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SA放榜】港15歲生科學能力跌32分輸澳門 新加坡三項目居榜首
2015年「學生能力國際評估計劃」(PISA)研究結果今日公布,香港學生在三項能力:科學、閱讀、數學能力的平均分較上屆(2012年)顯著下跌。港生閱讀、數學能力全球排第2,但科學能力由上屆第2跌至第9。
延伸閱讀:【PISA放榜】港生往績佳代表香港教育好? 隱藏問題應怎解讀?
中文大學香港教育研究所「學生能力國際評估計劃(PISA)香港中心」今日(6日)公布2015年結果,今屆PISA主要評估的重點,是學生的科學能力,而香港學生在這方面的表現顯注較2012低。科學能力平均分由上屆555分下跌至523分,排全球第9,僅高於排第10位的內地5分。排首位是得到556分的新加坡,其次是日本、愛沙尼亞、台北、芬蘭,澳門排第6位。
在科學能力上的尖子比例亦較以往低,取得最高兩個等級的學生只有7.3%,比新加坡(24.2%)、日本(15.3%)、台北(15.4)及澳門(9.2%)都低。
中心總監何瑞珠認為,雖然排名跌及平均分下降,社會需要反思香港的科學教學,但整體香港學生的科學能力仍然不錯。有出席研究發布會的學科專家認為新學制或是令學生科學能力成績下降,但不代表要走回舊制,更重要是學界要改變教學方法,配合現時大部分高中學生沒有讀齊三科理科(物理、化學及生物)的情況。
項目 | 2006 | 2009 | 2012 | 2015 |
閱讀能力 | 3(536) | 4(533) | 2(545) | 2(527) |
數學能力 | 3(547) | 3(555) | 3(561) | 2(548) |
科學能力 | 2(542) | 3(549) | 2(555) | 9(523) |
中大指原因或新高中修齊三科理科人數跌
研究團隊認為,學生科學能力下跌,或者和新高中學制有關,在新高中學制下,學生在科學的課時和有修齊三科理科的學生比例都較以往下降。除此以外,研究認為香港的電子學習方式不能夠提升學生學習,一般的「反轉教室」課堂未能觸及學科的高階思維。
中大教育學院課程與教學學系助理教授劉國智表示,雖然新學制是其中一可能因素,但不認為要走回舊制:「世界主流的教育都不會要求學生修足三科理科」,他認為科學課程和教法上都要有調整,以配合現時學生的需要:「以前的教法已經不適用,未必能處理學生學習(理科)上的困難。」
九成學生達到基礎科學能力
何瑞珠認為不應該以此判定港生科學能力差,她指出達到基礎科學能力的比例達90.6%,較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國家多11.8%。不過,社會值得反思如何培育更多尖子。
PISA的數據亦反映學校的社經地位對學生的科學能力有顯著影響,愈高社經地位的學校學生有愈好的表現,最好同最差學校當中的中三、中四學生可以相差約4.5年的教育程度。
PISA 2015是由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策劃,共有72個國家或地區參加,評估15歲學生在閱讀、數學和科學的基礎能力和影響他們學習的因素,以及比較各參與國家或地區的教育成效。PISA每三年進行一次,PISA 2015是第六期。於2015年4月至5月進行正式測試,總共有138間中學約5,000名的學生參與。
2018年PISA加入國際議題測試
2018年的PISA將會加入新項目,評估學生對掌握全球議題的能力(global citizenship),看學生對有爭議的國際議題,能否有真憑實據地反思和回答問題,以及對各重觀點的包容程度。何瑞珠認為這些正正是通識教育強調的原素,相信2018年的PISA會反映出學生在這方面的能力。