對自己造成最大壓力的原因。例如經常瀏覽社交媒體而接觸大量疫情資訊,以致越看越焦慮,便要考慮適量減少接觸相關資訊。

-向可以信任的家人及朋友分享自己的壓力及情緒,他們或許可以提供實際的協助 (例如照顧小童) 、聆聽及提供情緒上的支援。縱使社交聚會減少,仍可透過電話及訊息與家人及朋友保持聯繫, 互相傾訴及支持。

-研究顯示進行帶氧運動時(例如跑步及踩單車,大腦會釋放安多酚,有助減壓及調節情緒。如果一星期可以做三次或以上,每次維持30-45分鐘的帶氧運動,則效果更佳。縱使在疫情下亦不應完全停止運動,可以考慮在家中進行簡單運動 (例如伸展運動、跳繩或購買家用的單車機/跑步機),或選擇到一些較少人的地方進行運動。

-較長時間留在家中,可能產生沉悶、 壓迫或孤獨等感覺。尋找一些心靈寄託,對此會有幫助,例如做一些自己一直想做但未有時間沒執行的事、保持有益的興趣/嗜好、揀一本書閱讀、學習新事物、鑽研自己的宗教信仰等。

當然如果壓力及情緒造成相當程度的困擾,或影響日常生活 (例如經常失眠導致日間精神不振、難以集中精神以致影響工作表現、經常發脾氣影響與家人關係等),甚至出現傷害自己的想法,應盡快尋求專業協助,以找出成因,對症下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